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新型政黨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其中民主黨派是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參與者和建設者。本文系統論述了我國多黨合作的不足之處與制約因素,并對民主黨派在新時期更好發揮自己職能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民主協商;政黨制度;民主黨派
一、民主黨派發揮職能的制約因素
1.1參政黨對自身職能認識不足
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是各民主黨派的三大職能,是新型政黨制度的核心要義,但是當前各民主黨派部分人士對自己具體職能存在認識不足的現象。一方面認為自身是執政黨的同盟者和政治合作者,把自己定位成中國共產黨的參謀黨和建議黨,職能的重點在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認為民主監督這項重要職能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民主黨派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想監督。造成這種監督意識不強的原因在于受我國傳統政治文化思想中的臣民意識的影響。這種臣民意識在政治關系上的表現就是各級官員對皇權的崇拜與依附,下級對上級權力的崇拜和依附。[1]我國經歷了上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受此影響,服從、順從成為性格使然,甚至是習慣于接受安排,難以形成較強的民主意識進行政治參與。這些問題造成了民主黨派部分人士有會不去,有話不說的現象,不敢協商、不想協商、不會協商等各種情形同時存在。
1.2部分黨員干部對民主黨派人士不夠重視
還有一種現象同樣限制了民主黨派的職能水平,就是部分黨員在心理上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不夠重視,以為民主黨派人士參與各種會議不過是走個過場,從而不自覺的對民主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產生抵觸或忽視的心理。雖然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就指明“要全面構建程序合理和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2],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對把協商民主納入決策程序還停留在一般性的工作通報和邀請政協領導出席和參加重要會議和活動上,沒有真正落實發揮將其納入決策程序的這一重要議事原則。毛澤東曾指出:“共產黨員應該言必信,行必果,不傲慢,誠心誠意地和友黨友軍商量問題,協同工作,成為統一戰線中各黨相互關系的模范。”這一論述的倡議在今天仍有其參考價值。
二、新時代如何提高民主黨派職能發揮水平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主黨派建設和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等職能的論述,依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以及各民主黨派自身存在的不足,本文總結提煉出以下幾點提高各民主黨派職能發揮水平的建議。
2.1增強新時代民主黨派成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要想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職能,提高民主黨派的作用,就必須加強民主黨派成員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認識,深刻認識到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早在第一次國民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提出了與各民主黨派和革命階級建立統一戰線的思想,從那時起,許多民主黨派愛國人士就像中國共產黨員一樣將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的綁在了一起,為了祖國和人民奉獻自我。到了今天,民主黨派的成員早已是但當時數十倍、百倍,承擔的責任也比當時更加廣泛、重要。因此,每一位民主黨派成員都要本著以提素質、強實力的思想,從服務大局、報效社會出發,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積極履行參政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職責。
2.2提高新時代民主黨派成員的履職能力
與執政黨相比較,民主黨派在加強參政黨能力建設和提高履行參政黨職能水平方面,比如開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干部培訓教育活動等等,明顯滯后。甚至有人認為,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需要從嚴治理,自甘落后。這些想法是不正確的,民主黨派也需要從嚴治黨。首先要提高黨派成員的理論水平。要想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職能,就必須懂理論,懂政策,能夠緊跟時代潮流,科學判斷形勢發展,準確把握政治走向。其次要認真學習國家重大政策方針和重要會議精神。多黨合作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制度,民主黨派要想實現自己職能水平出色發揮,就必須了解黨的思想,明白黨的路線。最后要提高黨派整體隊伍建設水平。
2.3進一步拓展民主黨派在政協中發揮作用的形式和途徑
進入新時代后,民主黨派在政協中發揮作用的形式和途徑得到明顯改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等職能發揮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制度得到極大豐富。因此,應繼續保持這一趨勢,進一步拓寬民主黨派在政協中發揮作用的形式和途徑。政府部門要與各民主黨派建立對口聯系,主動通報情況、邀請民主黨派成員參與重大課題調研。對民主黨派開展的調研和咨詢,政府部門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積極為民主黨派提供所需的調研材料,盡可能擴大其知情范圍,從而使民主黨派獲得及時有效、完整可靠的一手信息材料。進而才能讓民主黨派有意見可提,有建議可說。
一是要建立和進一步完善信息通報機制,使各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中更好地為黨委和政府建發展之言、獻務實之策。二是要搭建好“交流”平臺。在座談會、走訪、約談的基礎上,還要充分利用政協網站、微信等為委員相互交流、探討溝通提供互動平臺,發表個人對政協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表達真實看法,提高工作互動性,增強工作活力。三是建立和完善民主黨派建言獻策長效機制。要注重發揮各民主黨派所從事的主要領域和專業方面的優勢及其特長,著力引導民主黨派成員在本領域、本專業實現科學發展上深入思考、深入調研,深入持續地關注和開展相關聯系領域的課題研究,拿出可供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參考,形成建言獻策長效機制。[3]
2.4創造有利于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良好環境
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職能要得到充分發揮,就必須要營造一種自由、民主、平等、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和具備合理健全的政黨政治、政策法規作為保障。和諧寬松的政治環境是民主黨派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的重要前提。民主黨派通過各種合理渠道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不僅有利于執政黨和政府改進工作,也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各種社會心理和社會動態,以便及時有效采取措施加以引導。如果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意見批評難以從正常渠道表達,長此以往就可能會造成社會矛盾,這樣不利于社會穩定。我們要按照“保持寬松穩定、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的要求,在統一戰線乃至全社會范圍內努力創造民主、團結、和諧的社會氛圍,使民主黨派能夠廣開言路、暢所欲言,使各種意見、建議和批評能夠通過正常的民主渠道充分表達出來。[4]
參考文獻
[1]張宏偉:中國參政黨對執政黨的民主監督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187.
[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 -11-16(1).
[3]民盟寧夏區委會秘書長楊興中.新時代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舞臺上的新使命新樣子[N].華興時報,2020-12-09(006).
[4]張惠康:參政黨民主監督功能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 6.
作者簡介
張雯博(1997年-)男,漢族,籍貫:河南省周口市,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北京工商大學,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