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歡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都開始朝向新時代的光明前景逐漸邁進,而這也會對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指標要求。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就更加需要深刻挖掘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并促使其能夠與企業的管理建設相融合,以此發揮傳統文化的特色價值,不斷促進企業的繁榮與發展。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企業管理能力;現實意義
引言
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體系尚待完善,環境破壞等不良現象依然存在。企業作為社會整體的一分子,迫切需要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建設“美麗中國”的精神,總結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博采眾長,綜合提煉,結合實情,構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導向的企業管理制度,通過自身的優秀推動社會的美麗。
1中國傳統文化對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的現實意義
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發揮出思想文化對實踐活動的約束和導向作用,使企業整體、員工個體持續走在積極正向的發展道路上,避免經營決策、行為選擇等出現偏差。從這一角度來看,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企業文化體系當中,具有極強的可行性與優越性。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體系是我國數千年歷史發展凝聚而成的精神結晶與文化寶庫,具有高度的普適性與包容性。大到社會哲學、國家觀念,小到社交禮儀、自律規范,歷代先賢均深入、系統地進行了研究論述,可為現代企業在橫向與縱向、宏觀與微觀的多層面經營發展提供豐富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很多企業在傳統時期雖然有建設企業文化的想法,但苦于手段單一、思路匱乏,難以達成理想的實踐效果。而在應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后,企業將保有大量優質的文化資源加以利用,從而脫身出“無米之炊”的困境當中,推動文化建設的穩步開展,實現企業文化軟實力的蓬勃提升。
2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建設中的實踐與應用
2.1營造“家庭化”的企業氛圍
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基礎在人們成長發展當中有著重要作用,而這在現階段的環境趨勢下愈加重要。因此,在企業的管理與建設過程當中,管理人員一定要注重營造“家庭化”的企業氛圍,從最本質的方面出發,不斷深入員工的內心深處,能夠營造相互關心、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不斷開展進行親情式的管理模式,讓員工都能夠在企業當中尋找到自己的歸屬感,以此激發人員為企業作貢獻的主觀積極性,能夠幫助企業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真正達到企業管理與建設的基本目標。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對員工予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通過為其舉辦生日宴會以及員工休息室、健身室等基礎設施的建立,能夠滿足員工在生活方面的日常需求。另外,還應為其提供家長慰問金、子女教育金等福利,幫助員工解決后顧之憂,真正能夠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凝聚力和忠誠度。
2.2發展傳統文化特色的企業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經過時間的碰撞和融合而得以長久保留的精神財富,是從來沒有中斷過的文化寶庫,它包含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的重要理論,能夠成為我國偉大復興之路上的重要保障,也能夠作為引領我們不斷前進的價值理念,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被輕易的忽略或推翻。而由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治國和治業是相似而又相互影響的。因此,在企業管理建設的過程當中,也應當著重考慮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認真完善傳統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戰略性引導作用,從而能夠發揮重要的導向功能與激勵功能,滿足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當中的基本需求,企業以此提出統一的價值準則,激勵員工不斷朝著企業戰略目標共同努力奮斗。所以在構建企業文化當中,應當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通過多年的不斷探索與親身踐行,而逐漸找到適合其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不斷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2.3發揮領導者的標桿作用
通常來說,價值觀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能夠對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表現作出適當引導,從而能夠便于管理人員開展日常的管理工作。而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剖析,可以發現:在古代,就有許多統治者開始以“以身作則”的方式,利用自己的正確行為去影響他人,從而能夠達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系列要求。因此,這就能夠對我國現階段企業管理的方式提供有效參考。領導干部作為企業價值觀的踐行者,能夠通過自身以身作則,而達到上行下效的基本目的,從而能夠讓員工改善自己的行為,不斷滿足企業的管理要求。除此之外,除了領導者,企業也可以組織模范員工的評比活動,通過樹立普通員工榜樣的形式,促進各位員工能夠真正加入價值觀的踐行過程當中,從而不斷發揮榜樣的示范力量,能夠真正帶領員工積極效仿,切實將文化思想轉變為具體行為,逐漸達到現行企業文化的預期目標。
2.4戰略管理
企業戰略是企業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管理對企業經營發展的穩定性、長遠性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應用實踐中,企業應持續奉行“儒商文化”,即既要保有作為商人的財富與能力,又要保有儒者的道德與智慧。從目前來看,儒商文化對于企業戰略管理而言,具有多元性的滲透支持作用。例如,在“仁”、“義”二字的精神導向與思想約束之下,企業的戰略決策應兼顧社會、環境、市場、人員等多方利益,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制定出嚴重侵害員工權益、危害自然生態環境的偏誤戰略。再如,在“智”的強調要求下,企業應時刻秉持辯證、理性、客觀的經營眼光與戰略思想,同時關注市場環境中的機遇和挑戰,并分析具體戰略方案的價值回報與攜帶風險,從而決定是否確立決策,實現戰略損失的充分規避。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今時期,企業管理工作在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成為促進企業前進的動力源泉。因此,應當重視企業自身的管理與建設工作,充分考慮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在價值,明確其在企業管理與建設中所產生的現實意義,真正實現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合。除此之外,傳統文化領域當中,各家所提出的思想觀念,則更是能夠對企業的建設方針與目標使命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從而有利于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價值,真正發揮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企業文化的重要優勢,促進企業的高效管理與繁榮建設。
參考文獻
[1]井稚惠.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構建的影響[J].北方經貿,2020,(10):133-135.
[2]包玉博.踐行傳統文化精神開啟企業文化建設“三重門”[J].企業文明,2020,(8):86.
[3]呂娜.新時代儒家文化與中國企業文化構建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7):224-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