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摘要:農村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經無害化加工處理,并且符合強制性國家產品質量標準,不會危害公眾健康和生態安全,或者根據固體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程序認定為不屬于固體廢物的除外。隨著綠色環保工程的推進,對固體廢物的源頭管理與治理效率有了新目標與新規劃。基于國家綠色經濟發展目標與各項環保政策的促進,我國固體廢物的產量相對穩定,不過固體廢物的處置與利用率還需要提高。現結合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提出提高處置與利用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固體廢物;處置技術;綜合利用
1固體廢物危害
農村固體廢物對環境存在嚴重危害,包含多種,比如,固體廢物在形成之后如果沒有再次回收利用,需要占據土地進行存放,一些城市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常常采取郊區設定放置場所,侵占很多農田,導致對土地資源產生侵占,對土壤帶來污染;如果將固體廢物直接排放到湖泊、河流、大海中,會導致水質受到污染,嚴重影響水生生物正常生存,對水資源形成污染,影響水質;固體廢物在堆放后沒有及時處置,固體廢物內含有的一些顆粒等物質可能會隨著風到處飄揚,飄散到不同地方,部分固體廢物被微生物所分解,形成一些有害氣體,形成惡臭氣味或毒氣,導致局部大氣污染,對大氣環境帶來影響,形成空氣污染,而且,在對固體廢物實施填埋焚燒時,會形成鹽酸、二氧化硫及粉塵等,導致出現大氣污染現象;如果沒有及時清理固體廢物,未對固體廢物實行充分無害化處理,導致存在固體廢物大量堆放現象,影響視覺刺激,對環境景觀帶來干擾,影響環境衛生等。
2農村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面臨的挑戰
2.1缺乏良好的數據支撐
當前階段的固體廢棄物信息管理系統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撐,影響各項數據的高效利用。同時,因為部分數據沒有納入管理工作范圍內,降低各項基礎數據的空間維度與數量維度,從而影響固體廢棄物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在一些固體廢棄物信息管理系統中,仍然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各項業務數據沒有實現共享,影響生態環境建設水平。
2.2管理水平落后。
一些企業負責固體廢物處理的管理工作人員水平相對落后,對固體廢物處理基本知識掌握不足,處理固體廢物能力存在欠缺,對于比較危險的固體廢物知曉度不夠,未充分了解危險固體廢物的危害性。部分管理工作人員在管理固體廢物時,可能會使危險固體廢物和常規固體廢物一起放置,容易出現危險固體廢物泄漏現象等,而且因管理水平較差,對于固體廢物污染事件不知道怎樣正確處理,形成一定環境保護隱患,甚至存在違法現象。
3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對策
3.1綜合技術處理
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的綜合利用是指預處理、堆肥、化學處理被有機地結合和整合成一種固體廢物處理方法。從而使城市固體廢棄物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能有效避免或減少單一治療手段的缺點和不足,提高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治理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綜合技術包括預處理+焚燒+衛生填埋;預處理+衛生填埋+填埋氣發電。城市固體廢物綜合處理是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能明顯提高城市固體廢物堆肥和焚燒原料的質量,減少后處理量,簡化處理流程,從而降低固體廢物處理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降低固體廢物焚燒尾氣后處理的難度,以及垃圾滲濾液和有機廢氣的排放;提高有機肥的質量等等。
3.2提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
隨著各類生產產生的固廢量不斷增加,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壤、水源以及大氣污染,給作物的生長與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若選擇適宜的工藝處理,實現資源化利用,可以成為工業原料或者能源,能夠有效減少固廢的排放,提高環保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固體廢物處置中工業固廢為重點對象,為了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模化與高值化與集約化,促使資源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根據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設50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以及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通過開展試點建設與推廣,積極研發新技術與新設施等,為固廢處置工作的開展與落實,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與保障。
3.3建立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智慧管理目標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固體廢棄物管理模式逐步向大數據管理方式轉變,由原來的被動管理模式變為智慧管理模式。在以往的固體廢棄物管理體系中,一旦出現管理不規范現象,系統通常進行邏輯分析,進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對策,此種思維屬于亡羊補牢逆向思維模式。而大數據技術的良好運用,能夠實現數據的快速升級,提高數據量化分析水平。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相應的管理平臺,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是一種正向思維管理方式,此種管理方式具有智能化特點,也是今后我國固體廢物管理模式的核心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董鑫,劉婷.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固體廢物管理現狀與合作對策建議[J].環境保護,2020,48(18):71-76.
[2]王冰,洪世杰,陳云臻,周春華.造紙污泥成分特性分析及處置措施探討[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5):32-34.
[3]宋安安.鑄造廢砂的資源化利用途徑及其環境影響[J].鑄造工程,2020,44(0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