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娟
摘要:文化節目一度成為焦點,為大眾贊譽。在經歷了2.0、3.0的升級迭代后,節目由清流逐漸變為主流,不管是“文化+綜藝”、“文化+旅游”還是“文化+博物館”,都在探索的路上未曾止步。創作者們懷揣赤子之心,堅定前行,雖也曾遭遇困境,歷經迷茫,但初心不變,始終如一。
關鍵詞:文化節目;現象級作品;創新策略
早期,詩句滋養人生、涵養志趣的《中國詩詞大會》,書信打開歷史、喚醒時代的《見字如面》,以全新的清流之風展示了文化節目新的打開方式,之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信·中國》、各大衛視《詩書中華》、《向上吧!詩詞》輪番刮起詩詞之風。
一、文化之風打開全新賽道
在經歷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扎堆后,觀眾審美疲勞出現。各大平臺開始更換賽道,以“文史”、“文旅”、“文創”、“文博”等打開了新的創新思路。表現手段從靜態輸出到動態體驗,從“直給化”到“沉浸體驗式”,融合“戲劇+影視+訪談”等多種表達手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持續文化清流之風,推出《朗讀者》、《故事里的中國》,北京衛視發揮首都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從《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我在頤和園等你》到如今的《最美中軸線》悉數亮相。浙江衛視的《還有詩和遠方》、《萬里走單騎》。還有各視頻平臺在文化節目上的嘗試,愛奇藝繼去年《登場了!敦煌》之后又推《登場了!洛陽》,試圖全方位展示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蘊。近期,嗶哩嗶哩網站與河南衛視合作將推出《上下舞千年》,強強聯合,以年輕的視角,嶄新的形式打造文化解讀新方式。
二、現象級作品爆款出圈
從今年春節開始,河南衛視推出的多個經典節目: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的《芙蓉池》,《清明奇妙游》的《折扇書生》,《端午奇妙游》的水下飛天洛神舞《祈》。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第一個是《2021年河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上驚艷登場的《唐宮夜宴》,這支短短幾分鐘的舞蹈以八大國寶為舞臺背景,將燦爛耀眼的大唐風采融于少女的喜怒哀樂,時而雍容典雅、時而爛漫活潑,為觀眾呈現出獨具中國味道的年夜大餐。第二個是端午晚會上那支水下驚鴻一舞、美到窒息的“洛神水賦”《祈》,舞者化身洛神,衣袂翩躚,深得“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之妙,古典與現代結合,完美地呈現了創作者的絕妙巧思,還原千年中華精粹。由節目衍生出的“唐宮小姐姐”“水中洛神”“唐小妹”等形象成為了河南的名片,彰顯出河南獨有的文化魅力。
這些傳統文化再加工的驚艷之作,讓觀眾大開眼界。尤其是“元宵奇妙夜晚會”的攝制,從時長、結構、形式、內容上完全打破了“晚會”的概念,整場演出由6個節目組成,共30分鐘;整場表演沒有固定舞臺,而是在河南博物院等實景拍攝完成;節目之間也沒有主持人串場,而是讓觀眾跟隨“唐宮小姐姐”的腳步一邊游覽名勝古跡一邊觀演。
三、文化節目的升級創新及未來出圈策略
勢如破竹的出圈現象,讓文化節目始終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而這些又為從業者遞上了新的考卷,如何答?如何好好答?便是接下來面對的首要問題。
1、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讓中華文化始終位居最大IP之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痹谥腥A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推出優秀文藝作品,積極推動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吨袊孛髸凡捎昧酥R競賽、文化解讀、文藝呈現、人物故事等多種元素,挖掘地名文化背后的中國故事,引導受眾在“知來路”中“明未來”,為“堅定文化自信”這一歷史命題拓展了新內容。
2、關注超前性融合創新,技術賦能內容
不管是優秀節目的迭代還是新節目的登場,都向觀眾展示了精良的藝術制作水準,過去這是一個加分項,而現在,在這樣一個良性競爭的大環境下,更成為了基本要求。
東方衛視為建黨100周年獻禮播出的主題電視節目《時間的答卷》,采用了虛實場景結合、沉浸式還原,裸眼3D實景等超前藝術表現手法,為觀眾帶來跨時空多維度,富有浪漫美感的主旋律節目?!吨袊娫~大會》每一季中,都能看到制作團隊的積極創新。而今年節目組應用了AI+VR裸眼3D演播室技術,在多個環節對節目內容進行三維立體的場景化展現,將詩情意象還原為一幅幅鮮活的生命圖景。
3、互動創新,融通多媒體資源,打造宣推矩陣
以短視頻為矩陣,融媒互動立體宣發。《時間的答卷》不僅僅是一檔節目,更是一個集結電視節目、黨史紀念館、短視頻傳播的立體化宣傳矩陣。節目與短視頻平臺、各大黨史紀念館展開合作,以點帶線、以線代面,力求做到觀眾在哪里,節目就在哪里,真正讓這一系列重大精神的傳播落地生根。
融通多媒體資源,創新融入中華文化的表達方式,注重轉化利用,加大傳播力度,增強傳播效果,讓中華文化展現永久魅力和新時代風采。
4、題材差異獨特化,立足本土歷史人文資源,拓展表達的邊界,打造“獨一份”
河南衛視的出圈不禁給我們帶來啟迪,立足本土資源,拓寬表達邊界,是未來文化節目創作的新思路和優先之選。這樣不僅可以促使節目題材產生天然的差異,還能讓節目從新穎的角度完成藝術表達,釋放特有的藝術魅力。
據悉,河南衛視還將持續策劃并制作圍繞傳統節日的特別節目?!按和?、元宵、清明再到這次端午,每次節目樣態都有創新,之后我們還要做七夕、重陽、中秋以及2022年春晚?!币灾袊鴤鹘y節日以線索,這不僅可以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的工作中取得進展,還能將中華文化傳承與重大節慶以更驚喜的方式觸達到受眾。雖然出圈意味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同時也蘊含著壓力,但只要持續把握藝術創作規律,扎根傳統文化,展示地方特色,將創意與技術精準的融合,扣緊節日的主題,未來的創作之路發揮空間依舊無限寬廣。
結語
隨著精神需求的多元,經歷過集體記憶狂歡的人們,已經逐步建立起文化自信,集體化審美轉向審美個體化過渡,那如何讓廣大受眾在生活中俯身即見的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體會到美在遠方,也在身邊;如何在節目中,既有詩意風景,又有人間煙火,既詩與遠方,又近在身旁;如何積極啟發人們打開內心深處的山川湖海,接納反觀自省,讓心胸收容焦慮和瑣碎;如何告訴觀眾,遠方不遠,隨處可見。這些都成為從業者未來的研究方向和新的課題,考驗著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創新精神。需要從業者具有與時俱進的思維,敢于開拓的魄力和勇氣,大膽搭建連接年輕一代,Z世代的溝通橋梁。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打造出獨具匠心的出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