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順燕
英語學科在大部分地區小學校園開設的課程之中,同語文和數學一起合稱為“主科”課程,在學生的六年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檢測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農村小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屬性,再加上學生生源的復雜性,學生家長對于英語學習的意識薄弱等特點,導致學生的課后作業完成質量不容樂觀。筆者通過對自身任教的農村小學的課后作業完成質量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學生的英語課后作業完成質量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并從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幾方面分別作了簡單的分析:
一、書面作業本封面不潔,學生的作業習慣有待加強
筆者通過觀察所在學校3-6年級的學生課后作業發現,絕大部分學生的作業本封面都存在不夠整潔的情況:有的封面上有隨意涂寫的筆畫痕跡,有的封面上有污漬,有的封面破損嚴重,還有的作業本封面上的褶皺非常明顯。這樣的作業本封面直接給老師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這一印象在城區教研員下校督導時也作為學校需要改進和教育的方面被反復提及。
之所以出現學生作業本封面普遍不潔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于作業本的重視和愛惜程度不夠,作業習慣有待加強。學生對作業本的愛惜程度和作業本的收納習慣,一方面來自于老師的培養,另一方面來自于家長的提醒和引導。老師對學生的作業要求標準降低,把“作業本的干凈整潔”這一因素排除在了作業的完成質量的整體評價范疇之外,所以學生會忽略封面模樣;對于封面不完整、不整潔的作業本沒有及時做出提醒和要求學生進行更換,給出了作業要求的錯誤信號,所以導致絕大部分學生都出現了封面不潔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家長對學生的作業關注不夠,沒有能夠及時注意到學生作業本出現的不潔現象,再加上農村孩子回家之后的學習生活環境比較容易接觸到污漬,所以導致學生的作業本上也會出現一些生活中的污漬。
二、書寫不規范,學生的字母書寫需要加強練習
3-6年級學生的課后英語書面作業,大部分學生存在有書寫不規范、隨意書寫、隨意涂改等現象,作業的卷面不規范,比如句子的首字母沒有大寫、單詞與單詞之間沒有空隙、錯誤地把英語字母的小寫p寫到中上兩格、隨意使用英文中不存在的“頓號、”來表示并列和舉例等。
導致學生書寫不規范的原因主要在老師和學生。第一、學生從二年級開始進行字母書寫練習,學生需要根據書本上的字母印刷體轉換成手寫體進行書寫,部分字母的手寫體和印刷體相差較大,學生容易出現錯誤。比如字母l,書本的印刷體是直接一豎l,而手寫體字母更加圓滑和流暢,寫為l。這需要教師在一開始教授時就明確細致地給學生講解每一個字母的書寫筆畫。一旦最開始的字母認讀書寫不規范,學生形成錯誤記憶以后,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就會一直延續著錯誤的書寫,很難進行糾正。第二、學生的書寫習慣不良。在完成作業時,大部分學生的態度不夠端正,對自己的書寫要求不高,沒有認真規范地書寫。第三、因為學校工作安排和調整,英語教師時常有調換任教班級的情況,而位置偏遠又導致部分英語教師崗位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訓練缺乏延續性和堅持性,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夠細致。
三、作業形式單一、側重基礎,缺乏英語思維、交際運用和學習能力的訓練作業
通過調查發現,農村小學的英語課后作業類型比較單一,1-2年級主要是回家進行課文的聽讀,3-6年級在課文聽讀的基礎上增加了單詞抄寫、重點句子抄寫這兩項作業。而像讓學生根據課文主題回家與家長進行對話練習、根據重點句型進行句子仿寫、改編課文、仿寫對話或者短文之類的側重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作業較少,利用思維導圖或者其他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和整理的作業幾乎沒有。
課后作業實際上是學生在校學習之后的擴展和延伸,能夠直接反應教師課堂的教學情況和教學效果。這樣相對單一的作業類型反射出來的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是: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鞏固,輕英語思維和學習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 學生基礎薄弱,家庭學習助力小,需要鞏固基礎知識學習。2. 家長不夠重視英語學習,課后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沒有辦法完成像“練習對話”這樣的練習作業。3. 教師的教學過于側重基礎知識,忽略了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訓練。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言思維的訓練,離不開語言的交際運用,脫離思維訓練和交際運用的英語教學是枯燥的、機械的、無效的。
有效的學習離不開有效的課后作業,農村小學雖然地理位置偏遠,但一樣擁有著對學習充滿期待、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學生。農村小學英語課后作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根據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讓作業富有活力,讓作業充滿樂趣,讓作業成為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
(1986年10月),女,漢族,籍貫廣西全州,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