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摘要:目的:探討精準護理在急腹癥患者護理中的實踐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2020年來醫院就診的86例急腹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匹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僅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精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營養狀況、臨床指標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精準護理后,觀察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鎮痛時間、腸蠕動恢復時間、手術時間、進食時間、應用抗生素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疼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術后腸粘連、尿路感染、切口液化感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腹癥患者護理中應用精準護理,能夠輔助患者維持正常的營養指標,預防尿路感染癥狀,加快腸蠕動恢復時間,保證干預效果,臨床實踐價值較高。
關鍵詞:急腹癥;精準護理
引言:急腹癥是臨床上發病率極高的一類疾病,患者往往是以急性腹痛為主要原因進行就診的,而外科急腹癥則是一類需要通過緊急外科治療手段進行救治的一類急腹癥。外科急腹癥患者具有發病急驟、病情較重、病情進展較快、變化較大的臨床特征。由于外科急腹癥具有以上臨床特征,加之其臨床癥狀變化較為多樣化,因此,在外科急腹癥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需配合實施一種有別于常規的臨床護理模式,方可滿足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護理需求,改善其治療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者將精準護理應用到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020年來我院就診的86例急腹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匹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26~61歲,平均年齡43.86±2.19歲;疾病類型:急性胰腺炎2例,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腸梗阻4例,急性膽囊炎11例,急性闌尾炎2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27~62歲,平均年齡44.19±2.06歲;疾病類型: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腸梗阻5例,急性膽囊炎10例,急性闌尾炎1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對照組僅實行常規護理,包括監測病情、基礎干預及飲食指導等。
(2)觀察組實行精準護理,護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護理人員在接診患者期間,需依據患者生命體征、步態、神態及面色,對患者病情特征進行初步評估,之后依據輕重緩急的順序為患者安排就診,若患者順序靠后,應給予相應說明,做好安撫工作。②護理人員在實行護理干預期間應對護理禁忌嚴格關注。在明確診斷患者病情之前,應嚴禁患者食用嗎啡類止痛劑,預防患者病情受到掩蓋。禁止服用瀉藥,給予患者灌腸,防止患者因消化道負擔增加而擴散炎癥。③外科患者在確診急腹癥前需進行相應的臨床檢驗,護理人員需提前制備好各種標本試管,為腹腔穿刺及胸腹透導尿管做好準備工作。④為患者做好腸胃減壓工作,護理人員在患者胃管插管前,需為其講解插管的重要性、意義、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增強患者臨床配合度,確保順利完成胃管插管。若患者在此期間發生梗阻,應采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⑤護理人員在患者完成手術后,要加強觀察患者病情特征,若病情發展不理想,需提高警惕,嚴密觀察,并在術后實行有效基礎干預,嚴格進行病房消毒,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術前,兩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天,觀察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腹癥患者在長時間禁食、手術傳輸等因素的影響下,術后均伴有營養不良風險,對患者康復造成影響。相關研究表明,急腹癥患者會伴有應激損傷,需在臨床治療期間配合針對性護理干預,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精準護理模式是一項新型的外科理念,經術前健康宣教、評估營養風險、術中維持正常機體、術后飲食指導、早期活動,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態,加快術后恢復速度,確保醫療質量。精準護理是一項安全、準確、貼心、有效的護理模式,指的是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精確表型分析和表型深分析,在合適的時間為患者實行精確的護理實踐,通過給予患者全面衡量,依據不同癥狀和病情實行相應護理干預,增強患者臨床配合度,進一步提升治療有效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疼痛癥狀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鎮痛時間、腸蠕動恢復時間、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進食時間、應用抗生素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實行精準護理可發揮顯著干預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經術前有效干預手段,可緩解患者生理應激反應,預防發生胰島素抵抗,并經健康宣教,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提升患者護理配合度。術后實行腸內營養聯合早期進食,可輔助患者維持正常營養狀態,預防代謝損傷,避免發生營養不良,促進康復。精確護理十分注重患者的主觀感受,所實行護理期間的出發點為患者的病情需求,經轉變傳統護患關系,與患者身體狀態相結合,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
參考文獻:
[1]許紅波.精準護理在外科急腹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