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邱 琛

園 長 名 片
肖菊紅,本科學歷,1989年8月參加工作,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現任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長。任職期間,先后獲得宋慶齡幼兒教育提名獎、首屆省級領航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先進個人、江蘇省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優秀導師、姑蘇教育領軍人才、吳江區教育名家等榮譽稱號。主持完成多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工作,并獲得多個獎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多部幼兒園教材編寫工作,著有《幼兒成長檔案》《在探究中成長》《在玩中學》,學科影響力較大,在全省享有較高知名度。
只因初三時班主任“喜歡孩子,就報考幼師吧”那句話,肖菊紅便走上幼兒教育這條道路,與孩子結下了不解之緣。肖菊紅是幸運的,因為她走進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幼兒園這所百年老園。這所幼兒園的前身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母親楊紉蘭女士在宣統三年(1911 年)創辦的江震第一蒙養園。“愛德·求真”是這所幼兒園歷史和文化的積淀,它陪伴肖菊紅走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30 多年的教育之旅,“愛德·求真”的教育思想已融入肖菊紅的生命,在這所百年老園里,肖菊紅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有了不尋常的意義,生命的行囊也變得沉甸甸的。
選擇做幼兒教師,就是選擇了一種對生命意義、個體價值和職業幸福的闡釋。三十多年來,雖然工作繁忙、辛苦,但肖菊紅樂在其中、無怨無悔。她三次放棄轉崗的機會,以菊的執著和淡定,癡心耕耘在幼教園地之中。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用心去聆聽童心,順應幼兒的需要,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享受童年的快樂。”秉持著這樣的理念,肖菊紅潛心研究童心,尊重幼兒的天性,針對傳統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重權威、重功利、重結果”等問題,在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的指導下,肖菊紅原創性地提出了“去結果”的理念,確立了“順應幼兒天性,回歸教育本真,讓幼兒在探究中快樂成長”的教學主張。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肖菊紅將此理念貫徹落實并創新發展,形成鮮明的“探究式啟蒙教學”特色,通過“情境創設、動手操作、體驗交流、生活拓展”四個環節,讓幼兒在“做中學、玩中學、悟中學”。
肖菊紅在教育部“科學教育——做中學”項目觀摩研討活動中執教的小班科學活動“分豆豆”、蘇浙滬示范園課改精品觀摩研討活動中執教的小班綜合活動“玩紙”、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頒獎大會暨蘇派與全國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執教的大班科學活動“線的連接”、蘇州市名教師名校長例會活動中執教的中班綜合活動“手指游戲”等,都較好地體現了“探究式啟蒙教學”的理念,新穎的教學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育機制得到了專家、同行們的肯定和認可。她還根據探究式啟蒙教學的需求,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課題均成功立項為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或重點自籌課題,并多次獲得省、市級教學成果獎。
作為園長,肖菊紅始終把示范輻射、指導教師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積極為他們引路子、壓擔子、設場子。
多年來,肖菊紅先后擔任區幼兒園骨干教師講學團導師、新教師上崗培訓導師、骨干教師培訓班導師、江蘇省優質幼兒園評估專家、江蘇省校(園)長網絡課程授課專家、江蘇省教育廳“名師送培”專家等,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指導、專題講座、示范教學等方式,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她多次參加“吳江幼兒園骨干教師講學團”活動,利用雙休日“送課下鄉”,以活動觀摩、教學研討為平臺,引導農村教師從教材處理、提問設計、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進行研討,著力提高農村教師課程實施能力;連續六年舉辦“實幼園長開課日活動”,為全市幼兒教師示范教學;多次參加暑期“菜單式講座”活動,為全市幼兒教師開展講座,培訓教師數千人;兩次赴貴州銅仁沿河,通過入園診斷、座談交流、研課磨課、示范教學、集中講座等方式,實施精準扶貧支教。
此外,在追求內在和諧統一的同時,肖菊紅始終堅持“和而不同”的發展理念,肯定教師個性之間的差異,堅持分層發展、錯位發展、多元發展,使教師之間互不壓制,共生共榮。在肖菊紅的帶領下,吳江實幼培養了一支優素質、高學歷、善科研、會反思、有專長的教師群體。特級教師、蘇州市名教師、蘇州市學科帶頭人、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在教師群體中“遍地開花”。肖菊紅名師工作室也在連年考核中榮獲佳績。

2003 年擔任園長后,肖菊紅的工作重心開始轉移,從一個管理者的視角去思考幼兒教育的本質。帶著問題,肖菊紅翻開校史,重溫先賢的使命,梳理百年的文化遺存,清晰地看到了“愛德·求真”這一重要的辦學思想。在此基礎上,肖菊紅確立了“讓每個人沐浴在愛與希望的陽光中”的辦園理念,確立了培養“本真”的陽光兒童、發展“求真”的陽光教師、建設“師幼共同成長”的陽光家園的辦園目標。
愛德,是百年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意在培養幼兒樂于關愛他人、親近社會,使幼兒在“愛”的教育中獲得全面發展。求真,是與時俱進的變革和創新,意在培養幼兒樂于探究、親近自然,使幼兒在“真”的教育中獲得個性發展。
肖菊紅深知,課程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全部意義和價值所在。因此,她致力于園本課程的建構和研發,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園本課程《“愛德·求真”課程》應運而生。《“愛德·求真”課程》植根于“愛德·求真”文化,將文化建設、價值觀引領作為課程建設的基礎和核心,致力于培養“本真”的陽光兒童。
肖菊紅的心里一直有這樣一個夢想——把幼兒園建設成為“師幼共同成長”的陽光家園。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肖菊紅認真踐行“愛德·求真”思想,實施“和融”管理。對于“和融”管理,她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于‘和’,我們要以不疾不徐、穩扎穩打的姿態,和風細雨、心平氣和的心態,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哲學,和衷共濟、同心協力的精神經營幼兒園,使幼兒在‘愛’的氛圍中獲得發展。對于‘融’,首先要融和。營造融洽、默契的心理氛圍,師幼精神相通、情感相融,園所上下和諧、其樂融融。其次要融會。堅持以‘我’為主,從辦學特色和教育需求出發,取我所需,取其所長,實現幼兒園文化的融會貫通和水乳交融。再次要圓融。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堅守幼兒園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適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策略,順勢而為。”肖菊紅所倡導的“和融”管理理念,使吳江實幼能夠和平從容地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優質的辦園、保教質量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
近年來,幼兒園先后被授予蘇州市0~3 歲科學育兒示范基地、蘇州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先進集體、蘇州市家校合作先進集體、蘇州市安全文明學校、蘇州市幼兒“悅讀播種計劃”示范學校、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幼兒園、江蘇省科技特色幼兒園、江蘇省首批教師發展示范基地校、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文明單位、幼師國培基地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