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云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或教具?!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提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一、緣起
幼兒園所處地域具有“皮件之鄉”美稱,是鄉鎮的支柱產業。班級家長很多都從事皮件加工行業。然而皮件制作所產生豐富的皮件邊角料,是否具有教育資源價值?為此,我們開展了《皮件邊角料在大班幼兒活動中的運用與實踐》的探究活動,把教育價值最大化。通過皮件邊角料的運用,提升大班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興趣;探索自制皮具體育器械的玩法,促進體能發展;感受家園、師生的情感互動;從而形成班級特色活動。
二、皮件邊角料的運用與實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提供成品或半成品的廢舊材料發展幼兒個性藝術表現與創造?!蔽覀冞x擇幼兒熟悉、貼近他們生活的皮件制作品,讓幼兒初步感受家鄉的特色,感受皮件制作品的文化、藝術、審美等價值;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運用皮件的邊角料開展各種活動,體驗廢舊物品在利用的價值,豐富我班教育資源。
(一)運用皮件邊角料開展皮貼畫,創意美術活動。
法國著名畫家亨利.馬蒂斯的剪貼畫,具有簡約之美。通過欣賞他的作品后,我們大膽構思利用皮件邊角料進行創意皮貼畫活動,來滿足幼兒“動手動腦,變廢為寶”的活動需求,從而培養幼兒創造力、想象力、動手協調能力、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等方面的個性品質,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1.剪剪、畫畫、貼貼,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動手協調能力。
皮件邊角料質地柔軟,色彩豐富,便于幼兒剪貼。大班孩子具有一定的使用剪刀技能,能剪出各種幾何圖形。在不斷畫、剪、貼過程中,孩子們的動手協調能力越來越好,創造想象力越來越豐富。如在“我們的城市”主題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對夜晚的城市已有認知,小朋友都說我們的二橋夜晚很美麗。如何把美麗的夜景進行創意展現,孩子們生成了運用皮件邊角料進行“夜晚的皮皮城市”皮貼畫活動,在活動中,他們運用了剪、貼的技能,體驗了皮貼畫的樂趣。
2.開展皮貼畫展,提升幼兒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
隨著孩子們剪、貼、畫技能的不斷提升,他們對皮貼畫越來越感興趣。為了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審美情趣,我們定期開展系列“皮皮畫展”。如,在初次接觸皮件邊角料時,孩子們發現了各種不同形狀的邊角料,于是就生成了“七巧板皮皮”畫展活動;隨著皮件材料剪貼技能的提升,孩子們開始制作咖啡貓畫展,有的孩子還進行了“我的肖像畫”皮貼展。通過不同層次的系列畫展讓幼兒感受到創造美的成就,從而體驗到變廢為寶的資源利用價值,形成環保意識。
(二) 運用皮件邊角料制作游戲材料,豐富區域活動。
幼兒非常喜歡區域游戲活動,區域游戲中,材料是開展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幼兒進行游戲學習的中介,更是幼兒建構知識的依托。在開展區域游戲活動時,我們在材料投放方面存在盲目性和單一性,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和想象以及游戲的提升。為了提升區域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利用邊角料進行了皮件游戲材料制作活動,并投放在區域活動中供幼兒游戲使用,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區域游戲材料,更凸顯了廢舊材料再生資源利用的價值。在皮件游戲材料制作時我們提供半成品,讓幼兒一起參與制作,并把制作好的各種材料送給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們游戲,體驗分享的樂趣和自信感。
在一次飯后休息時間,孩子們熱聊著湖南衛視“爸爸去哪了”的皮影戲表演的內容,有的孩子們說石頭表演的好,有的說 KIMI表演的好,大家對影視中的皮影戲很感興趣。于是,我們嘗試了運用皮件邊角料來制作皮影克隆,根據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內容,克隆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老妖婆角色人物,投放在“皮影劇場”供孩子們表演使用。在游戲中孩子們大膽、創意地進行表演,既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又體驗了團隊合作皮影游戲的快樂。
(三)運用皮件邊角料自制皮具體育器械,豐富班級體育活動。
在晨間戶外體育自主游戲活動的實踐探索中,發現體育器械缺乏趣味性,器械運用比較單一。通過皮具體育器械制作活動,豐富了班級自制體育玩具的材料,提高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1.自制皮具器械操棒
在幼兒園早操活動中,孩子們發現用了沒多久的報紙器械操棒有的變彎了、有的破了。于是,孩子們進行了如何保護器械操棒討論,他們想到了用皮包棒的方法,這樣既美觀又安全耐用。通過皮操棒制作活動,提高了幼兒動手能力,體驗了成功感。
2.自制皮具體育器械的一物多玩
皮操棒制作完成后,投放在了晨間戶外游戲材料中。孩子們在玩游戲時會拿皮操棒去玩各種各樣的游戲。如:有的孩子拿皮棒當尾巴玩揪尾巴的游戲、有的當小馬騎、有的玩小河跳的游戲,還有的大家合作造成山洞玩鉆山洞游戲等等。
孩子們天生就是玩家,只要有材料,他們就能創造性地玩出各種游戲方法。又如:我們提供的利用呼啦圈和皮件邊角料結合制作的“皮皮圈”。孩子們在體育游戲時探索出了很多皮皮圈的各種玩法,有的孩子利用皮皮圈玩開小車游戲、有些孩子三三兩兩的進行合作拋、接游戲,還有的孩子把皮皮圈頂在頭上玩平衡的游戲等等?!捌てで颉笔呛⒆觽兤綍r最喜歡玩的自制皮具游戲材料,既美觀又安全。他們玩出了各種投擲游戲,有的把皮皮球向上拋;有的遠投擲;有的向目標投擲;還有的孩子兩人合作、三人合作玩拋接游戲。
三、成效
1. 促進了幼兒動手協調能力,激發了幼兒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在皮貼畫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感知了皮質材料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幼兒剪、貼、畫的能力,發展了手指的小肌肉群,促進了動手協調能力。在皮貼畫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創意想象,體驗了制作的樂趣,激發了表現美的欲望。在皮貼畫展中,孩子們多元地感受了廢舊物品資源再利用的創意美,從而提升了大班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
2.豐富了班級活動材料,促進了幼兒游戲的發展、體能的鍛煉。
通過皮件游戲材料、體育器械的制作,豐富了班級活動材料。孩子們在區域游戲中,拿著自己制作的玩具格外珍惜和自豪。在皮件手工坊中,孩子們把自己制作的各種掛件、游戲材料,送給其他班級的孩子和老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孩子們自信滿滿。在體育游戲中,孩子們利用了自制皮具體育器械,探索了各種發展走、跑、跳、投擲等身體基本動作鍛煉的游戲方法和游戲材料一物多玩的功能。
利用皮件邊角料制作的皮具體育器械,不僅激發了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更增強了身體素質。
3.有效利用了家長、社會資源,增進了家園、師生的情感互動。
通過皮件邊角料制作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資源共享、家園互動”。如,在“三八”婦女節,孩子們自制了各種皮掛件禮物送給家長們,收到禮物時家長們驚嘆了,他們把皮掛件掛在自己的包上、手機上、鑰匙串上,還不時的對親戚朋友炫耀這是我孩子做的。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每一位家長積極來園參加“我的皮皮包”親子制作活動中。孩子和家長們設計了一個個別具風格的包包,在制作包包過程中增進了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在包包秀模特活動中體驗了成功感、獲得了自信。從而引導了孩子從小樹立低碳、環保、節約的意識,更引導了家長利用廢舊物品進行環保教育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徐瑩暉 王文嶺《陶行知論生活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何建閩《幼兒園自制教玩具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