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霞
【摘要】目的:探討分期護理模式應用到腦出血患者壓瘡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出血壓瘡患者94例,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7例,參照組通過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通過分期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參照組的臨床療效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出血患者通過分期護理能降低患者出現壓瘡的概率,應該得到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分期護理模式;腦出血;壓瘡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staged nursing mode applied to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pressure ulcer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rawing lot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taged nursing c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ressure sores through staged nursing, which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staged nursing mode; Cerebral hemorrhage; Pressure sores
腦出血患者患者出現壓瘡,是因為患者局部的組織一直受到外界的壓迫,阻礙了血液的回流,導致組織出現缺血和缺氧,從而出現壞死現象[1]。臨床對壓瘡分為了三期,對不同時期的壓瘡有著不一樣的處理方式。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討分期護理對腦出血患者壓瘡的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出血壓瘡患者94例,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7例,對照組中男女比值為25:22,年齡為38-73歲,平均年齡為(49.68±7.52)歲;觀察組中男女比值為21:26,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為(50.34±8.05)歲。本次所選病人基礎數據對比無顯著差別(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通過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衣物的更換,調節(jié)病房的溫度,保持病房的整潔并進行定期的消毒。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進行記錄。
觀察組患者在參照組的護理方式基礎上應用分期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如下:①一期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密切的病情監(jiān)查,做到及時為患者解決因出現壓瘡而對局部的皮膚產生的壓迫感,保持患者創(chuàng)面的干燥,并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從而控制患者的病情發(fā)展。②二期患者:對于二期患者,創(chuàng)面皮膚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水腫和膿皰現象,護理人員需要對較大的膿皰進行處理,將膿皰中的組織液利用無菌針管吸出,然后對創(chuàng)面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避免再次出現感染。③三期患者:對于處于該時期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創(chuàng)面處出現的壞死皮膚組織進行及時的處理,將其清理干凈,直至患者長出新的皮膚組織,并按時對患者進行換藥,并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創(chuàng)面所產生的分泌物進行藥物敏感試驗,進行密切的觀察,若治療期間患者出現感染、過敏情況等,需要立即與醫(yī)生取得聯系,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臨床療效的判定標準為:①顯效:患者的皮膚創(chuàng)面不再有傷口;②有效:患者創(chuàng)面的面積得到明顯縮小;③無效:的創(chuàng)面沒有任何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91.49%(43/47),參照組的為76.60%(36/47),(x2=8.267,P=0.004),參照組的臨床療效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出血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在患者進相應的手術治療后,患者不能進行正常的身體活動,使得創(chuàng)傷面一直受到壓迫,出現血液循壞不暢,而導致局部的組織出現缺氧、缺血而壞死。目前臨床對該類患者通過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病情改善并不理想,臨床上開始通過對患者進行分期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工作,幫助患得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2]。
分期護理的是針對處于不同時期的患者,使用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工作。臨床上對腦出血患者壓瘡出現的程度進行分級,護理人員通過這種分級的方式對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處于一期的患者病情較輕,只需要對創(chuàng)面進行一定的消毒處理,保持創(chuàng)傷面的干燥,避免出現感染;處于二期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水泡進行處理,避免感染;三期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對創(chuàng)面處出現壞死的組織進行及時的清理和換藥[3]。在本研究中通過分期護理的觀察組擁有著更好的臨床療效,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也更高。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患者壓瘡通過分級護理的模式進行護理,降低患者出現壓瘡的概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莉,尚鳳.觀察分期護理模式在腦出血患者壓瘡中的臨床護理效果[J]. 家有孕寶,2020,2(7):187-188.
[2]黃蘭萍.PDCA護理管理模式在手術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3):1796-1798.
[3]王巖.老年患者壓瘡護理中集束化護理管理的優(yōu)勢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6):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