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振軍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棚蔬菜逐漸成為了我國蔬菜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蔬菜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大棚無公害蔬菜成為了人們追求和關注的重點。要想實現農產品到餐桌的綠色生產,相關部門、人員就必須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掌握先進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了解必要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以此來提高大棚蔬菜的種植質量。
大棚蔬菜種植是我國蔬菜種植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蔬菜種植產業開拓新途徑與新方向的基礎支撐。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因而對蔬菜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思想觀念的轉變,社會整體提高了對綠色農業,無公害蔬菜種植的關注。要實現農田到餐桌的綠色生產,就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以提升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的防治效率。
1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分析
1.1大棚蔬菜選種
在種植大棚蔬菜時需要結合種植地區的氣候、雨水、陽光等實際情況,選種符合當地市場銷售需求的蔬菜品種。對此,在進行種植前需要對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制定可行性分析報告,確定蔬菜品種。同時,還要根據種苗對病蟲害、旱澇等的抵抗能力選擇優質種苗,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蔬菜在不同的種植區生長情況存在差異,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到田間地頭去了解蔬菜實際的生長情況。
1.2大棚蔬菜的選址
選址也是極為關鍵的,在搭建蔬菜大棚時最科學的方式就是選擇土壤層較為厚重的地區,主要是厚重的土壤便于種植戶進行翻耕,從而切實發揮出土壤的價值,同時厚重的土壤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種苗的存活能力,進而避免出現資源浪費。此外,大棚選址最重要的一點是安全性,要盡量避免極易出現自然災害的地區,以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不僅如此,大棚周圍要有合適的水源,確保能夠及時向蔬菜輸送水分。
1.3播種前準備
通常大棚建設在平地上,在建造方案上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比如采用空心磚建筑結構,當大棚搭建完成后必須要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然后進行深度1米以上的深耕,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并且能夠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在深耕后需要充分照射土壤一段時間,待農家肥完全腐熟后再加入到土壤中攪拌均勻,最后進行播種并覆蓋保護膜,進行高溫悶棚。
1.4栽培耕作
如果播種時處于高溫環境,可在每日16-17時之間開大孔進行放苗,這樣便于保護膜更好地散熱。在放苗后可根據氣溫適當對保護膜進行噴水;如果播種時處于低溫環境,可在每日9-11時之間開小孔進行放苗,以免過度散熱。同時在種植過程中,為了確保施肥效果,要盡可能避免采用隨水施肥的方式,降低肥料揮發情況。可以采取追肥方式,根據蔬菜實際生長情況合理施肥,以此來滿足不同階段蔬菜生長的需求。此外,種植大棚蔬菜過程中,在種子生長階段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要加大灌溉量,確保種子的正常生長。
1.5膜下滴灌澆水
大棚蔬菜通常處于全封閉或是半封閉的生長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水分蒸發較慢。當陰天或是處于傍晚階段,大棚內的濕度能夠達到飽和狀態,但是如果大棚中溫度過高,就會抑制蔬菜的生長,并較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對此,就可以采取膜下滴灌澆水技術,來改善大棚環境,控制溫度,調節濕度,降低病蟲害的發生。膜下滴灌澆水不僅能夠節約水資源,還能夠對大棚濕度進行有效調節,值得推廣。
1.6科學用藥
由于大棚溫度難以控制,因此容易引發各種病蟲害,對此就需要科學的使用農藥來進行滅蟲處理,以此確保蔬菜產量。通常選擇含鋅、銅元素的藥物,在滅菌、滅蟲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蔬菜的抵抗力。
二、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
病蟲害是大棚蔬菜種植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而病蟲害的發生,需結合大棚蔬菜實際種植情況加以分析,抓住關鍵節點,從而才能因地制宜的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農業防治是十分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手段,能有效降低病蟲害對大棚蔬菜種植的消極影響。在選取蔬菜種子時,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加以考量,就是為了掌握蔬菜種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了解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可揚長避短,從而選出抗性最佳的種子類型。在種子浸泡時候,要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以此破壞掉害蟲及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外界條件。將種子進行充分晾曬,在實施種苗嫁接時,要盡可能規避病蟲害的感染,杜絕病蟲害的傳播途徑。
2、生態防治
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生態防治,指的是通過調控大棚內部的生態環境,從而實現高效的“殺菌滅蟲”,促進蔬菜健康的生長。當天氣悶熱時,大棚內部的空氣流動將變得更加緩慢,從而影響到大棚內的通分條件。雨季時節,或短期內持續的暴雨,大棚內部也會變得十分潮濕,甚至積水。而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大棚頂部難免會出現破損。為此,在雨季期間,除了加固大棚防御能力外,還應向棚內的蔬菜噴灑堿性液體。大部分微生物、病菌等,適應于潮濕的酸性環境,尤其是降雨量過大時,會進一步導致環境中的酸性成分增加。而通過噴灑堿性液體加以綜合,能從根源上降低病蟲害數量,遏制病蟲害的擴大化發展。
3、生物防治
生物系統具有相生相克的特性,因而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可利用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系,從而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病蟲害的生存,依托于綠色植物,并且綠色植物還能為病蟲害起到有效的掩護、保護作用。絕大部分病蟲害具有與生俱來的天敵,而這些天敵在消滅害蟲后,并不會對大棚蔬菜種植產生不良作用。要實施生物防治,就不能將大棚內設置為密閉環境,而是應該引入赤眼蜂、捕食瞞、七星瓢蟲等生物,發揮其捕食害蟲的天性,將病蟲害數量降低到可控范圍之內。為此,在實際工作中,應有意識的為赤眼蜂、捕食瞞、七星瓢蟲等生物提供生存環境,讓其成為病蟲害防治的重要輔助部分。
三、綜上所述,大棚蔬菜種植并非與外部環境完全隔絕,與之相反,外部環境對大棚內部具有重大的影響。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應摒棄傳統守舊的思想觀念,以科學技術為指導,深入分析大棚蔬菜種植特性,才能切實提高蔬菜種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