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婷 李鵬緋 郭丹丹
本試驗選取農場大面積主栽品種(系):龍粳31、龍粳65、龍粳1624、龍粳1525、龍粳3040、龍粳3100、墾稻32、墾稻33、空育131、龍墾2014糯、龍墾2013糯、龍粳57、綏粳18、綏粳27和三江6號,共6個苗頭品系和9個品種作為試驗材料,在整個生育時期重點對氣象條件、分蘗、病害、倒伏、產量及產量相關因子、精米率等指標進行調查研究。
結果顯示,今年比對照龍粳31產量較高的品種依次有:龍粳65(693.7kg/畝)、龍墾2014糯(680.3kg/畝)、龍粳57(673.7kg/畝)和綏粳27(659.1kg/畝),產量較低的有三江6號(599.6kg/畝)、龍粳3100(579.8kg/畝)、龍粳3040(574.2kg/畝)、龍粳1525(573.8kg/畝)和空育131(569.9kg/畝)。其中龍粳65、龍墾2014糯、龍粳57和綏粳27可作為龍粳31的搭配品種,其豐產性、抗病性、抗倒伏等綜合性狀較好,穩產性強,米質優良。
一、試驗材料
1、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系)15個,種源分別由省科研所、農墾科研所和種子公司提供。
分別有:龍粳31、龍粳65、龍粳1624、龍粳1525、龍粳3040、龍粳3100、墾稻32、墾稻33、空育131、龍墾2014糯、龍墾2013糯、龍粳57、綏粳18、綏粳27和三江6號。
2、本田分布
選取地勢平坦的較大田塊3.2畝,將田塊分成南北兩部分,每部分以排列方式選擇栽培順序進行試驗。每份材料作為一個處理,不設重復,每一處理栽插24行,行長19.5m,插秧規格30cm×10cm,品種(系)共15個,全田未防病蟲害未噴施任何葉面肥料,田間管理措施一致。
二、結果與分析
1、生育時期調查
綜合今年的氣候表現,6月正值水稻分蘗期,低溫導致分蘗期遲緩,大部分品種(系)分蘗期較歷年晚6-7天,且上下旬日照時數較歷年短,不良的環境條件導致晚熟品種(系)分蘗延緩或停滯。7月中下旬日照時數迅速增加,各品種達到安全抽穗。8月至9月日照時數迅速縮短,此時正值水稻灌漿期,加之低溫導致灌漿不良而形成癟粒,嚴重延緩水稻灌漿速度,推遲成熟。
2、成穗率
綜合氣象因素調查分析,今年整體分蘗較歷年差,但成穗率普遍較高(除三江6號和龍粳65外)。其中空育131和龍墾2014糯的分蘗力及成穗率最強。7月中上旬降雨量相比歷年高51mm,但日照時數較歷年高69.2h,為水稻成穗提供有利條件,其中以品種龍粳31、墾稻32、空育131、龍粳57和綏粳1525最為明顯,成穗率最低在95%以上。單株分蘗達到3.8個以上的有龍粳3040、墾稻33、空育131、龍墾2013糯和龍墾2014糯。
3、株高及倒伏情況
8月25日進行定型株高調查,結果表明,今年整體株高超過100cm的品種(系)有:龍粳1624、龍粳3100、墾稻33、龍墾2013糯、龍墾2014糯、龍粳1524、綏粳18、綏粳27和三江6號。
其中龍粳3040、龍粳3100、墾稻33出現全田倒伏,倒伏時間8月25日和9月8日。倒伏級數4級,倒伏面積95%。龍粳 1624、龍墾2014糯和綏粳27出現輕微倒伏,倒伏時間9月8日,倒伏面積10%。剩余所有品種(系)可安全成熟,均未出現傾斜甚至倒伏現象。通過調查分析,株高是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莖稈強度與品種(系)倒伏密切相關,其中龍粳1525、龍墾2013糯、三江6號和綏粳18表現最為明顯。
4、病害調查
在8月31日進行病害調查,普遍存在的病害是紋枯病、褐變穗和鞘腐病。其中龍粳1624、龍粳3040和空育131的整體發病率病情指數較高,對千粒重及倒伏的影響較大;龍粳3100、墾稻32、墾稻33、龍墾2014糯和龍粳1525的褐變穗和鞘腐病發病率病情指數較高,而且都有污點病發生,發生面積較大,直接影響結實率和千粒重;龍粳1624和龍粳1525均有惡苗病發生,發病率高,但病情指數較低,對整體產量無影響;墾稻32、墾稻33均有稼禾現象發生,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品種自身遺傳特性,隨著后期溫度不斷上升級氣候差異,灌漿期有節生穗現象。表現的抗病品種有龍粳31、龍墾2013糯、龍粳57和綏粳27。全天未出現稻瘟病發生,蟲害發生較輕,負泥蟲和稻螟蟲發生少,對產量無影響。
5、產量及品質
①產量性狀
9月24日測產,10月3日實收.通過產量調查顯示,今年比龍粳31產量較高的依次有:龍粳65、龍墾2014糯、龍粳57和綏粳27(659.1kg/畝),產量較低的有空育131、龍粳1525、龍粳3040、龍粳3100和三江6號。
今年綏粳18、綏粳27和三江6號表現為小穗,分析其主要是由于今年整體日照時數延長,加之田間封閉藥噴施不均勻而產生藥害,導致品種特性改變,總粒數減少。墾稻32、墾稻33和龍墾2014糯表現為大穗,但千粒重和結實率是減產的主要原因。今年整體的平方米穗數較歷年偏高,雖然單株分蘗較去年低,但成穗率較好。
②品質
10月上旬脫粒后,進行了精米率的測量。結果今年整體出米率較低,出米率達到60%以上從高到低的是龍粳31(66.4%)、綏粳18(65.8%)、龍粳57(63.1%)、綏粳27(62.6%、)、龍墾2013糯(61.7%)、龍粳1525(61.1%)和、龍墾2014糯(60.3%)。精米率最低的有龍粳3040(49.8%)、龍粳3100(50.8%)、墾稻33(53.2%)和空育131(53.7%),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結實率低、空癟粒多而導致出米率降低,倒伏是直接影響。
三、結論與討論
分析產量降低原因:空育131表現為小穗,平方米穗數多但總粒數較低,千粒重和結實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紋枯病和褐變穗,發病率較高病情指數較重;龍粳1525產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結實率,在穗軸分化期到蠟熟末期,7月20日、7月21日和7月24日遇降溫降雨、大風等不良環境,導致雄性不育或開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殼;龍粳3100和龍粳3040的千粒重、結實率低,導致整體產量下降,后期發生全田倒伏對千粒重有直接影響;三江6號的主要原因是成穗率差導致平方米穗數低,結實率低直接影響自身產量。
四、建議
綜上可述,今年龍粳65、龍墾2014糯、龍粳57和綏粳27可作為龍粳31的搭配品種,其豐產性、抗病性、抗倒伏等綜合性狀較好,穩產性強,米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