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放化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征之一,各國都開始追求開放與交流,而在這個過程中,英語作為全世界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也就成了交流的必要工具,因此,為了讓小學生們有效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水平。為將來祖國的建設提供堅實力量,各樣高效的英語教學方法被研究出來,其中,針對英語寫作而誕生的任務教學法就是十分有效而值得借鑒的一種教學模式,經專家老師的研究和廣泛實踐,對小學英語教學特別是寫作教學有著很大的提升作用,本文就將以任務教學法為基礎展開有關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方法研究
【作者簡介】吳菲,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
大家都知道,英語的學習大致可以分為讀、寫、說三個方面,寫作在這之中扮演者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幫助小學生們鍛煉將單詞和語法綜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句子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是為最后能夠將英語熟練運用于口語場景打下基礎,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也能夠很大程度左右小學高年級英語學習的質量。為此,以任務為導向的任務教學法被提了出來,這是一種改變傳統教育思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小學生們的全新教學模式,能夠讓小學生們跳出千篇一律的寫作公式,從而創作出更加有個人鮮明特點的寫作,同時,也能夠對小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綜合素質展開培養,對傳統教學中比較薄弱的一些能力有補充和加強作用,實現立體化的小學英語寫作教育。為了讓大家能夠進一步了解任務教學法的內涵以及如何將其有效運用到小學高年級的英語寫作教學中,筆者將依照自己在高年級英語寫作領域的多年經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一、任務教學法的教學思路和核心
1.改變教學思維,移交學習主導權。任務教學法的一大特點就是,課堂的進程不再由老師把握,主導權被移交到了小學生們的手中,這是因為,相較于傳統的老師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任務教學法注重的是讓小學生們自主開展以學習任務為目標的學習活動,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獲得學習收獲,并提高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這一過程勢必要翻轉課堂的主導權,傳統的教學活動核心是老師,老師是知識的發起者也是課堂的發起者,學習的效率很大程度取決于老師們的講課水平和職業素養,這就必須要求老師要把握學習的主導權。而在任務教學法中,由于學習活動的核心變成了同學們,這就意味著老師們對于教學質量高低的影響大大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學們自己的投入度和參與度,更高的投入度意味著能夠對學習目標有一個更好的思考和探索,也就意味著將會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因此,要想成功高效地開展英語寫作任務教學法,老師們首先要樹立學習主權轉變的觀念,給予小學生們更大的自主權,并且讓他們對于寫作課堂的參與度和投入度要相應地提升起來,一改往常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否則,看似在形式上小學生們擁有著極大的主導權利,但實際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參與到課堂中來,任務教學法成了一個名存實亡的表面文章,無法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學效果。
2.以任務為導向,改變課堂主線索。無論是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中,課堂的進行一定是需要一個主線的,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這樣的主線索一般是由老師的教案或者是教學方法來決定的,使就是課堂的進程不會有很大偏差,能夠緊密地與教學目標相關聯,而缺點就是與同學們的交流互動不夠,大家無法很好地緊跟教學主線來展開學習。那么任務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寫作課堂中的這個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進行的主線索便成了老師們實現規定好的學習目標,而學習的過程則需要同學們自己來進行探索和選擇,就好比之前的學習過程像是導航儀,每一步都指導同學們怎么走,保證了正確性卻也大大喪失了差異性,大家都千篇一律,而任務教學法的課堂就好像在地圖上給小學生們標出了寶箱的藏寶地點,而去尋找寶箱的路需要自己去規劃和探索,這就強迫同學們必須親自參與其中,否則會寸步難行。
在進行任務教學法為基礎的英語課堂時,老師們需要設計好以任務為導向的課堂線索,因為這是同學們開展學習任務的目標和方向,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方向是否正確,學習效率是否達標。因此,老師們要依照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以保證課堂的高效性和易于執行性。同時也強調了任務教學法中“任務”這一核心要素。
3.轉變老師角色,強調引導的作用。在任務教學法中,老師們所扮演的角色也有很大的改變,由于課堂的主導權從老師的手中移交到了同學們的手中,那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老師對課堂所起到的影響也變得更加小了。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老師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角色轉變意識,轉變自己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此來適應任務教學法的上課節奏。任務教學法的學習效果主要是由同學們對于學習目標進行自主探索和研究而獲得的,那么確保探索和研究的高質量就是保證學習質量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要扮演的并不是手把手教導的角色,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展開引導的角色,這個度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把握程度。
在進行任務的研究過程中,如果老師們過多地參與,那么會導致同學們的思考程度降低,更多地去依賴老師的幫助來獲得研究成果,學習的質量不夠高,會出現類似于揠苗助長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老師參與得過少,那么在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小學生們會反復碰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大大影響課堂的效率。因此,適當的引導也是必要的,在同學們遇到一些靠自己比較難以克服的困難時,就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們要找準自己在課堂中的定位,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既不過多的參與又要在適時的時候進行引導,推動課堂的進行。
二、如何正確高效的開展任務教學法
1.設計學習目的明確難度適宜的任務目標。任務教學法的核心可以說就是學習任務,它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線索,也是課堂開展的起始點和終點,因此,老師們要針對寫作的目的來設置適宜的學習目標。具體到英語寫作的教學上來說。老師們要為同學們設立好一個清晰明確的寫作目標,可以是主旨,也可以是讓同學們對一件事進行描寫,設計的要點在于目標的難易度要適中,處于同學們需要通過一定的思考和學習過程才能夠解決的問題難度程度,這樣才能夠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老師們可以先讓同學們對一件事進行就事論事的英語寫作練習,完成片段化的寫作,在完成一個片段以后,將一個個小的片段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段落,最后再將每一個段落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樣的任務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循序漸進,同學們可以由淺入深地展開對英語寫作的練習,一開始只是篇幅較短的寫作任務,可能只需要十幾個英語單詞,當同學們對短篇的寫作有一個比較熟練地掌握以后,就可以逐漸增大任務的難度,讓同學們進行更長篇幅的寫作,由于有前一個任務階段作為鋪墊,之后的寫作任務開展就會變得相對簡單和水到渠成,同學們能夠穩步提升寫作的能力,最終完成從一段話到一整篇文章的寫作能力提升。
2.結合任務教學法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為了配合任務教學法這一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適當的教學手段選擇也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上課方法可能無法最大化地發揮出其優勢,好的方法就像趁手的好武器,能讓教學效果成倍增長。例如,老師們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來展開學習任務的探索。以之前的任務設計為例,老師們可以讓同學們針對同一個寫作題目,各自負責其中一個段落的描寫,最后再將整篇文章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完成的文章。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由于是分開書寫,最后組好,要想讓文章讀起來有整體性,就必須對文章的主旨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把握,這樣才能在寫作的過程中讓文章各個段落之間有聯系性,這一整體把握能力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往往是很難得到針對性的教學的。
除此之外,在進行合作寫作的過程中,同學們的綜合素質也能夠得到同步而全面的增長,為了和他人交流文章主旨,英語的表達能力和口語能力會得到鍛煉,為了合作完成這一學習目標,集體協作能力和協作意識會得到提升。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英語的寫作練習,也能夠在小組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寫作學習氛圍,督促鞭策每一位同學認真投入地進行團隊寫作練習。
3.重視課后總結,提升課堂長效性。同時,任務教學法也不能夠忽略課后的總結部分,那是知識能力沉淀和深化的環節,也是鞏固學習成果的環節。在前文中筆者曾經提到,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是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要開展方式,雖然單調但學習的內核明確,確保同學們能把握學習核心,而任務教學法是以同學們自主的學習活動為基礎的,固然能夠有極大的自主性和特征性。但由于每一位同學的學習能力和深度都不同,并且小學階段的同學對于知識的總結歸納能力也并不是十分充足,難以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有效把握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時候就需要老師來帶領同學們開展課后總結這一環節,對本節課的學習活動進行總結,從中提煉出來有價值的學習成果供同學們記憶。
老師們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英語寫作作品來作為范文,拿到講臺上來為大家講解,指出其中優秀的、可以借鑒學習的點,讓其他同學加以記錄和學習,也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問題的文章,為大家指出其中的經典錯誤,讓同學們能夠引以為戒,防止自己出現相同的錯誤,達到良好的總結效果。
三、結語
英語寫作作為小學英語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得到廣大老師們的重視,而任務教學法是一個十分契合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方法,能夠很好地提升同學們在英語寫作課堂中的參與度,從各方面對同學們的綜合素養和英語寫作能力進行鍛煉,值得大家借鑒和學習。
參考文獻:
[1]丁天華.我國小學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研究的十年回顧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10):81-88.
[2]肖雅琴.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11.
[3]王小青.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2):143-144.
[4]郭峰.淺談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教學程序及任務類型[J].基礎教育論壇,2018(35):33-35.
[5]王丹.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運用的行動研究:以延吉市某小學為例[D].延邊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