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惠寧 肖旭 李志 姜濤
摘要: 為促進貴州森林康養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科學開展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評定、制定符合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評價標準,文章基于國內外森林康養相關研究理論,結合貴州森林資源特點及經濟發展水平,采用專家咨詢法、層次分析法構建適合貴州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包括5項一級指標、25項二級指標、41項三級指標),并明確各項指標的內涵及權重值;同時,參考國家相關行業標準及森林康養、旅游資源方面的評價成果,建立相應的指標評分標準。該研究將有助于完善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規范化、標準化。
關鍵詞: 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分析,貴州省
DOI: 10.12169/zgcsly.2021.08.18.0003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rovincial Forest Wellness Base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Luo Huining1Xiao xu2Li zhi2Jiang tao2
(1.Forestry Foreign Cooperatio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of Guizhou, Guiyang, 550001 China;
2.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orest wellness tourism in Guizhou,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scientifically evaluation and formulate the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and theories related to forest wellness with the featur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study has adopted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forest wellness base: It includes 5 first-level indicators, 25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41 third-level indicators, also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weight value of each indicator.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national industry standards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forest wellness and tourism resources, the corresponding index scoring standards are established.The study will help improve the n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wellness.
Keywords:forest wellness bas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uizhou province
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是踐行“兩山”理念的有效途徑,是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1] 。貴州省是全國第一個經省政府批準,省林業局、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4家聯合印發《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的省份。截至2020年,已建成森林康養基地80個,其中省級基地60家[2] ,但在實踐中現有理論研究不足以支撐貴州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3-4] ,尤其是在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評定中,僅依靠專家經驗打分評定,存在量化困難、科學性差等問題,不利于基地標準化建設[5-6] 。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定康養基地成為當務之急[7-8] 。
為更好地開展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評定工作,制定評定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4點基本原則:1)確立準確的科學依據,清晰的評定指標,合理的指標結構分層[9] ;2)選擇較容易獲取、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評定指標,加強整個評定指標體系實施性;3)各個指標的選擇需反映貴州省大環境條件下不同地域、不同森林資源環境所擁有的共同屬性;4)保持評定指標體系具有全面性和穩定性。
本文在評定框架構建原則的基礎上,結合理論研究以及專家咨詢的方法,根據國內相關標準《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規范技術規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參考林業、旅游、環境監測等相關行業的規范,依據森林康養基地資源特點進行評定框架體系的構建,為指導森林康養基地運營和規劃提供理論框架。
1 指標權重
根據森林康養建設中投入、產出、效益等方面的指標重要性,計算各指標平均分,并將其作為指標重要性的參考依據,隨后利用層次分析法[10-11] 進行指標設計,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41個三級指標(表1)。
2 指標評分標準
評價方法依據要素指標的性質,結合物理測量法、德爾菲法[12] 、層次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13-14] ,制定貴州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評定的評分標準及賦分依據(表2至表7)。評定指標的總分值為100分,基地等級分為3類(表2):第一類為“合格”,試點基地總評分值[70,100);第二類為“基本合格”,試點基地總評分值[60,70);第三類為“不合格”,試點基地總評分值[0,60)。
各項指標的評定分值計算公式為 W=∑a i A i (式中:W為康養基地總評分值;a i 為第i個一級指標權重值;A i 為第i個一級指標得分值)。
3 討論
根據指標賦分依據以及評定等級,對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評定體系中指標的選擇及其權重的確立進行分析,得到評定指標體系中各層評定指標及分級標準。該評價指標體系共分為基礎條件評價、設施建設評價、康養產品評價、運營管理評價和經濟社會效益評價5個一級指標,下設25個二級指標與41個三級指標,其中基礎條件評價權重最高,運營管理評價權重值最低。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基礎條件占比較大,是開發建設中應著重考慮的因素,其余相對較小,但康養基地建設是一個整體過程,珍貴的森林資源、生態資源以及環境資源是轉化康養產品的基礎。因此,其他方面在森林康養旅游評價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
本研究結合森林康養方面的已有研究、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制定了貴州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評定體系,涉及權重值、評定標準、評價方法、評價等級等相關內容,對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具有指導意義。指標選擇的要素以及所處的地位各不相同,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是以評定指標中的基礎條件為主導因素,其他4個指標為輔;在二級指標層中又以森林風景資源、生態環境質量、基礎設施、康養林規劃建設、康養服務設施、康養產品設置以及康養產品種類為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開發的核心條件。總體來說,本研究構建的森林康養評定指標具有框架合理、層次清晰、評價標準有據可依等優點,并且解決了建設評定中人為情感干擾、指標量化困難等問題;但由于內容復雜,涉及學科較多,實踐檢驗依然不夠充分。因此,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本評定標準的完善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對相關分值進行調整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卜春林.國內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必要性及其具體路徑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21,53(3):84-85.
[2]郭金鵬,李君一,姚建勇.貴州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貴州林業科技,2021,49(2):40-44.
[3] 王明旭.森林康養100問(續)[J].林業與生態,2018(5):42-43.
[4]姜俊,王小平,南海龍,等.基于多功能經營理念的我國森林療養林經營對策研究[J].世界林業研究,2019,32(2):97-101.
[5]束怡,樓毅,張宏亮,等.我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現狀及路徑探 析:基于典型地區研究[J].世界林業研究,2019,32(4):51-56.
[6]曾鴻文.國內外森林康養業發展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20):80-81.
[7]李妺.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旅游縱覽(下半月),2020(2):20-21.
[8]郝亮,林濤,陳琳,等.基于CiteSpace的國內森林康養研究進展[J].中國城市林業,2020,18(3):72-77.
[9] 劉雁琪,鄧高松.我國國家公園開展森林康養的現狀與對策[J]. 林產工業,2021,58(8):93-96,99.
[10] 趙煥臣.層次分析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11]田紅燈,申文輝,譚一波,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森林康養發展路徑研究:以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林業經濟,2020,42(9):63-74.
[12]潘洋劉,曾進,文野,等.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17(5):101-107.
[13]林錦屏,成蝶,周美岐,等.避寒旅游地適宜度評價指標體系和理論模型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1,37(5):605-611.
[14]曾憲禮,李佳新,郭雯琳.基于RMP分析法的江西省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研究[J].綠色科技,2021,23(15):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