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減少沖動型離婚,最新頒布的《民法典》新增了離婚冷靜期制度。該制度一經頒布便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此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對《民法典》及相關概念進行了介紹,接著分析了離婚冷靜期帶來的變化,最后談了談這些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關鍵字:民法典;離婚冷靜期;影響
從引發社會熱議的信息泄露、性騷擾、人體胚胎研究等熱門話題,到撫養關系、監護關系、婚姻關系等貫穿一生的問題,民法典都做出了積極回應。除了離婚冷靜期有很大爭議,其他大多數條款都有比較正面的表述。因此本文就冷靜期這一具有爭議的話題進行深入分析。
一、民法典及離婚冷靜期
(一)民法典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可以說,民法是社會生活領域最重要、最基礎的法律。那民法典究竟是什么呢?民法典是新中國對現行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系統整合,編纂而成的一部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的法典。它被譽為“民權保護之母”,主旨在于保護公民的諸項民事權利,是保障人民私權的基本法。
(二)離婚冷靜期
那引發人們熱議,被人們數次“罵”上熱搜的民法頂流——離婚冷靜期又究竟是什么呢?冷靜期是基于當前我國離婚率持續上升使婚姻家庭的穩定性逐步改變這一背景所提出的在男女雙方離婚時給予的一個緩沖期限,用于雙方修復關系或思考決定是否解除婚姻關系。
二、離婚冷靜期帶來的改變
根據《民法典》第1077條①,我們可以看出冷靜期這一規定與之前的協議離婚相比,最大的改變就是離婚戰線的拉長。除了雙方都必須經歷的30天審理外,還可能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導致期限的延長,比如提交離婚申請后有一方反悔,一旦反悔,就無法辦理離婚證;又或者雙方都不反悔,但在31天至60天這個期間,沒有去民政局申請辦理離婚,則被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需要重新來過。
三、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人們爭議最大的家暴、虐待、轉移財產等情況已明確規定應采取訴訟離婚即不適用于離婚冷靜期,因此以上情況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不是本文論述的對象。本文就冷靜期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一)沒有影響
這個制度不會影響完全商量好且時間金錢充裕的離婚的人,這30天仿佛就像辦理身份證一樣的辦理期限,只需要申請并且等待即可。也不影響不考慮協議離婚的人,因為選擇的是訴訟離婚,冷靜期不影響訴訟離婚。
(二)正面影響
對個人及其家庭來說,離婚冷靜期的影響可以分為對已婚者和未婚者的影響。
對已婚當事人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冷靜期可以極大程度地減少因“意氣用事”而選擇的沖動離婚。對家庭而言,不論是訴訟離婚還是協議離婚都會給家庭帶來負面影響,但冷靜期的設置相對來說減少了父母沖動離婚對子女身心成長的負面影響,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對未婚的人來說,離婚冷靜期制度確立之后,離婚相比之下沒有那么便捷。準備結婚的人自然會對結婚這件事進行更多的考慮,避免進得去出不來的情況發生,不會輕易結婚離婚,既能提高婚姻滿意度,也能維護家庭穩定性。
對社會來說,離婚率的不斷升高會引起社會感的普遍降低、責任感的缺失,不理性行為的產生。而設置冷靜期的立法目的,民法典中早有解釋,增加冷靜期是因為“實踐中,輕率離婚的現象增多,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穩定”。不可否認在這個法條確實限制了部分的自由權利,但是從中國高離婚率的數據來看,確實能起到降低離婚率的作用從而達到社會穩定的終極目標。
(三)負面影響
冷靜期的設立是為了減少沖動型離婚,但何為沖動型離婚,這在法律上尚無明確的界定。除此之外冷靜期還存在適用范圍不夠明確、缺乏配套的施行機制等問題,而這也就造成了冷靜期的負面影響。
其影響主要體現在個人層面,首先主觀上導致心理焦慮。冷靜期耗時長,在這段時間里除了漫長的等待還可能面臨對方反悔這一意外情況,這無疑會加劇當事人內心的焦慮。
其次客觀上限制自由并造成離婚成本的上升。要知道在所有的社會關系中,合作是需要雙方同意的,但破裂需要且只需要一方的意愿,而冷靜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人解除關系的自由。而且我們應該做的是對“死亡婚姻”縮短冷靜期,對“危機婚姻”善加引導。但冷靜期卻一刀切,不管是不是沖動離婚都先冷靜三個月。對于很多老夫老妻來說,選擇離婚是因感情磨滅而非一時沖動,冷靜期會花費雙方過多的時間。同時由于需要去兩次登記處,雙方沒辦法保證自己兩次都空閑或同城,運氣好的話只需要請假、訂車票、訂酒店,運氣不好沒在規定時間內趕到的話則需要再來一遍,這都導致了離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成本直線上升。
四、總結
總的來說這一法條爭議還很大。客觀上冷靜期既不會限制“訴訟離婚”也不會強制“不準離婚”,其初衷是希望在理性的前提下,婚姻雙方達成共識,從而降低離婚率。但筆者認為法終究是為民服務的,判斷一個制度的好壞關鍵看其帶給個人的影響。就目前來冷靜期看給個人帶來的弊遠遠超過了利,冷靜期讓圍城外的人不再想進去,也給處在圍城里的人套上了枷鎖,而且想要真正地降低離婚率單靠所謂冷靜期是遠遠不夠的。《呂氏春秋·孟春紀》中呂不韋有言:“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法治之路,任重而道遠,讓我們一起前行。
參考文獻
[1]離婚冷靜期你我冷靜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12-17(012).
[2]丁柔.對離婚冷靜期制度的思考[J].法制與經濟,2020(10):45-46.
[3]高峰.淺談離婚訴訟中冷靜期的適用[J].法制博覽,2020(20):171-172.
[4]姜大偉.離婚冷靜期:由經驗到邏輯——《民法典》第1077條評析[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
[5]駱曼,杜芳菡.淺談離婚冷靜期制度[J].公關世界,2020(20):74-75.
[6]馬憶南.離婚冷靜期是對輕率離婚的限制和約束[J].婦女研究論叢,2020(04):103-107.
[7]喬瑞.淺議民法典中的離婚冷靜期制度[J].現代交際,2020(13):65-66.
[8]申晨.《民法典》離婚登記冷靜期的正當性分析[J].經貿法律評論,2020 (06):52-67.
[9]舒言,陳宇,劉皓楠,袁佳琦,余茜,張祎.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多維網絡熱點輿情話語表達研究——以離婚冷靜期事件為例[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09):77-80.
[10]土土絨.離婚冷靜期來了,如何保護婚姻中弱勢方權益[N].光明日報, 2020-12-08(002).
[11]陶鳳.離婚冷靜期,不能一“冷”了之[N].北京商報,2020-12-07(002).
[12]王芬.離婚冷靜期在訴訟離婚中的借鑒適用[J].法制與社會,2020(33): 11-12.會科學版),2020(04):121-133.
[13]楊梓藝.正確看待離婚冷靜期[N].人民法院報,2020-12-17(002).
作者簡介
肖海云(2000—),女,漢族,廣東。本科,漢語國際教育,華僑大學,361021。
注釋
①“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愿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后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