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陽光 李冬林
(1.遠安縣環境監測站,湖北 遠安 444299;2.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宜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湖北 宜昌 444200)
2018 年遠安縣環境空氣質量PM10 年均濃度為68ug/m3,PM2.5 年均濃度為38ug/m3,優良天數305 天,優良率85.2%。
2018 年輕度污染及以上的天數共計53 天,其中僅由PM10 造成污染的有2 天,僅由PM2.5 造成污染的有18 天,由PM10 和PM2.5 共同造成污染的有23 天,由臭氧造成污染的有10 天。

表1 2018 年空氣污染狀況全年匯總表
截止2 月28 日,我縣環境空氣質量PM10 平均濃度為134ug/m3,PM2.5 年均濃度為103ug/m3,優良天數19 天,輕度污染及以上天數40 天,優良率32.2%,具體污染情況詳見下表。

表2 2019 年空氣污染狀況匯總表
1.低風速不利于本地污染物的擴散
由于我縣位于荊山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度地帶,西部高山,東部丘陵,特殊的地形地貌,導致我縣少有大風天氣,常年監測值顯示年平均風速不超過2m/s。

如上圖所示,2018 年最大日均風速也僅有6.4m/s,出現于4 月23 日,全年三級風力(微風)以上即風速不小于3.4m/s 的僅占3.6%,風速不大于2m/s 的占60.0%。2018 年冬防期(2018 年11 月1 日至2019 年2 月28 日)平均風速僅有1.7m/s。
在冬季由于柴火爐取暖、露天焚燒秸稈、木柴熏臘肉及春節增多的車輛和燃鞭等本地污染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而靜風天氣較多,這些污染物長時間聚集于我縣上空,很難有效擴散。
在夏季臭氧污染比較明顯,臭氧污染是由于空氣中的部分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同樣由于風速小,污染物接觸反應的時間增長,轉化的二次污染物就逐漸增多,若是大風天氣,那么污染物很難接觸反應,臭氧污染也就能減輕。
2.強風天氣下,不合適的風向易造成污染物地域輸送
同樣由于地形地貌因素,我縣西部高山,東部丘陵,沮河沿岸則是一條狹長的沖積平原,因此決定了全年主導風向是偏南風和偏北風,偶爾會有偏東風,少有偏西風。
雖然強風有利于本地污染源的擴散,但是當強風上風向所在地區污染較重時,那么空氣污染物可跟隨氣流地域傳輸,有文獻指出顆粒物地域輸送最遠可達1 萬公里。
3.降雨少,不利于顆粒物的沉降
根據縣氣象局提供的2018 年逐日降雨量信息,對比1 月降雨情況,有降雨但降雨量小于1mm 的有2 日、15 日、16 日、18 日、19 日,而這幾天均為輕度至中度污染;而余下的3、4、5、6、23、24、25、26、27 日分別是小雨或中雨天氣,對應的空氣質量均為優或者良。即毛毛細雨并不能改善空氣質量,反而會聚集空氣中的污染物且無法沉降,從而加重污染。
4.空氣濕度低、環境溫度高,加重臭氧污染
2018 年全年臭氧污染共計10 天,將該10 天的臭氧小時值與濕度小時值及溫度小時值繪圖分析,其變化趨勢均與下圖4 月18 日臭氧-濕度變化曲線和臭氧-溫度變化曲線一致。


濕度開始降低時,臭氧濃度開始升高,兩者幾乎同時達到最值,隨后濕度逐漸升高,臭氧濃度逐漸降低;環境溫度與臭氧濃度變化幾乎同步。即空氣濕度與臭氧濃度呈負相關性,環境溫度與臭氧濃度呈正相關性。
1.空氣污染,本地源為主、外來源為輔
自2018 年11 月1 日至2019 年2 月28 日,日均風速小于2m/s 的靜風天氣共占74.2%,外部污染源地域輸送條件有限,對我縣空氣污染貢獻程度并不高,所以我縣空氣污染,本地源為主、外來源為輔。
2.以燃燒木柴污染為首,其余污染相互疊加,共同造成空氣質量差
根據空氣自動站在線數據,冬季顆粒物曲線峰值尤為明顯,基本為17:00 上升趨勢逐漸增大,至0:00 達到最大值,隨后逐漸降低,可表現為傍晚時段居民使用柴火爐取暖,排放大量污染物,且由于城市熱島效應,污染物逐步向城區聚集,故城區污染逐漸上升。
3.春節期間鄉鎮燃鞭污染較大
2019 年除夕(2 月4 日)至正月初六(2 月10 日)PM10 和PM2.5 平均濃度分別是104ug/m3 和76ug/m3。2018 年除夕(2 月15 日)至正月初七(2 月21 日)PM10 和PM2.5 平均濃度分別是136ug/m3 和100ug/m3。2019年和2018 年同期相比,PM10 下降了23.5%,PM2.5 下降了24%。相比較,春節禁鞭及清潔能源替代工作一定程度上取得較好的成效,但是除夕夜鄉鎮燃鞭依然嚴重。2 月5 日凌晨2:00 顆粒物PM10 和PM2.5 分別由上一小時值169ug/m3 和106ug/m3 陡升至267ug/m3 和180ug/m3,并于5:00 達到波峰426ug/m3 和368ug/m3,該時段一直為偏北風,平均風速約1.3m/s。我縣除花林寺鎮位于縣城正南向外,其余5 鎮均分布于我縣偏北向(西北-東北),鄉鎮燃鞭產生的污染物在偏北風下,直接影響縣城空氣質量。
以黨校空氣自動站為中心,半徑200 米范圍內作為核心區,半徑500米范圍內作為控制區。核心區域內嚴禁使用木柴、鋸末、燃煤等高污染燃料,嚴禁燃鞭,嚴禁焚燒垃圾,并設立環保“三禁”宣傳牌。
嚴格執行《遠安縣禁止、限制燃放煙花爆竹規定》,進一步鞏固鳴鳳城區禁鞭成果,擴大鄉鎮集鎮限放區域;加大執法力度,對違規售賣煙花爆竹、燃放煙花爆竹行為嚴肅查處并追究責任。
目前仍有大量建筑施工工地及交通要道揚塵較大,責任單位要強化溝通協調、加強工作力度,對未按要求進行施工作業的施工單位嚴格執法。繼續保持城區主干道及重點區域道路的保潔力度,進一步擴大荷當路清掃范圍,對重污染路段保持地面濕潤不起塵。
進一步強化機動車管理,定期開展機動車檢測機構抽查抽測,嚴厲查處未通過安全技術檢驗的車輛及高污染排放車輛上路行駛。
建立環保、氣象、城管、住建、交通及社區等責任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冬季顆粒物污染及夏季臭氧污染應急機制,強化部門聯動,重污染天氣發生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啟動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