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茹
摘要: 本文主要從市場和政策角度開始,把視角投向2010-2020十年間韓國經典優秀青春劇,詳細分析其自帶的特色和風格,并從“韓國青春偶像劇為何如此受歡迎”入手,探索女性群體的觀劇喜好。
關鍵詞:韓國青春偶像劇;《青春時代》;《請回答1988》;《加油吧威基基》;女性群體
自上世紀90年代起,韓劇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改革,逐漸超越臺劇、港劇堅實的地位,坐實亞洲偶像劇第一的寶座。然而,受市場影響,后期偶像劇的發展逐漸固化和自封,套路和模版盛行,日益衰落的偶像劇市場不再被觀眾所接納和歡迎,但喜愛偶像劇類型的觀劇人群依然有著較高的需求。2010-2020年間,在韓劇不斷的探索和強勢發展環境的影響下,韓國偶像劇重回巔峰,探索出一個新的、有著較大發展潛力的定位——帶有偶像元素的青春劇。
一、韓國青春劇興起的原因
1、市場角度——良性的收視率競爭環境,打破偶像劇發展困局
韓國影視劇市場十分注重收視率。在追求收視率的市場驅動環境下,良性的競爭環境,迫使電視臺必須尊重市場,才能在這場惡戰中屹立不倒、收獲口碑,實現收益領先。21世紀初,韓國偶像劇超越港劇、臺劇,奪得亞洲范圍內偶像的寶座。但經過10多年的發展,韓國偶像劇逐漸走入困局。偶像劇一貫的套路和模板一直存在和延續,就算是再堅定的死忠粉們,也不會一直為沒有任何創新的偶像劇買賬。他們更急切的希望出現一種新的電視劇類型,以打破早已接受疲憊的偶像劇一家為王的現狀。但是,類型的創新仍然需要面向受眾的觀劇需求來嘗試。當下的觀眾群體雖然已經厭倦僵化的偶像劇,但卻仍然對明星、瑪麗蘇、青春一類的標簽有著巨大的需求和熱情。于是,韓國電視劇創作者們經歷了數年的改革和探索,最終開發出一個既滿足偶像劇觀劇群體需求、又不失創新的新類型片——青春劇。自此,韓國青春劇開始了新一波融合發展。偶像劇所積累起來的種種優勢和經驗,得以較好的傳承和直接利用,減少了全然換新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而改革后添加的新的元素,也更新了市場環境,為韓劇近年猛烈的發展勢頭做了極好的鋪墊準備。由此,韓國青春劇在市場的迎合和劇作者的改革推動下發展起來了。
2、受眾角度——精準的受眾定位分析
青春劇輕松接過偶像劇積累的忠實群體不管是青春劇還是偶像劇,其都具有顯著的特征:忠實于年輕女性觀眾的取向。韓國偶像劇發展時間較長、積累的成功經驗較多,在數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固定的忠實受眾。當韓國青春劇異軍突起之時,與偶像劇觀影群體并不矛盾和沖突的青春劇,能夠較直接輕易的獲得一部分由偶像劇轉化而來的收視群體,以及在劇創作上的寶貴經驗。這便大大節約了前期的鋪墊成長期和粉絲積累期,同時也減少了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得以將重點更多的放到劇本身的打磨和創作上來。這也是為什么,韓國青春劇興起的時間并不長,但卻于目前獲得了較好成績的一大原因。
二、韓國偶像劇和青春劇對女性觀眾群體喜好研究
1、演員的定位和選取
韓國偶像劇的受眾們,在了解一部劇、決定是否為此追劇下去之前,一般來說,首先參考的就是演員對他們的吸引程度。由于觀劇群體主要為女性,所以男性演員相較于女性演員來說,決定該劇受歡迎與否的作用更大。其男演員統一特點和標準是:大長腿、高顏值等因素。如《太陽的后裔》男主飾演者宋仲基線條流利飽滿的肌肉、《繼承者們》男主飾演者李敏鎬高挑的身高和無處安放的大長腿等。此類男性演員或為模特出身,或本身就具有令女性群體喜愛的外貌特征,很容易得到廣泛女性群體的寵愛。這個與生俱來的高關注度和忠實元素為偶像劇的發展添柴加火。青春劇在演員外貌儀表等方面的要求,雖不如偶像劇嚴格,但也需要能夠引起女性觀眾遐想和愛慕的男性形象。這一點上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青春劇能夠承接偶像劇的一部分演員資源。另外,由于青春劇的年齡設定要比偶像劇小,為了觀眾帶入感強烈,不至于因為演員本身的原因出戲跳戲,所以在演員年齡方面,青春劇演員年齡普遍低于偶像劇演員。雖然年齡上相對較小,但青春劇演員們的實力卻不容小覷。作為已經踏入社會的成人演員,再去呈現校園時代或幾十年前的懷舊歲月,這是一件對演技有著非常高挑戰的事情。好在韓國演員的培養體系十分完善和專業,科班出身年輕演員較多,有著踏實的演員素養和水平,一般都能夠在上鏡后呈現非常好的鏡頭表演效果,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此類劇的風評。演員的高顏化、低年齡、實力演技等元素的運用,成為青春劇得以受女性觀眾群體喜好的重要原因。
2、情節的設定和創新
偶像劇的瘋狂愛好者們,尤其對充滿了瑪麗蘇、夢幻的、不真實的幻想劇情正對胃口。“王子愛上我”、“豪門少爺為素人女孩背叛家族”、“深愛你的男人得了癌癥,卻放手給你幸福”……此類劇情設定在21世紀初的韓劇市場中隨處可見。由于偶像劇剛興起時,劇情和人物的這些巨大新鮮感和爽感,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批批觀眾,奠定了韓國偶像劇的地位。但是2010年前后,經歷了大紅大紫的韓國偶像劇并沒有繼續獲得觀眾的新鮮感——創作者們太自得自滿于偶像劇的創作流程和劇情套路。他們對于如何把握住觀眾的興奮點和新鮮點輕車熟路,于是能夠輕易的操縱劇情走向,也能夠輕易的依靠從事偶像劇流水作業大撈一筆財富。于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偶像劇創作者們或許已經忘卻了劇作的初心,也避開了痛苦的劇情設計階段,隨手拈來受用的伎倆,東拼西湊即可完成一部偶像劇的放送。然而,到了后期,忠實觀眾群體并不是沒有發現這一系列過于明顯的營銷手段。她們不再為相同的劇情和刺激買賬,急切要求創作人員和創作公司改革和優化偶像劇市場——她們希望看到帶有其他元素的、能夠重新引起他們興趣的新型偶像劇。創作公司和團隊成員已經積累了多年的偶像劇創作經驗,當然也不會輕易以損失成本的做法去的改換門庭,大刀闊斧的換水。但是改革之勢已迫在眉睫,思考如何能夠巧妙的舊瓶裝新酒,在不流失前期發展成本的基礎上,創造一種新類型劇成為市場所需。最終,在韓國創作者們的精心探索,以及政策和市場的鼓勵傾斜下,有個劇種終于不負眾望,嶄露頭角,挽救了沒落的偶像劇市場——青春劇由此興起。青春劇主打校園戀愛或具有時代特色的親情和友情,關注一些群體喜愛懷念逝去的青春、喜歡懷念的充滿時代感的從前的時光的需求,在尊重現實故事背景的基礎上,再結合偶像劇的浪漫因素,成為當下具有特殊風格和氛圍的,受廣大觀眾喜愛和歡迎的劇種。由此可見,為了來迎合受眾對電視劇情節轉型和創新的需求,青春劇的興起是在偶像劇成熟情節發展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不同的、新穎的元素。
三、結語
將青春劇與偶像劇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青春劇是從偶像劇發展、變化、繼承而來,并適當的吸取了偶像劇發展的成功經驗,繼而又對劇本身進行添加創造而成的一個新興劇種,近年正受到廣大觀眾追捧。另外,青春劇劇情的另辟蹊徑和人物的立體化真實描摹作為最鮮明的特點,極大的增強了電視劇藝術中現實元素的份量。在青春片初步創作成功、獲得女性群體較高口碑和好評之余,我們也看到了偶像片的轉型方和改革方向,以及未來現實主義青春劇極具潛力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余先慶. 韓國青春偶像劇的審美特性分析[A]. 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韓國研究(第七輯)[C].: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2004:17.
[2]馮婉.從受眾心理看韓國青春偶像劇[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0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