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 張曉玲 王明輝
摘要:傳統的水文勘測工作中,由于經濟條件與技術因素的制約,導致勘測水平落后,只能利用人工進行簡單勘測,但是由于人工勘測耗費的人力資源多,消耗實踐長,而且信息記錄與傳 分析都容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導致誤差,且時效性也比較差。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把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到水文勘測工作中,使勘測工作的效率與精確度都有所提升,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在水文勘測運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相關的應用技術進行分析,以期從跟上提升水文勘測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水文勘測、智慧水文
引言:在水文勘測工作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利用電子地圖技術、信息技術,通過共享現有數據資源,實現在線水位接入、流量推算、測驗斷面套繪、沖淤計算、歷年特征值展示、無插件式視頻監控、AI(人工智能)輔助定線,將實時水雨情信息、歷史資料統計信息相結合,為水文及防汛人員提供全面、可靠、連續的實時水情信息和分析統計信息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水文信息采集效率、測驗精度、管理效率和信息服務質量。
1、信息化技術在水文勘測中的優勢
1.1人力資源的配置優化
信息化技術能夠幫助減輕人的工作量、工作壓力。在以往的水文勘測工作當中,人的工作量、工作壓力是非常大的,需要實地進行大量的操作,而且很多時候所面臨的環境條件非常惡劣,甚至可能帶有危險性。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大幅度的改變這樣的情況,取代人的大部分工作,甚至是完成以往人不能完成的工作,使人不再需要進行大量的實地操作,不用再頻繁的面臨惡劣環境條件。
1.2勘測信息的精確性
信息技術能夠提高水文勘測的效率及準確性,在傳統的水文勘測工作當中,所有的工作內容都需要人工完成,如前期的觀測、采樣、實驗以及后期的數據分析等等,整個工作環節的耗時較長,而且可能出現誤差。在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下,所有的工作效率都可以大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數據分析的計算環節,其不僅速度快,而且準確性更高;第三,借助一些更加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如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我們可以實現對水文勘測數據更加高價值的應用,更加深刻的剖析、反映水文情況與其他社會領域之間的關系,為更多的社會領域提供數據依據、信息參考。
2、水文勘測中的信息技術
2.1遙感技術在水文勘測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在水文勘測乃至地理、地質勘查當中,都已經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應用。所謂的遙感,具體指的就是在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來對目標進行感知、測量,它是一種基于電磁波理論的探測技術,主要原理是通過傳感儀器,對目標在遠距離進行電磁波信息輻射、反射的收集,然后再經過對信息的整理、分析,獲得相關的數據、成像。在水文勘測工作當中,通過該項技術的應用,可以非常方便、快捷、準確的評估、檢測旱、澇程度,甚至可以直接用于對水質和土壤侵蝕情況的監測等等。
2.2 GPRS技術在水文監測中的應用
應用GPRS技術可大大的提升水文監測的高效性,彌補傳統技術應用中的不足。利用GPRS技術,可增加服務的多樣性、靈活性、及時性,提升數據傳輸的時效性,保證信息傳遞質量、降低數據延遲的可能性。其主要的作用是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高效率、高準確性的定位與導航。在水文勘測當中,通過對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主要是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的獲得水文地理位置信息,減少不必要的人工勘察、測算。另外,在水文災害的發生時,其還可以有效的應用于抗災、救災等工作。
3、信息化技術的實際應用
3.1加快國家水網建設
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功能協同,集約高效、綠色智能,調控有序、安全可靠的國家水網,全面增強我國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實施重大引調水工程建設,推動南水北調東、中線后續工程建設,深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方案比選論證,建設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骨干輸水通道,加強大中小微水利設施配套,逐步完善國家供水基礎設施網絡。推進綜合性水利樞紐和調蓄工程建設,加強戰略儲備水源和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保障重點區域供水安全。加強灌溉供水管網建設,改善灌區水源條件,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推進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促進農村供水工程與城市管網互聯互通,推進農村水源保護和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實施小型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建設改造,暢通供水網絡的“毛細血管”。
3.2提高水資源智慧管理水平
充分運用數字映射、數字孿生、仿真模擬等信息技術,建立覆蓋全域的水資源管理與調配系統,推進水資源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加強監測體系建設,優化行政區界斷面、取退水口、地下水等監測站網布局,實現對水量、水位、流量、水質等全要素的實時在線監測,提升信息捕捉和感知能力。動態掌握并及時更新流域區域水資源總量、實際用水量等信息,通過智慧化模擬進行水資源管理與調配預演,并對用水限額、生態流量等紅線指標進行預報、預警,提前規避風險、制定預案,為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提供智慧化決策支持。
3.3強化人才培養與應用軟件開發
信息化技術在水文勘測中的應用,確實降低和減輕了人的工作壓力,但是其對于工作人員的知識、能力要求明顯更高。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對現代化水文勘測人才的培養力度,一方面要提高他們的職業認識、職業道德,培養他們對水文勘測工作的責任心,使其可以更加具有熱情的投入到工作中來。另一方面是要通過教育、培訓,增強他們的專業知識和信息化技術能力,使其可以更好的適應信息化技術條件下的水文勘測工作。再一點,我們需要對水文勘測的信息化軟件加強開發,從實際的水文勘測工作需求出發,盡量完善、擴展水文勘測的信息化技術功能,發揮出硬件優勢,對水文勘測起到更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總結:水文勘測需要信息技術作為支持,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數據監測的準確性、真實性、可靠性,信息技術在水文勘測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相比于傳統信息勘測技術,信息技術可準確獲取監測位置的信息,提升水文勘測數據質量。
參考文獻:
[1]梁坤.關于水文勘測方式改革的具體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02): 45-46.
[2]李德林.信息技術在水文勘測工作中的應用芻議[J].中國標準化,2018,(22).242-243.
[3]胡輝華.水文勘測在信息技術上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J].低碳世界,2017,(1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