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模式的開展,對振興我國農業產業與旅游產業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的當下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我國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模式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相關工作者進行更科學的完善。本文對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模式發展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當前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完善措施,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有利的參考。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新業態;研究。
引言:
鄉村旅游的農旅融合模式,主要是指將我國的農業產業與休閑旅游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對農村當地的田園景觀、生態農業資源、環境資源等資源進行充分的開發與利用,與農林漁牧等農村常見生產活動聯合起來,吸引游客來體驗的一種新型旅游模式,也是新時期下農業發展不斷轉型升級中出現的一種新態勢,在人們生活質量日益提升、對原生態農業產品與生態旅游的需求日益擴大的今天,其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一、當前我國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鄉村旅游的“農旅融合”模式,在目前還算是一個新生事物,其相關的資源開發、設施建設、經營理念都處于起步探索的階段,特別是在實際發展中,農業產業與旅游產業聯系并不緊密,多數農戶都缺乏這方面的市場理念,而相關企業也沒有針對這一模式的較為成熟的市場營銷體系,部分企業缺乏長遠目光,只依據當前階段的市場需求與熱點話題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在開發完畢后也沒有采取有效的運營與資源保護措施,其發展模式類似于“賺快錢”,無法在長遠上形成規模,而也有不少企業發展的鄉村旅游更接近于游樂場,沒有對鄉村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農業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導致其開發的鄉村旅游項目缺乏特色。總體而言,目前的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產業在項目規劃上還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2]。
二、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模式的發展策略
(一)因地制宜謀求發展
為促進農旅融合模式的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相關人員在進行旅游景點的設計時,必須充分結合當地的條件進行考慮,因地制宜地做出科學的規劃,杜絕如盲目跟風、照搬熱門旅游項目的情況的發生。例如,對于一些自然景觀資源相對充足的鄉村,可以開發類似于觀光園的特色旅游項目,將游客觀賞自然風景的活動與觀賞當地特色農事活動結合在一起,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帶動游客的進一步消費;對于一些農業生產頗具地域特色的鄉村,可以充分開發體驗式的旅游,讓游客直接參與農業生產的過程,在親身的體驗中感受農業生產的樂趣,體會農業收獲的成就感,在農業體驗完后,旅游從業人員可以直接讓游客帶走自己參與農事的收獲物,讓旅游景點進一步打出知名度;對于一些生態農業建設較為先進、地域特色較為突出的鄉村,可以全面發展“農家樂”模式旅游產業,構建餐飲、住宿、休閑、會議一體化的旅游服務模式;對于一些有特色節慶活動的鄉村,可以舉辦如“農產品文化節”的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參與。總體而言,相關人員在進行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的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將當地的特色作為賣點最大化發揮,提升鄉村旅游景點對游客的吸引力。
(二)推動農業與旅游業的進一步融合
為促進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相關人員還應當推動農業與旅游業的進一步融合,盡可能讓二者的優勢都能最大化發揮。例如,可以在結合生態旅游的基礎上,對當地的農業生產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開發如特色水果、綠色蔬菜的種植項目,并建立如種植園、采摘園等旅游景點,依托農產品的特色,促進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還可以針對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開辦種植、采摘、烹飪、美食、民俗體驗等一體化旅游服務,增強鄉村旅游產業的吸引力;也可以推進當地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化,借助電子商務營銷的優勢,開辦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網站、網店,借助品牌效應對當地旅游產業進行推廣。總體而言,推動農業與旅游業進一步融合的措施十分廣泛,相關人員在進行鄉村旅游項目的規劃時,應當切實考慮到這一點。
(三)加強對現代科技的引入
目前多數鄉村旅游所開發的項目都集中在農業生產方面,如種植、采摘、野炊等,沒有充分突出當地農業的現代化特點,時間久了可能會因為旅游項目同質化過于嚴重,造成游客興趣下降,不利于鄉村旅游的長遠發展。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日漸進步,游客的需求也逐漸多樣化,鄉村旅游建設也應當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加強對現代科技的引入,讓游客在體驗田園風光、田園農事時,還能夠感受到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無窮魅力,提升游客的新鮮感與體驗感。例如,可以開辦如“農業科技體驗園”等農業科技基地,向游客展示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并為游客提供親身參與的機會,讓游客體會到我國農業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增強鄉村旅游對游客的吸引力;也可以開辦如“生態農業博物館”等的農業科普基地,借助信息科技手段,為游客展現當地生態農業的發展歷史與發展成果,為游客提供更佳的體驗。總體而言,現代科技的參與可以為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產業提供更高質量的技術支持,讓鄉村旅游產業在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換發出更絢爛的光彩[3]。
(四)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
為推進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的發展,先進的人才資源必不可少。首先,相關人員應加強對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的先進人才的引入,采取優厚的補貼政策留住人才,讓人才參與當地的鄉村旅游產業建設;也應當對當地農業、旅游專業的人才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對當地旅游從業人員在服務能力、市場營銷等多方面展開充分的培訓,可以不時從省內外高校邀請專家來開辦講座,提升當地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另外,尤其應當加強對當地開辦鄉村旅游產業的農戶的宣傳教育,幫助他們認清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長遠利益,從源頭上緩解其跟風意識,以及為發展鄉村農業盲目傷害當地自然環境、農業資源的意識,培養其基本的市場營銷意識、品牌意識、服務意識、經營理念。
(五)完善相關的保障機制
首先,當地政府應建立健全針對鄉村旅游產業的引導、管理機制,例如,政府可以邀請這一領域的專家來成立一支鄉村旅游產業建設指導團隊,讓專業人才對當地旅游資源的價值以及旅游開發中應當考慮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更科學、合理的方案,從而為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指明方向;也應當建設針對鄉村旅游產業的宣傳中心,專門負責對鄉村旅游產業的宣傳工作,讓鄉村旅游產業進一步打出知名度,吸引更多更遠、質量更高的游客來游覽;政府還應當在資金上加大對鄉村旅游產業的支持力度,優化鄉村旅游產業有關的配套設施建設;最后,政府應當針對鄉村旅游產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盡量解決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模式,是我國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新型態勢,在振興鄉村經濟、推動農業與旅游業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廣闊的前景。相關人員應當切實把握農業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這一發展核心,對二者的優勢進行充分把握,盡可能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種更科學、更現代化、更可行、更長遠的發展模式,推動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小茹,胡曉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旅游的發展方向研究——評《生態農業旅游》[J].植物檢疫,2021,35(02):86-87.
[2]李潔.論農業生態旅游與鄉村經濟發展研究[J].今日財富,2019(20):34-35.
作者簡介:劉海龍、男(1977.10)、四川省資中縣,海口經濟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旅游方向, 詳細通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群路16號(金洋小區),郵編 570200,電話130989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