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并呈現必要性、廣泛性和普適性特征。本文根據保山學院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滿意度分析指出學生對目前學校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學方法的現狀。分析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為改善信息化教學提供可參考意見,希望能幫助學校在多媒體教學的發展方向、多媒體教學的組織方面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滿意度;
一、多媒體應用的背景和意義
根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云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要求,提出各高校要探索和培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新途徑、新模式,建立教育信息化融合應用學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創新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自身的豐富元素使得多媒體教學手段日趨成為了教師教學的主要手段。多媒體包括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多種信息形式[1],多媒體教學需要多媒體技術的支持,極大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交互式的學習體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增強了師生互動,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了很好的情境,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效率。網絡教學打破了傳統的班級教學模式,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多元化學習。為了解高校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情況和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反映,在學生中進行了調查,以求進一步拓展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解決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多媒體教學更好地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二、多媒體教學的總體情況
(一)多媒體教學問卷對象及使用方法
此次問卷針對Z高校2020級、2019級、2018級、2017級本科生展開問卷,共6251人。涉及31個本科專業,主要從四大模塊設置問題,包括學校多媒體教學條件滿意度、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滿意度、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學習效率滿意度及網絡教學平臺教學滿意度。設置問題后,將問題放到百度問卷星,網絡調查平臺上進行問卷調查,并依托問卷星統計功能將統計結果返回。
(二)多媒體教學主要數據分析
1. 總體滿意度分析。按照學年學期統計,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課程數、使用多媒體教室的間數、學生問卷數、及學生的滿意情況,如下表。
學校使用多媒體的課程數已經占了很大的比重,學生的滿意情況總體來說是不錯的,多媒體的教學效果還是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2.設置的四大問題數據分析。按照已設置的四大問題按學年學期進行統計分析,如下表。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中,有90.6%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條件是很好的,只有9.39%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條件不好。有96.22%的學生對學校教師制作的課件是滿意或者基本滿意的,只有3.76%的學生認為有些老師的課件制作的不夠好。有94.58%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提高是很大的,只有5.4%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幫助不夠大,不如傳統教學。有93.54%的學生喜歡我們目前使用的網絡教學資源,只有6.44%的學生對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模式不滿意。
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中,有92.48%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條件是很好的,只有7.51%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條件不好。有97.14%的學生對學校教師制作的課件是滿意或者基本滿意的,只有2.84%的學生認為有些老師的課件制作的不夠好。有97.27%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提高是很大的,只有6.6%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幫助不夠大,不如傳統教學。有96.76%的學生喜歡目前使用的網絡教學資源,只有5.5%的學生對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模式不滿意。
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中,有90.86%%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條件是很好的,只有9.1%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條件不好。有96.06%的學生對學校教師制作的課件是滿意或者基本滿意的,只有3.9%的學生認為有些老師的課件制作的不夠好。有94.94%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提高是很大的,只有5%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幫助不夠大,不如傳統教學。有94.3%的學生喜歡目前使用的網絡教學資源,只有4.8%的學生對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模式不滿意。
由上面三張統計表可看出,學校多媒體教學總體情況良好。多媒體教學時,增加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使課件以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動態形式表現出來,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程度。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效果,如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幫助理解課程內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以及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等都有比較一致的評價[3],總體達基本滿意,這說明多媒體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明顯的。值得說明的是,學生非常滿意的情況所占比例只是在40%到50%之間,說明學校多媒體教學還亟待教師和學校兩個層面進行研究,從教學的條件、教師制作的課件等方面不斷提升。
3. 學生回訪情況分析
學校要求各二級學院的所有本科生都參加多媒體教學的網上問卷調查,但從回訪的人數上看,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總的受訪人數1831人,占學生總人數的22.88% ;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總的受訪人數1544人,占學生總人數的19.3%; 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總的受訪人數1248人,占學生總人數的15.6%。由此可看出,學生參與問卷調查積極性不高,對是否使用多媒體教學覺得無關緊要。
(三)多媒體教學現狀分析
一是學校的多媒體建設情況總體是良好的;二是學生對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優秀的比例不夠高;三是學生對學校多媒體教學不滿意的比例較低,但是有學生認為不好,說明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多媒體教學的速度和方式。
三、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是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機會減少,缺乏心理溝通和眼神交流,如,部分教師上課緊盯PPT課件,完全不顧學生聽課效果。二是多媒體教學速度過快,學生筆記跟不上、思路跟不上,影響聽課效果,部分學生依賴教師PPT,不做筆記、不善思考,寫作能力下降。三是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授課內容多,學生吸收知識能力較傳統課堂困難,每門課程應增加實踐教學比例,聽、寫、練有機結合,緩解學習聽的壓力和增加學生練的時間。四是教師制作課件需花費大量時間,沒有有力促進教師對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和研不對稱,教遠大于研,不利于促進高校教師科學研究。五是對教學環境和設施依賴性過強,教學方式、方法不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
四、加強多媒體教學的建議
一是轉變教師教學觀念,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意識和態度,將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二者相互補充不足,充分認識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結合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在借助多媒體教學時,適當增加板書內容,引導學生跟進教師思路,把碎片化的多媒體信息整合為系統的課堂知識;二是加大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投入,建設符合學科專業特點的實驗實訓室,安裝適合本專業課程所需的軟體,尤其是引入最新的虛擬實驗,給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三是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牽頭組織教師培訓,如,對教師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課件制作培訓,引導教師充分挖掘多媒體元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四是加強組織教研室討論活動,科學指導信息化教學設計,不斷提升教師對數字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呈現教師教學差異性,尤其避免出現教學PPT的同質化,真正達到優化教師教學、變革學生學習的目標。
多媒體教學是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關鍵一步。各高校應站在信息化建設戰略全局,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優質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和環境支撐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以提升數字化學習能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為目標,構建面向教育教學、創新創業、應用管理、社會服務等融合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教育體系,著力提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各領域、各環節的應用水平,實現以應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教育發展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洪明.大學計算機基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6.
[2] 曹懷秀.巧用多媒體.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
[3] 吳俊鴻.關于廣東藥學院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現狀研究.《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8-11.
[4] 吳俊鴻,陳文慧.關于我院多媒體教學滿意度的調查與分析.《廣東藥學院學報》,2007-08-15.
[5] 鄭竣文,文銘婕.淺析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的現存不足與實施建議?.《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