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農產品需求多樣化的同時,傳統農業機械形式單一,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隨著農機補貼政策的推進,農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基于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時間,分析微型耕整機在山區的使用場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發展建議。
關鍵詞:農機補貼;農業機械化;微型耕整機;建議
一.微型耕整機在山區的發展
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也很大。隨著農業機械的迅猛發展,我們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我們與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種植條件不盡相同,地形導致我們很多時候無法運用大型農業機械。平原地區可以效仿發達國家進行機械化種植,但對于一些丘陵山地則無法使用此方法,機械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農業機械需要有配套的操作技術,目前市面上的農業機械整體價格偏貴,加上農民缺乏專業培訓,農業機械的整體利用率較低。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邊陲,地理上屬云貴高原的延展之地,是一個邊遠地區的農業縣。其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茶葉,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因為山地丘陵交錯分布,農業大型機械化一直無法開展。近年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幅推動,有一種新型農業機械開始進入大眾視角-微耕機。它因為價格低廉、能耗較低,體積相對較小得到市場青睞。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加上微耕機可以上山,能夠走田坎和過溝,高效率的生產,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是當地農民的好幫手。
二.微型耕整機在山區的發展難點
1.銷售市場品牌太多,質量良莠不齊
在補貼政策的號召下,相關農業機械廠家瞄準機會,大力開展生產,不知名品牌大規模涌進市場,可供挑選的機器大幅增加。因為品牌眾多,良莠不齊,導致農民的購機難度增加;三無產品時常混雜出現,并沒有某單一品牌可以得到官方認證保障,大量無質量保證的機器處于真空管理狀態,當地工商管理部門和農機管理部門難以有效監管。同時,因為雜牌的機器太多,相關配件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沒有絕對技術壁壘的加持,從購買根源上讓廣大農民望而卻步。而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更是忽略了農民的需求,只顧自己的銷售提成,對實際的操作和售后服務并未作出有效的研究。多大功率的機器適合多大面積的土地,如何匹配合適的土壤結構進行高效生產,使用前注意事項,發生機器故障應對方式等問題很少在購機過程被考慮,大多數從自身的銷售目標出發,對專業的性能并未做細致的講解。
2.無專人指導,安全意識薄弱
在使用過程中,專員指導不足。因為鄉鎮面積較廣,大多數鄉鎮沒有辦法點對點匹配農機專員,無法落實相關的技術操作培訓和機器簡易維修售后工作。
農民購買后,只知基本操作,對一些實操缺乏了解,生疏上手后,因為缺乏專業意識導致耕作效率未最大化發揮出來。加上目前實行農耕居民年齡偏大,大多數在勞動力不足的前提下進行操作,存在安全隱患,容易釀造事故。
還有一部分農機已超過其功能承受范圍,達到了報廢器具的狀態,但是因為沒有農機專業人員監督或者保險,不會將其納為報廢機器,無形中增加了事故的隱患。更有甚者不顧危險,在機器前端加上拖斗,將其作為交通載人工具直接在田野和鄉間小路使用。看似便捷,實則危險重重,不僅駕駛員和乘坐者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稍加不注意,相關路上行人也容易受到影響,事故因此誕生。
三.微型耕整機發展的應對舉措
1.加強組織管理,建立農機監督網絡體制
當地農機部門要聯合工商部門加強微耕機的銷售管理體制,對補貼的機器做到監管。建立市鄉村聯動的網絡監管,定期對無資質的商家進行排查和清理。從購買源頭先做到一定的防范舉措。
同時要求銷售商對微耕機用戶開展技術指導,對其售后問題要重視。不能夠只顧金錢收益,忽視實際效用,要提高市場利用率。達到報廢年限的機器,必須停止工作。一方面要求銷售商進行數據的反饋,根據年限估算機器壽命;另一方面要求專員下鄉時進行相關檢查,如若機器出現傳動箱齒輪噪聲過大、作業動力不足、供油壓力不足等情況時,應強制報廢,不予使用。
2.加強教育培訓,強化安全管理
把微耕機使用納入該市重點農業機械許可管理牌照經營中,從法律上明確依據。若要使用耕整機,必須到當地農機部門進行課程學習,拿到結業操作證后方可購買。農機管理部門要研發培訓相關課程,對其進行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宣導,保證安全觀念深入人心,并采取考試的形式。考試合格者頒發結業證,不合格繼續培訓,直至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正確使用機器。
要求農耕機使用者熟記“998上崗操作”事項。九注意:仔細閱讀說明書掌握開關機方法、使用前低速磨合一小時換成清潔機油、檢查固件牢固程度、確保郵箱燃油充足、保證空氣濾清器底部機油1厘米高、道具左右對稱工作刀刃向前,阻力桿高度實時調整、操縱手柄放置于空檔位置、操作區域空曠無遮擋;
九操作:手腳不接近旋轉部件、空負荷旋轉10分鐘、保持耕深30-35厘米、低速擋作業保證上空氣對流、斜坡區域小于25度沿坡度方向作業、關注燃油排放顏色、異響停止工作、1米內不使用倒檔、撞雜物即刻檢查;八故障:離合器操作失靈直接更換、離合器打滑清理結合面、快慢空檔不到位擰螺絲、掛檔不到位彈簧及時更換、倒檔不到位清理撥叉軸與推盤結合面、傳動箱齒輪噪聲過大更換、柴油發動機飛車更換調速器、作業動力不足修復火花塞。
同時加強技術宣導,對農耕機使用的相關問題作歸納總結,定期舉辦知識講座,為農民提供最新微耕機技術和配套農具的講解。反復宣導998上崗操作事項,保障農民能夠自身解決一些售后小問題,不會因為小毛病擱置機器,耽誤耕種時機。做好農耕機用戶思想工作,勸服其為了安全,不得將其作為交通工具;另外也要嚴禁微耕機作為交通工具進入道路,嚴厲制止該項行為,違者處以小額罰款懲戒。
3.強化行政管理,成立農機安全監管小組
劃分區域監管小組,將農機安全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實施年度評比與檢查工作。建立鄉村監管網絡,劃分監管責任,更契合當地情況開展微型耕整機監督管理工作。
同時行政人員定期下鄉普查,結合節假日和安全生產月的節點,實施重點監管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安全監管的作風。哪里有農機,哪里就有農機監管人員。做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為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周前波.微型耕整機在山區推廣的難點及對策[J].南方農機,2020,51(11): 51.
[2]劉有貴.微型耕整機配套農具的連結使用與注意事項[J].科學種養, 2010(07):59.
[3]楊新新.南方微型耕整機分析及前景[J].農業裝備技術,2003(06):15-17.
[4]熊啟平,龔中,劉艷華.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思考[J].農機市場,2009 (12):38-40.
[5]楊敏麗.中國農業機械化與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3.
作者簡介
王貞亮(1969—),男,湖北利川,土家族,大專,湖北省利川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445400,研究方向:農業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