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隨著近幾年來車輛總數的持續增長,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迎來了關鍵時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業的管理模式也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重視。本文在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新時期背景下應如何創新當前的交通財務管理模式。
關鍵詞:新時期 交通運輸 財務部門 管理模式 創新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車輛總數逐年逐年增長,交通運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與其他一般性的行業不同,交通業直接從屬于我國交通部門,具有一定的行政屬性。一方面,交通業在國家部門的統籌下,其管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充分保障了我國交通運輸業的正常運營;但另一方面,長期處于這種統一化的管理模式當中,交通業很容易就喪失工作的創新性與積極性。眾所周知,資金是維持一個行業正常運營的基礎保證,所以交通財務管理工作對于交通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交通業的財務管理涉及面非常寬廣,且關聯部門眾多,變量關系復雜,所以,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難度較大。在新的時期背景下,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新需求,我國交通行業有必要努力提升當前的財務管理水平,積極借鑒其他行業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結合自身發展特點,探索出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
一、交通財務管理創新的研究背景及目標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國家財政部門在交通運輸行業上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增大,不僅建成了對連接我國東西部地區具有重要意義的川藏以及滇藏兩條高速公路,還在全國范圍內大量修建高鐵鐵路,開辟了全新的海運、水運、空運的交通運輸航道,增強了我國各地區間的經濟交流,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然而,在交通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之處,尤其是在復雜的財務管理方面。近幾年來,隨著交通行業對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了較大負擔,財務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在國家部門的政策支持下,交通運輸行業應把握機會,積極創新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
(二)交通財務管理創新的目標
交通運輸部門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平穩增長,其主要目標有以下幾點:第一,形成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保障各部門的有序平穩運營;第二,制訂完善的資產管理方案,做好登記存檔工作;第三,建立并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要求財務部門按時上交相關的報表、文件,明確劃分職責,實行嚴格的責任問責制度,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
二、交通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措施
(一)更新理念,建立財務管理預算中心
交通業要想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需要擯棄過去的一些傳統觀念。雖然交通行業隸屬于國家部門,但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樹立危機意識,以人為本,時刻把握市場發展趨勢,建立起一套動態管理理念。此外,為了盡可能地降低風險,交通業財務管理部門應隨時把握市場變化情況,成立專門的預算中心,合理統籌分配資金,以實現每一筆資金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二)發掘形勢,樹立財務管理的新目標
在如今新時期背景下,知識資本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甚至遠遠超出物質資本的影響力度。交通運輸行業涉及的相關領域較為復雜,需采用科學手段統一管理企業的財務預算和使用,確保內部運行環境的合理有序。交通運輸行業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充分挖掘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式,不斷創新財務管理目標,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盡可能地實現各主體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三)創新思路,擴大資金流動空間
在新時期背景下,交通運輸業可以通過融資和籌資的方式實現自身突破性的發展。財務部門的管理人員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在準確把握市場變化情況的前提下進行理財活動。財務管理人員要創新原有的工作思路,可以通過發行證券、合作經營等方式減輕資金壓力,同時聯合經營的方式也擴大了交通業內部資金的流動空間,有效降低了各自所需承擔的運營風險。
(四)借助信息化平臺,建立綜合財務管理中心
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也不言而喻。交通業可以充分借助網絡信息平臺打破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建立綜合財務管理中心,便于實現遠程管理與分級管理。在綜合財務管理中心中,工作人員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市場動態,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算、籌資、資金監管等工作,大幅度地提高了交通財務管理效率。
三、結束語
交通運輸行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新時期背景下,交通行業的財務管理問題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求,交通行業應對企業資本進行控制,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模式,實現由內而外的創新式管理,保障交通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從而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
參考文獻:
[1]張超.新時期交通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J].時代金融.2015(21)
[2]彭玲華.交通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