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小銜接是依照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協助兒童順利地從幼兒園階段過渡到小學階段。通過為幼兒入學做好心理準備、習慣準備、任務意識的培養,并在家長的積極參與下,使幼兒的學習仍然能夠保持一種持續的狀態,即使經歷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幼兒依然受到一致的教育目標和期望的影響。
關鍵詞:幼小銜接;教育;嘗試
幼小銜接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能否解決好幼小銜接問題,直接影響到幼兒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發展水平。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已是一個從學前期進入學齡期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他們要從以游戲為主的活動內容進入以語文和數學為主的學習活動;從生活和學習比較松散、自由到嚴格遵守時間限定;從沒有讀寫任務到必須完成讀寫作業。環境的轉變,時間的轉變,任務、規則的意識的約束,這對幼兒是一個挑戰。
長期以來,“幼”“小”都忽略了兩者在教育教學方面應有的區別和聯系,造成了大量的幼兒入學后立即感受到了從未經歷過的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在缺乏過渡到小學的經驗準備的情況下,使他們產生了種種入學不適應。因此,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使幼兒園和小學教育順利銜接,我們在實踐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為幼兒入學做好心理準備
為了讓幼兒了解小學生活,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幼小銜接活動,通過互換角色上課(小學教師到幼兒園上課、幼兒園教師到小學上課)、互動評課(小學教師給幼兒園教師評課、幼兒園教師給小學教師評課)、小學教師專題講座等形式,與小學緊密聯系、互動交流。在大班末期通過“參觀小學”、“背著書包上學”、“舉手用左手”、“自己學記作業”等活動,使幼兒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即將離開幼兒園,步入小學生活,使幼兒產生對小學的向往之情。
二、做好幼小銜接的習慣準備
(一)生活習慣
改變幼兒在園末期所處教育環境,可以提高幼兒入學適應能力。所以,我們要求幼兒每天早上8點前入園,做到不遲到;自己能獨立穿脫衣服、鞋襪;學會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能按時入睡;自備手紙等。從往年小學教師的反饋中,經常會提到一點,孩子們下課了就去戶外玩,等鈴聲響了再去廁所,從而耽誤了下面的學習活動。可見他們不會利用課間十分鐘,我們有意識的讓幼兒觀看小學生的在學校生活的錄像,使幼兒明白在課間十分鐘先做的事是上廁所,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具,這些都做完了再去玩。通過以上生活習慣的培養,幼兒的意志力、自制力得到了鍛煉,為其較順利地過渡到小學生活做了有效鋪墊。
(二)學習習慣
在教學上,我們適當改變太多兒童化的教師態度,和幼兒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幼兒抽象活動的參與;常規要求上,讓幼兒做到上課回答問題舉手、上課時注意力要集中、遵守課堂紀律等。書寫姿勢是學習習慣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正確與否涉及到書寫速度和質量。我們通過組織幼兒進行“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和組織幼兒觀看有關錄像,使幼兒掌握了正確的書寫姿勢。大班末期我們還注重培養幼兒學習使用課程表,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內容。針對性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對小學階段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幼兒入學后相對獨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社交習慣
小學是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復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對幼兒愉快、成功地開展新的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發現那些樂于幫助別人、對人熱情有禮貌的幼兒常常成為許多幼兒的玩伴。因此,我們會將發生在這些幼兒身上的事情,編成小故事或童話,讓其他幼兒從中受到啟迪,逐步培養幼兒真誠、活潑、自信、不怕困難、好學上進的良好品質。另外,在召開家長會中,我們會常常要求家長們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伙伴,使孩子們得到愉快的同時,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為他們順利適應未來學校生活奠定基礎。
三、注重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
通過利用值日生,培養幼兒的責任感。我們教室的座位排列是四豎列,所以我們將值日生安排到從周一到周四,周五由男孩和女孩輪流當值日生,并將幼兒每日勞動的內容、要求及進行時間制成班級勞動表,隨時了解幼兒的任務完成情況。我們還嘗試著培養一些組織能力強的幼兒擔任組長、檢查員(主要檢查孩子的指甲)。另外,進入大班下學期后,為了激發幼兒的上進心,每天選出一位表現最好擔任小班長,告訴他們小學里的好孩子能當班干部,激發幼兒的榮譽感。我們還會經常布置一些任務讓幼兒當傳信員,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課前準備和任務轉達給家長聽,這樣既加強了幼兒的任務意識,又能夠鍛煉幼兒準確轉述他人意圖的能力,以便入小學后,幼兒就清楚地向家長傳達學校信息,并能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任務。
四、幫助家長轉變觀念
為了使孩子能順利進入小學,我們讓家長應該從現在開始就放開孩子的手腳,不要再包辦代替,將包辦的“愛”變為理智的“愛”,冷靜的“愛”,無私的“愛”,真正為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入學前的準備。
總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對幼兒入學以后的身心各方面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使得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學習依然能夠受到一致的教育目標和期望。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們還會探索更多的方法,使幼兒更加順利地渡過這個成長的轉折點、困難點。
參考文獻
[1]趙建明.國內外幼小銜接問題述評[J].學前教育,2005.04:4-5
[2]陳莉莉.幼小銜接若干問題的應對[J].學前教育,2007.05:28-29
[3]王麗伏.幼小銜接“小學化”傾向下家長端參與現狀及其優化策略[J].教育觀察,2021,10(08):106-107+116.
作者簡介
劉莉(1982.6-),女,漢族,邢臺南宮,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單位:邢臺市第三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