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傳



摘要:目前,邯鄲市正處于從傳統農業階段向更先進的農業信息化階段轉型的重要時期。農業信息化在邯鄲已經有了初步的成績。但如何接著走好下面的過程,推動冀南地區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文章以2003~2018年邯鄲市農業信息化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影響為核心,梳理回顧了農業信息化的概念,并對農業信息的系統特征進行了概述。實證部分利用修正后C-D函數進行回歸實現。回歸結果表明,農業信息化水平每增長1%,將引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0.77%。最后針對所研究的結果,發現了邯鄲市農業信息化發展中的一些問題,諸如農耕用地與城市用地的矛盾對立問題,農業機械化與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關系問題,農村勞動力流失與剩余勞動力的轉化等其他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助力邯鄲市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C-D函數; 鄉村振興; 農業現代化
一、引言
近年來,邯鄲市緊跟國家號召,在農業信息化,與鄉村振興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例如為了更好普及專業化農業知識,開設了“12316”農業熱線,對于農民來說,可以實時與農業專家進行溝通交流;同時利用電信企業的通信系統,整合農時季節與市場供求等信息資源,為農戶制定農業信息;市縣兩級農業局強強聯手,加大投入力度,引入專業人才,借助互聯網系統已經建成諸如中國梨鄉網,中國核桃產業網等數家全國和全省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農業網站;在全市落實“一村一個信息站”工程,促進農業信息化發展;邯鄲市智慧農業,是一個基于智能傳感、無線傳感網、通信、大規模數據處理與智能控制等技術,集環境參數在線采集,無線傳輸,預警信息發布決策支持,遠程與自動控制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物聯網系統,初步實現了農業生產環節的信息化。雖然邯鄲市農業信息化發展雖具規模,但仍需發展。根據邯鄲市所處的地理優勢及資源優勢來著手,緊跟時代發展,探索一條適合邯鄲市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道路,對邯鄲市農業經濟增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C-D回歸實現
(一)C-D函數的修正原理
羅默(Paul)是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杰出代表。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把“勞動力”擴大為“人力資本投資”。羅默模型中除列入資本和勞動這兩個生產要素外,還有人力資本和技術水平。羅默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Y=Kα(AL)1-α
K是物質資本,A是技術水平,L是勞動力。Y是產出 其中α∈[0,1]。一切的經濟模型就是為了解釋經濟現象而誕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是美國數學家柯布(C.W.Cobe)和經濟學家保羅.道格拉斯于20世紀30年代初共同探討投入和產出的關系時,創造出的生產函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一般形式是:
Y=AKαLβ
其中,Y是產出,L和K分別為勞動和資本投入量;A,α,β為三個參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他所引進的技術水平A卻為常數,即認為短期內技術水平是不變的。基于羅默模型對傳統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進行修正。將羅默模型中的技術水平A引進C-D函數中。為了更好的分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增長受哪些因素的影響。除了模型本身有的K對應著“農戶固定資產投資(X8)”,“ 農業信息化綜合指標(I)”代替羅默模型中的變量A,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Y)”代替變量Y,之外,剩下的變量,不能盲目的引進,既兼顧統計學方法原理,又要遵循經濟學理論與事物發展的客觀現實。作為解釋型回歸,本文考慮使用“逐步回歸”的方法謹慎的挑選引進C-D函數中的變量,其中核心解釋變量“農業信息化指標(I)”是要特別關注的核心解釋變量。
(二)模型的構成
經過Stata逐步回歸的實現,本文最終決定引進C-D函數的變量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Y)”,“農戶固定資產投資(X8)”,“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X10”,“農業信息化綜合指標(I)”故修正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形式為:
其中,A與α1,α2,α3均為參數。這樣的模型結果也是合理的。在該模型中引進“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X10”而未直接引進“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數X9”,是鑒于在構建綜合指標I時,以農村地區的從事交通運輸,倉儲,以及科學研究,信息傳輸等現代科學技術產業的工作者定義為“人力資本投資”引進技術水平I。沒有直接再次引進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工作人員作為獨立變量,這樣可以避免多重共線性問題的產生,保證統計分析的嚴謹性。同時就經濟學意義來說,X10也恰恰是一般勞動力資本X9的側面體現。將上述等式兩邊同時取對數即可得到如下的回歸方程:
LnY=LnA+α1LnX8+α2LnX10+α3LnI+ε
(三)模型的估計
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對數化處理,然后利用Stata軟件進行回歸分析,調整后的為0.9805,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比較好,聯合顯著性檢驗的P值近似為0,說明模型整體比較顯著。再由回歸系數可知,變量前的系數α1,α2,α3,的T檢驗的P值均小于0.05。說明回歸系數顯著的異于0。保證后文分析結果的可靠性,為解釋型回歸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實證工具。
三、實驗結果與總結
由上述檢驗分析可知,該模型的回歸結果是嚴謹并且可靠的。故基于上述輸出的回歸結果,得到最終的模型如下:
LnY=-4.0342+0.18858LnX8+2.6064LnX10+0.77374LnI
通過回歸結果,對邯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影響的重要程度最大的是“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農業信息化程度”“固定資產投資”。由于系數均為正說明這些因素均對總產值影響均為正向促進作用。并且結合經濟學知識可知,回歸系數即為被解釋變量相對于解釋變量的彈性系數。當固定資產每增加1%,所引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平均增加0.189%。當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每增加1%所引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平均增加2.606%。當信息化指數每增加1%所引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價平均增加0.774%。
參考文獻:
[1]任莉,楊榮,何國慶,高珂佳,趙旭平,王艷紅.關于邯鄲發展智慧農業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9,39(03):164-167.
[2]王艷紅.關于邯鄲市農業信息化服務的探討[J].河北農業,2013(08):50-52.
(作者單位:河北工程大學數理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