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旭,楊雪嬌,鄭和虎,高余力
(兗礦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 830000)
兗礦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新疆投資運營60萬t醇氨聯產項目。為提高產品質量,解決尿素包裝存在尿素顆粒溫度高、粉塵大、易結塊等現象,公司新增尿素板冷器裝置。
尿素顆粒經過1#皮帶傳輸到1#轉運站上部,沿下料管進入尿素板冷器上部的料倉中,尿素顆粒依次經過1#和2#換熱板組,與其中的脫鹽水進行換熱降溫后,進入板冷器下部的門式下料器,落至4#皮帶,送去包裝工序(見圖1)[1]。對應的設備見表1。

1—板式換熱器;2—脫鹽水循環槽;3—循環脫鹽水泵;4—循環水;5—1#換熱板組;6—2#換熱板組;7—4#皮帶;8—離心風機;9—布袋除塵器;10—除塵器引風機。圖1 尿素板冷器流程圖

表1 設備一覽表
尿素板冷器裝置利用離心風機加快空氣流動,以及時移除粉塵和水汽組分。從外界大氣中抽吸的干燥空氣經離心風機加壓后,一路送至2#換熱板組上部,空氣體積流量約為2 000 m3/h,可吹除尿素顆粒降溫后產生的粉塵及水汽組分,防止尿素顆粒結塊;另一路送至2#換熱板組下部,空氣體積流量約為500 m3/h,可吹除換熱板組表面的雜質和水汽組分。進入板冷器的空氣被抽至進料倉頂部出氣口后送至除塵器,可吹除夾帶的粉塵。
尿素板冷器裝置采用脫鹽水(蒸汽冷凝液)作為冷卻水。從管網來的脫鹽水進入脫鹽水循環槽,經泵輸送后與循環水在板式換熱器中換熱,冷卻水進入換熱板組后,與尿素顆粒進行換熱,使其溫度低于50 ℃。
2020年5月—7月,逐步調整與優化尿素板冷器的工藝指標,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裝置投用初期,料位倉控制在30%左右,門式下料器自調開度波動很大,導致4#皮帶出現溢料現象。根據實際情況,逐步修正料位倉料位參數,最終將料位倉控制在8%至14%。此時門式下料器開度不會過快,溢料現象也明顯改善,系統操作穩定[2-3]。
結合新疆晝夜溫差大的實際情況,適時優化出料溫度為40~45 ℃,結果完全可行。當中央控制室(DCS)界面上出料溫度<40 ℃時,聯系現場查看板冷器裝置情況,及時調整循環水量或冷卻水量至正常指標,維護系統正常運行。
由于條件限制,現階段主要通過沖洗粉塵回收裝置來控制進料溫度。由于新疆季節性溫差明顯,夏季時進料溫度易超標,一般巡檢需測量尿素顆粒溫度,進而判斷沖洗粉塵的時間及次數,控制去進料倉的溫度在正常范圍內[4]。
通過尿素板冷器提前除去部分粉塵,最終產品質量明顯改善,相關數據見表2。

表2 質量對比表 %
由表2可見:對比2019年與2020年同時期尿素粒度,夜班提升了3.53%,白班提升了3.26%;2019年7月,尿素平均粒度為90.25%,至2020年7月提升為93.32%。實際生產證明,增加尿素板冷器可改善尿素成品的尿素粒度。
按照GB/T 2440—2017 《尿素》標準,所制得的尿素為優等品,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根據粉塵回收清理報告,整理尿素板冷器穩定運行時的數據(見表3)。
由表3可知:回收尿素粉塵的平均質量(按50 kg/袋計算)為1.94 t/d,按尿素粉塵的價格為1 050元/t計算,可節約支出2 037元/d;每噸尿素蒸汽消耗為1.08 t,按2.5 MPa蒸汽價格為120元/t計算,可節約蒸汽消耗為251.42元/d。一年按300 d計算,每年回收尿素粉塵與節約蒸汽共計686 526元。

表3 粉塵數量匯總對比 袋
通過新增尿素板冷器裝置,改善了包裝工序的工作環境,回收的粉塵也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