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榮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和應用價值,進行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從而加快醫院的整體發展進程,使護理工作的開展更加高效,真正體現出護理工作的存在意義。方法:從2020年3月-2021年3月間在我院放射科接受相關疾病住院治療的患者中抽選100例研究對象,利用隨機分組法合理劃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應用的是常規化護理服務模式,實驗組則應用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的統計分析,準確評估不同護理服務模式的廣泛推廣價值。結果:實驗組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效果顯著,有利于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整體提高,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結果差異性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必須構建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進行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通過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整體提高,來為更多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療、快速康復提供有力支持。放射科護理質量的全面優化,需要引起醫護人員們的高度重視,具體實踐過程當中,滿足患者合理訴求,贏得他們的充分信任,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也將推動著現代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可謂一舉數得。
關鍵詞: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放射科護理質量;探討分析
引言:放射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可以為患者提供檢查、疾病診斷和治療服務,檢查結果可以作為患者疾病的救治依據、價值參考,方便醫生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診療方案。放射科也承擔著體檢、搶救等任務,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患者疾病的治療效果、快速康復產生直接的影響。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提高很難一蹴而就,護理計劃的落實,護理效果的優化,極大地考驗著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責任意識和業務能力。為了實現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來為患者疾病快速康復提供多重保障,本次研究活動的開展,特意進行了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效果的觀察,應用價值的探討,希望以下內容的總結概括,可以為其他的護理人員提供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應該抽選100例在我院放射科接受相關疾病住院治療的病患,提前說明研究目的、救治要點、護理難點等,同時做好患者家屬的溝通工作,簽署知情同意書,避免引發護患矛盾、醫患糾紛等[1]。確保所有患者自愿參與,之后利用隨機分組法將100例患者劃分為對照組50例,包括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區間為30-69歲,平均(40.22±1.75)歲;和實驗組50例,包括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區間為35-73歲,平均(46.81±1.99)歲。由專業的影像技術人員負責開展檢查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工作人員,負責提供護理服務,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直接應用常規化護理服務模式,來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化護理服務。實驗組則構建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加強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進一步提高放射科護理質量,具體內容如下:
1.2.1 專門成立管理小組,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理論知識的有效學習,定期開展專業化的培訓活動,提升相關人員的技能水平、責任意識,并且加強他們一體化管理的積極性,使其配合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化推進。
1.2.2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設置相應的獎罰機制,對于日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精神獎勵、物質獎勵,使其在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中發揮關鍵作用[2]。
1.2.3 熟練掌握基礎性的護理知識,常用的溝通技巧、應急措施,做到有效地溝通患者,安撫好患者情緒,增強他們的治療信心、護理依從性。通過合理排班,給予考評成績優異的工作人員更多的表現機會,更好地服務患者。
1.2.4 要減少放射科的護理工作量,具體分析患者疾病治療環節、護理服務環節、綜合實踐等環節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管理,不斷優化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效果。
1.3 觀察統計
通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價值的比較,結合兩組患者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價,準確評估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廣泛推廣價值。之后利用SPSS 22.0這一專業統計軟件,及時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實施卡方檢驗后以百分數表示,當p<0.05時組間結果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放射科臨床護理效果的比較分析,可見下表1:
2.2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放射科護理服務滿意度的統計分析,可見下表2:
3、討論
放射科作為醫院的常備科室之一,可以為患者提供檢查服務,進行相關疾病的準確診斷,同時推進治療工作,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檢查、診斷、治療三為一體,對于患者實際病情的穩定控制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3]。放射科的日常檢查工作、治療工作等要求較高,引起醫院管理部門的重視,針對護理質量較差、工作效率較低、管理效果不盡人意等問題研究出更合適的解決辦法,將有效減少醫患糾紛、護患矛盾,從根本上提升醫院的整體形象,繼而產生最大化的社會效益。構建全新的、特色的管理模式,助力于醫院長期的、穩定的發展,使得放射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先進技術手段的臨床應用,成為患者疾病有效治療、快速康復的保障性條件,其必要性不言而喻。相關資料顯示,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價值頗高,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理念的全面滲透,對于放射科檢查工作、診斷工作、治療工作的高效化推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將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具體實踐過程當中,明確管理小組的職責,進行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的專業化培訓,組織相關人員不斷學習專業知識,進一步提升技能熟練度、操作水平等,并且充分認識到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的積極作用、實際影響、重要性等,整體優化放射科的護理管理效果,更好地服務患者,設法滿足不同患者的康復需求,同時贏得了他們的充分信任,形成了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各類質量問題的發生率隨之下降,各項工作的后續開展必然變得異常順利[4]。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以及實驗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差異明顯,實驗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為(93.91%),其中包括優質護理34例,有效護理13例,無效護理3例;對照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僅為(75.67%),其中包括優質護理23例,有效護理15例,無效護理12例。優質護理即:充分滿足了患者的疾病診斷及治療要求,形成了和諧護患關系,每一環節的護理操作均符合標準,以規范化、標準化的護理操作,使得患者在疾病檢查、診斷、治療中體會到了優質的護理服務。有效護理即:護理人員完成了工作任務,滿足了患者需求,同時安撫好了患者及家屬情緒,護理操作安全有效,護理質量問題的發生率較低。無效護理即:護理質量有待提高,還需要進行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各項操作規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提升[5]。另外,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應用后的護理服務給予了相當高的滿意度評價,對照組患者則對常規化護理服務不太滿意,很有必要通過弊端現狀的有效改善,真正實現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代替應用及廣泛推廣。
結束語
綜上所述,患者放射科的臨床護理效果越理想,護理質量的提高越順利,就證明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推廣應用,越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復,可以加快醫院的整體發展進程。護理人員們可以深入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的研究,更主動且積極的學習相關知識,構建完整的專業化知識體系,從而為患者們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真正贏得他們的充分信任,使得醫院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參考文獻:
[1]王新明,張洋.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20(17)66-67.
[2]韓佳慧,劉文東,徐康.構建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優化放射科護理效果的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35)41-42.
[3]張麗華,郭娜娜.試論放射科護理質量管理中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20(02)199-200.
[4]孟蘭霞.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對影像科風險防范的效果評價[J].人人健康,2020(04)98-99.
[5]劉坤.探討影像學技術一體化管理在放射科護理質量改進中的重要性[J].實用新醫學,2020(1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