童文妍
局長的兒子要結婚。
局長的兒子國慶節結婚。
局長要在五星級酒店給兒子舉辦婚禮。
消息瞬間傳遍了局機關的角角落落,幾秒鐘后也傳到了下屬單位。
禮,怎么送?送多少?要知道,前局長栽在這件事上,前前局長在這件事上也受過處分。禮,怎么送,一時間成了全局上下工作重點。
行動最快的是局機關干部們,借著向局長匯報工作的機會,筆記本里、口袋里裝著喜慶的紅包。結婚是人生大事,當然要熱熱鬧鬧的,那大家都沾沾喜氣吧!從局長辦公室出來,局長親自送每位同志到門口,到樓梯旁。握手、拉手、拍手,上下一片和睦。
“趙副啊!這段時間看你氣色蠻好的,我們局機關也組織一個太極拳隊,你帶著大家鍛煉一下身體,怎么樣?”
“錢科,什么時候你的職稱也該動動,年輕人嘛,不能老是原地踏步啊!”
“小孫,國慶節回老家嗎?噢,是應該回老家看看,陪陪父母。”
局長磁性有力的聲音穿透到每間辦公室。
普通員工心里犯愁了。禮,送還是不送?送給誰?親自送給局長顯然不合適。計劃科的老李已經尷尬一回,傳說他把紅包送到局長手上時,局長很禮貌的拒收了。局長不茍言笑,對普通員工點一下頭已經很給面子了。
這時,有人提議,局長司機小周的老婆在局機關文印室,她和局長老婆是表親,讓她轉交吧!眾人涌到文印室,小周的老婆笑咪咪的讓大家把紅包封好,寫上名字,然后給每位送禮的同志一份回禮━━某大型超市購物卡一張。送禮的,送的重,回禮的,也不輕。送禮的、收禮的心里都明白。
最為難的是局機關下屬單位的幾個頭頭。局長那么忙,白天怎么到辦公室匯報工作?怎么表達下屬單位的心意呢?只好硬著頭皮,晚上沖到局長家里。同時帶去爽朗的笑聲,誠懇地接受局長的批評,順便沾沾喜氣。
9月30日,全局上下進行政治學習。紀檢書記作最后總結:
“同志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天,各項紀律和規章制度,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劍。在這方面,我們局是有深刻的教訓。明天局長家的大喜事,我將親自監督。局長向紀委報告請示的是宴請親戚八桌。請同志們嚴格遵守。”
國慶七天長假里,大家都很開心。回老家的,去旅游的,陪父母,陪孩子,該干嘛就干嘛。
但全局上下,還是有兩個人未送禮。
一個是吳科,吳科不是名字,是同事們送的綽號。當年剛剛畢業的愣頭青和錢科競選崗位,錢科上了,吳科成了大家笑談的“無科”。局長的兒子結婚,自己竟然沒有送禮,吳科感到很委屈。國慶前半月,吳科出差到外地。等辦完事,避開國慶出行高峰,吳科回來知曉此事時,局長兒子的婚禮都已結束兩三天了。
另一個沒有送禮的,是局機關負責后勤衛生的老鄭。
其實,國慶那天,老鄭封了伍佰元的紅包,放在西裝口袋里。同事們都不去喝喜酒,老鄭覺得不應該。想當年,自己結婚時,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來捧場。隨份子錢不在乎多少,就圖個熱鬧。那晚整整擺席二十桌,喝醉了好幾位大爺和大叔,高興得老父親直抹眼淚,這是老鄭家幾輩人的面子啊!
老鄭出現在五星級酒店大門時,立刻受到了熱烈歡迎。局長緊拉著老鄭的手不放:
“哎呀,老鄭,你能來,我太高興了。來,來,和我一家人合個影吧!”
熱熱鬧鬧的婚宴上,局長拉著老鄭坐在正席上,一對新人來敬酒,幾位副局來敬酒,紀檢書記親自和老鄭連干三杯。喝得老鄭醉歪歪,還是局長司機小周送回家的。
第二天早上,老鄭酒醒了,躺在床上的他依舊沉浸在昨晚的激動中。冷不丁的看到放在床頭的西裝,他像想起了什么,跳起來摸摸西裝口袋,瞬間呆若木雞。
那個準備送給局長的紅包,還好好的躺在口袋里,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