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名
摘要:圍繞深基坑抗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以新河鎮“城中村”拔點改造地塊C塊配套商品房項目為例,分析抗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難點,并且立足于垂直度控制、鋼筋籠定位與抗浮控制、混凝土灌注標高控制三個方面,提出針對性的創新應用措施,發揮抗拔樁施工技術優勢,提高深基坑施工質量。
關鍵詞:深基坑;抗拔樁施工;垂直度
對于工程項目中的深基坑施工,采用抗拔樁施工技術可改善沉降問題,而且憑借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諸多優勢,也得到廣大從業者的關注。結合深基坑施工實踐經驗,發現抗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創新,使其可以在深基坑施工中發揮出最佳優勢,加強深基坑整體質量與結構穩定性。基于此,下面以新河鎮“城中村”拔點改造地塊C塊配套商品房項目為例,探討抗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與創新。
一、工程概況
新河鎮“城中村”拔點改造地塊C塊配套商品房項目,進行巖土工程詳細勘察時,原勘察單位提供的報告基坑區域勘探孔布置方案按照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12)第5.5.2條規定“安全等級為三級的基坑工程,勘探孔間距宜為30m-50m”布置,地下車庫區域樁基選型只考慮抗壓設計。發現該方案和之前在建周浦鎮03-09項目地下車庫樁基選型方案不一致,在和設計院、結構設計師溝通后,對新河鎮的四個2015以后開發的住宅項目進行地下車庫樁基選型進行分析,考慮到上海常年地下水位較高,純地下室區域樁基設計若只考慮抗壓,梅雨地下水位一高達到臨界值(未考慮液化折減),整個地下車庫有整體上浮風險。最后要求勘察院在設計整體地下車庫時考慮采用抗拔樁兼做抗壓樁,樁端入土深度36.0m左右。采用抗拔抗壓樁后車庫沉降明顯有改善,在不增加工程費用的情況下完成C地塊的補勘工作,完成工作量如下:1)完成取土孔40.0×10只、45.0m×2只。2)完成靜探孔40.0m×19只、45.0m×5只。為此,下面針對深基坑抗拔樁施工技術在施工中的創新展開討論。
二、抗拔樁施工技術關鍵點
結合案例總結抗拔樁施工技術的關鍵點,包括垂直度、鋼筋籠定位與抗浮、混凝土灌注標高這三點。第一,垂直度。當樁基鉆孔的深度已經為50m,此時選擇旋挖鉆工藝無法保證垂直度,應用旋挖機進行垂直度調控、定期復核,使樁基垂直度提升,并且在施工中減少偏差,使其和下翻梁能夠精準連接,是抗拔樁施工的難點之一[1]。第二,鋼筋籠定位與抗浮。施工現場檢測發現抗拔樁空樁為30m,此時吊放鋼筋籠,采取吊筋下放方式,鋼筋籠頂與鋼護筒頂的距離較遠,下放鋼筋籠與澆筑混凝時,應該重點控制鋼筋籠上浮。第三,混凝土灌注標高。常規形式的樁基灌注混凝土主要以測針法、標桿插入法進行施工,人工判斷混凝土具體位置,并控制標高。因為抗拔樁樁頭的埋深較深,泥漿護壁成孔的應用有可能會在泥漿影響下干擾到施工效果,所以施工期間應該重點做好混凝土灌注標高的控制。
三、抗拔樁施工技術創新建議
(一)垂直度控制的創新
結合案例工程情況,抗拔樁施工中的垂直度控制,建議應用旋挖機配套電子控制系統、人工處理的方式,通過全站儀對垂直度進行觀察與校驗。因為應用旋挖鉆機期間,自動校核系統可能出現偏差,鉆孔時可有測量人員定時檢驗鉆桿垂直度,有偏位現象馬上糾正,直到孔位定型。施工現場軟、硬地層的銜接處,需要控制鉆孔速率,考慮到泥巖層硬度大,而且呈現出膨脹性,此時應該減緩鉆孔速率[2]。
(二)鋼筋籠定位與抗浮控制的創新
鋼筋籠定位方面,建議在設計環節采用保護層定位筋,每隔2m需要在鋼筋籠斷面上焊接“井”字筋,頂部位置以4根吊筋將其引出地面,利用護樁、吊筋的十字交叉點可準確校驗,對鋼筋籠定位進行有效控制。鋼筋籠抗浮控制方面,灌注樁基混凝土時鋼筋籠規模小且質量比較輕,實際灌注效率快,這是導致上浮的根本原因。常規形式的樁基,檢測發現樁頭和地面、鋼護筒的距離比較近,此時建議焊接樁頭鋼筋、鋼護筒,做好固定處理。抗拔樁基空樁較長,樁頭部位還有很大的埋深,可以直接固定樁基鋼筋籠避免上浮。
(三)混凝土灌注標高控制的創新
因為抗拔樁樁頭的埋深通以30m為基準,所以灌注混凝土時超灌面標高控制面臨一定難度。應用儀器設備進行浮漿探測,還需結合混凝土混合料密度、壓力明確混凝土面具體位置,手機軟件也具有實時監測的功能,了解樁頭處混凝土狀態,在確保樁頭質量的情況下也可以節省成本[3]。下放鋼筋籠的過程中,頂部位置固定傳感器,無線網絡、數據發射采集具有組合成為自動采集數據平臺,同樣利用手機軟件實時觀測傳感器附近壓力,灌注混凝土時傳感器壓位數據保證穩定即可。如果灌注混凝土已經到達傳感器所在部位,此時壓位線急速上升,還伴有預警,探測可得到混凝土、感應器之間相對距離,一旦達到提前設定好的超灌高度,便可結束混凝土泵送,對樁頂位置超灌標高進行精準控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深基坑部位的施工過程中,應用抗拔樁施工技術是現階段建筑施工領域比較常見的形式之一,最為直觀的效果便是改善沉降問題。結合目前抗拔樁施工經驗,按照建筑工程深基坑要求進行創新,保證深基坑施工質量,為后續施工環節的建設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峰,辛亮.某地鐵車站深基坑抗拔樁抗拔承載力試驗淺析[J].珠江水運,2019,000(010):25-26.
[2]聶永江,邵光輝.基于樁-土剪切特性的托底抗拔樁承載力分析[J].林業工程學報,2020,v.5;No.30(06):154-159.
[3]趙犇.抗拔樁樁距對建筑基礎梁內力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9,000(01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