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宇
何為藝術?
字典上的解釋為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音樂、舞蹈、美術、雕塑、文學、曲藝、戲劇、電影等。
其實,依筆者愚見,藝術者,一言以蔽之,就是“偽裝”。依此推論,藝術工作者,就是“偽裝者”。
何以見得?
舉例來說,一位畫家畫了一只老虎,不論這只老虎是如何的威風凜凜栩栩如生,終究只是一只紙老虎,是假的。即便還有人能夠打造出布老虎塑料老虎電子老虎,甚至有人披上虎皮扮演老虎等,真的能夠以假亂真,驚嚇到牛、狗等家畜動物,乃至于人類自身,但畢竟都是一樣的假。所以說,藝術這東西,本質上來說,并不是真的事物,只是對真實事物的一種再現而已。故謂之“偽裝”。筆者這種說法是通俗的一種說法,與字典上的解釋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既然藝術可以理解為一種“偽裝”,那么,從事藝術創作,就應該明白,要獲得藝術的成功,就必須遵從藝術的規律來辦事,簡單來說就是要學會“裝”,學會模仿,學會“以假作真”。
打個比方來說,從事相聲藝術就應該學會“裝腔作勢”,把“說學逗唱”的功夫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聽眾捧腹大笑掌聲不斷如癡如醉,即可大告成功;又比如,從事電影藝術的演員們,就應該把握住劇本里千百個角色的不同,以化妝、變臉之術把自己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一樣也變化成千百個人物,“裝模作樣”地“裝”到惟妙惟肖,演誰像誰,裝誰是誰,讓觀眾都看得真假難辨,如臨真境。這就彰顯了藝術之感染力,這就是藝術的偉大。
回歸到詩詞藝術上來說,要想在詩詞藝術上有所成就,要想在詩詞領域有獨領風騷的陽春白雪之作,那就必須在“裝”字訣上下功夫,學會詩詞的“偽裝”藝術。那什么才是詩詞藝術里的“裝”功呢?
筆者以為,作古體詩詞一類高雅文藝,首先要學會“裝古人”,“裝”文雅,“裝”文靜,“裝”深沉,要對自己需要描述的詩詞內容有個追憶的思維,就是聯想到該事物在古代的樣子,以及古人看到以后該有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詩人應該有一個思想“穿越”歷史的思考過程。作古體詩不僅要考慮古人寫作詩詞的基本要求,如音律、平仄、對偶等,還應該考慮古代的人情風味,需要表現出古人禮尚往來溫文爾雅的人際關系,就能夠得其三昧,表現出詩詞作品里的婉約或者豪放的特色,或溫婉華麗,韻味悠長,風味獨特;或鏗鏘有力,抑揚頓挫,震撼人心!
至于現代詩的寫作,筆者以為,同樣要“裝”,“裝”斯文,“裝”文明,“裝”高雅,把自己當作一位從西方留學歸來的知識文青,西裝革履風度翩翩談吐不凡,“偽裝”出既懂西洋藝術,又通曉東方文化,已經達到中西合璧的高深境界,遣詞造句時運用新鮮詞匯,時髦語句,緊跟流行趨勢,寫作這樣的詩詞作品必然能夠“嘩眾取寵”成為“前沿文化”、“先鋒詩歌”,盡管很多人讀后不知所云,但依然能夠以標榜“先鋒”,敢于“開拓”而大獲成功。所以說,敢“裝”才是敢于成功的“硬道理”啊!
也許有人會說,詩詞藝術不是應該面向人民群眾嗎?那些“不知所云”的“先鋒詩歌”只能是一個“小圈子文化”,怎么可以算是“為人民服務”了呢?誠然,詩詞藝術是應該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然而,詩詞藝術的形式需要一個探索與發展的過程,當前存在的“先鋒詩歌”與“為人民服務”并不矛盾。
“裝”出來的“先鋒詩歌”最終還是勝利登上時代舞臺了!
筆者以為,“裝”功是成就詩詞藝術的基本功。在詩詞藝術領域里,“偽裝”即是藝術真諦;“偽裝者”就是詩詞藝術大師。
雖然從事詩詞藝術創作非常艱苦,但只要諸位能夠保持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愿諸位詩詞藝術的愛好者們,都能夠堅定不移地一路“裝”下去,直到把自己真正“裝”成一代詩詞藝術大家,一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