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
摘要:地下滴灌配套技術是一種微灌技術,在滴灌的基礎上發展成一種節約的灌溉形式,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水通過灌水器緩慢流出,逐步深入到的土壤中再通過滴灌作用擴散到根層,從而為農作物吸收所利用。由于灌水過程中土壤結構受到影響比較小,有利于更好的保護根層并做好疏通工作,以此減少表面蒸發與損失,這樣有利于更好的做好節水工作。另外,田間輸水系統得到較好的改善,不容易丟失或損壞。本文圍繞棉花地下滴灌配套技術做出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棉花地下滴灌,配套技術
一、地下滴灌的設計
地下滴灌設計理論是根據《微觀工程技術規范》展開的,從系統應用效果來看,系統流量、壓力以及理論計算方面基本一致,從宏觀的設計角度來看,設計日耗水強度不斷改善,水的利用系數不斷改善,一天工作的時間設計需要確保準確,同時還要做好多個方面的設計工作。
(一)滴灌帶的選用
灌水器是滴灌系統中的“心臟”部位,系統工作的整體質量與工作可靠性與灌水器自身的性能有較為直接的關系,滴灌帶的選用一般包括滴頭自身的堵塞抗性,滴頭流量、間距等,由于其長期處于地下工作,滴頭和出水口一旦出現堵塞,其檢查工作就會顯得十分困難,這也使得其自身的對滴頭塞要求比較高。滴頭的抗堵塞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大流到滴頭(2)滴頭的自身濾網數目,濾網越多,抗堵塞性越理想。(3)滴頭口袋舌片(4)雙流道2個或3個出水口。在以上幾個方面做好工作,能夠有效提高抗堵塞性。只有確保作物的生長趨勢,才能對其產量做好分析,如果沒能做好相關工作,則很可能會給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
滴頭的流量、間距選用需要根據滴灌的濕潤半徑以及地表滴灌的半徑進行選擇,根據土壤質地做好分析,通過有效的實驗成果可以滿足設計要求,滴灌帶壁厚的選用,地下滴灌鋪設滴灌帶時,機械對滴灌具有一定的拉伸力,滴灌自身的壁比較薄很容易拉扯和斷裂,需要根據滴頭間距做好改善,確保滴灌能夠符合相關要求。一般情況下,壁厚0.65mm是保持滴灌慣性的一個界值,若小于0.65mm管形隨著水壓和無水壓形成圓柱形和扁平形。在土壤自身重力的和機械的作用下,土壤會形成變形,從而會對滴灌造成影響,滴灌帶有的壁厚選擇與其形狀沒有絕對的關聯,根據滴灌帶的使用壽命進行選用,一般情況下0.3mm壁厚度可以使用8年,而0.63mm的壁厚使用可以滿足確保棉花能夠正常生長。在地下滴灌發展的初期階段,一般建議選擇較小的滴灌,因為其自身的資金的成本上比較小,而且長度大,重量輕,能夠更有利于交通運輸。
滴灌帶間距的選用,滴灌帶的間距相對比較重要,關乎到其自身的投資,應該結合當前土地底下滴灌的建設面積做好統計工作,滴灌間距一般采用1m和1.52m進行設置,滴灌每公頃滴量一般為10000m3和659m3,滴灌的單價一般為0.78元/m3,其投資差一般控制在2500元/hm2,系統投資差約在3000元/hm2。滴灌帶使用使命一般按照8年進行統計,每年系統投資差約為375元/hm2。滴灌間距一般為1m時,地下濕潤相接一般情況下棉花會出現高矮和長相不整齊的現象,長在滴灌上水多肥多,棉花如果出現瘋長的時候其很難做好控制,而長在兩根滴灌帶之間的棉行,缺水缺肥從而會給棉花的產量造成影響。為此,應該做好各項數值的調整,確保其處于一個穩定的生長,并對其間距做好研究。
(二)水質處理
水質處理一般需要根據《微觀工程技術規范》展開,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分級處理,利用有效的方法做好過濾工作,一般會利用設備進行過濾,對其進行手動和自動控制,一般會將其資金控制在40%-50%,其投資相對比較低,經過較多棉花的過濾后可以采用手動進行控制,一般會按照設計好的需求展開。一般情況下設計要求過濾器前后不超過7m,實際運行差距在10-15m以上,這樣很容易造成其系統增大,導致水泵流量減少,從而直接影響棉花的產量。為此,應該采取自動控制過濾系統,這樣可以有效排查一些因素,有利于更好的做好管理工作,以此提供了較為安全的系統,為其做好相應的保障。
三、地下滴灌土壤鹽分運移和缺苗處理
通過對土壤鹽分的測定,地下滴灌土壤中的鹽分運移與膜下滴灌系統基本相同,通過滴頭為中心,土壤中的鹽分隨水向濕潤的一側移動,結果形成一個積累。由于地下滴灌土壤鹽分運移的影響,采用地下滴灌不會出現干濕。經過調查發現缺水在幾個滴灌系統中均出現大量缺苗現象,如果實現播種全苗,必須保障土壤的情況,采用地面灌溉和噴灌進行補水。
四、系統與條田防護林帶關系
條田防護林能降低地下水位,改善當前氣候情況,采用地下滴灌可以減少深層滲漏的問題,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能減少林帶出現早衰現象,采用有效的方法進行灌溉,可以確保其林帶不受到影響。經過調查可以將其控制在10米之內,由于林帶自身的排水作用,林帶與棉花會爭奪資源,從而使得棉花成長受到限制,為此,應該確保林帶的范圍設計,做好間距的之間的把控。
結束語:綜上所述,地下灌溉技術是當前比較高效的節水技術之一,因為設備埋藏于地下,技術人員應該做好地下工作,并根據區域的環境適當的做好調整,利用先進的設備,加強多方面的管理,以此確保底下滴灌優勢充分發揮。目前來看,其存在較多的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改善,從而推動當前整體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不同腐植酸肥對膜下滴灌棉花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王靜,銀永安,蔣晨義,蔡澤宇.新疆農墾科技.2016(07)
[2]水肥因素對膜下滴灌棉花產量和棉株群體冠層結構的影響研究[J].鄭重,馬富裕,慕自新,李俊華,楊海紅.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1(02)
[3]咸水灌溉對土壤理化性質和棉花產量的影響[J].王澤林,楊廣,王春霞,劉賽華,何新林,李發東,任富天,龍愛華.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6)
[4]水分與氮素對膜下滴灌棉花產量影響試驗初報[J].王成芳.石河子科技.2011(02)
[5]干旱區膜下滴灌制度對土壤鹽分分布和棉花產量的影響[J].蘇里坦,阿不都.沙拉木,虎膽·吐馬爾白,宋郁東.土壤學報.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