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艷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師應對當下的教學現(xiàn)狀深入分析,找出趣味性、新穎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小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室要注意的就是學生的識字量,而教師想要學生牢固的掌握漢字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方法,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提升學生們對于識字方面的積極性,改善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以保證學生的識字量始終保持在提升狀態(tài)。
1 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教師由于長時間進行重復教學,所以對待低段小學生的識字教學工作持有不重視態(tài)度。教師不管是在年齡方面還是文化程度方面與小學生相比都要高出許多,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小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將自己與小學生的課堂教學地位本末倒置,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采用引導教學,而是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強行灌輸給小學生,也不管小學生最后是否能夠完全接受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關于小學生的識字教學工作是一項對小學生未來成長發(fā)展極其重要的,教師在對其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一直保持對待工作的熱情,給予小學生相對應的尊重不以小學生的年齡以及文化水平而作為輕視小學識字教學的工作。
1.2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欠缺
孩子在步入小學時,對很多的事情都充滿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較分散。在這個時候,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其識字失去興趣,從而就會導致學生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趣的事情當中。識字這個過程主要是教師以“寫”為主要,就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出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其識字的積極性,隨之也影響了整體的課堂質量和效果。
1.3 學生識字方法缺乏個性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在面對小學生必須掌握的1800個漢字時,所想到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如何引導小學生科學有效的記憶,而是“死記硬背”的方法,固然這樣的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教師的教學效果,但是于小學生而言這樣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漢字,只能使小學生記憶每一個漢字的形態(tài)以及意思,對于漢字的用法以及更加深入的意義仍然沒有相對應的理解認知,而且這樣的教學手段過分注重于小學生的學習結果對于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不給予相對應的關注,就很容易造成小學生對于一些學習習慣、能力養(yǎng)成的阻礙。小學生的識字方法缺少個性,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扼殺小學生的天性,還不利于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前國家對教育事業(yè)進行改革,其主要目標就是為中國社會的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樣死記硬背的教學手段無疑是與國家教育方針相悖。
1.4 識字量大
小學生不管是從語文文化水平上還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上都是一塊空白,加上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需要讓小學生先建立起基本的漢字認識,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數(shù)量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只需要在小學階段掌握住3500個漢字即可,對于低段的小學生來說僅需要掌握夠1800個漢字,就能夠保證小學生順利的進行語文學習,但是很多家長以及語文教師都認為,小學生要是掌握了更多的漢字就能在后續(xù)的學習中更加順利,雖然事實卻是如此,但是教師和家長沒有考慮過一味加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對小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都會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小學生在未來的健康成長。
2 小學低年級字理識字教學的作用
學生學習所有科目的基礎就是識字,學生只有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識字量,才能夠有效的進行寫作或者是閱讀。但是雖然現(xiàn)在小學階段的教師對于識字教學已經有所注重,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錯別字,而出現(xiàn)錯別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漢字有正確的理解,也沒有牢固的掌握漢字,長期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因此被影響。而字理識字教的特點就是可以對漢字的結構進行合理的分析,讓學生更加了解到每個漢字的結構以及意義。
3 小學低年級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3.1 提升學生對識字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是比較重的,所以教師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就要合理的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展開識字教學的工作。比如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搜集一些相關的字謎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之中學習漢字,提升學生們認識漢字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擇端正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讓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有所提升,因為適當?shù)脑u價會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如果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一直保持否認的態(tài)度,那么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就會逐漸喪失,學生對于識字的興趣也不能夠被保證。
3.2 培養(yǎng)教師字理識字教學的意識
教師在以往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對漢字的字理有所注重,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也只是通過教學生每個漢字的讀音或者是通過漢字進行組詞造句來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良好的字理識字教學意識。所以想要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有效的應用字理識字教學,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培養(yǎng)自己的字理識字教學意識,保證識字教學工作的有效進行。比如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之前,要先對課堂上所要講解的漢字進行結構上的了解,教師自己要先明白每個漢字所代表的意義,必要時教師還可以選擇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對學生講述相關的歷史故事,以便提升學生在識字方面的興趣,從而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如果教師在漢字教學的過程中還是一直利用組詞造句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那么學生對于這些漢字也只是有了機械化的認識,并不能掌握漢字真正的意義,學習效率也很難被提升。
3.3 改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課堂的氛圍也起著關鍵性作用。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師的教學工作可以更加順利的開展。比如教師在應用字理識字教學方法時,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技術,先向學生播放與字理識字教學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明白識字的重要性,然后再向學生播放一些漢字的來源以及在歷史上所發(fā)生的故事,改善枯燥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在相對來說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字理識字教學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示,教師應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根據小學生的特性,利用趣味性教學來提高課堂的氛圍,提升學生對于識字教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馬麗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23-24.
[2]王秀艷.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6(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