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OBE教育理念的視野出發,以學生競賽為主體,依據商學院的實際情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將學生競賽、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相結合實現其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OBE;教育理念;競賽工作
學生競賽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及實踐能力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也是我校學生工作四項考核重要指標之一。通過對我院賽事分析發現,大多數學生競賽均是在傳統專業教學的基礎上融合了部分其他學科的知識,通過作品的制作、答辯、評比等環節,考查學生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
一、OBE理念融入競賽,培養多元化人才
OBE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成果導向教育。近年來,商學院探索性的將OBE教學理念與學科競賽融合,積極探索學科競賽的全新路徑。
一是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通過學科競賽達到的“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目的,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可拓展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是落實成果導向。對學生,以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為導向,通過參加學生競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從而增加就業競爭力,實現優質就業;對教師,以提高教學科研和競賽指導能力為導向,通過將學生競賽融入教學組織的建設中,將專業和學科相近、相關或互補的教師組建成教學組織,共享來自不同學科、專業的優質資源,實現專業和學科的交叉滲透,從而激發教師潛能,提升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和競賽指導能力。[1]
三是建立反饋機制。指導教師根據競賽過程中獲得的評價,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保證課程和競賽與時俱進。同時,輔導員則根據評價,積極改進和優化在學生競賽管理中的思想教育方式,實現學工和教學協同育人。此外,通過校企合作建立評價體系,收集企業對專業設置、學生競賽、學生能力的反饋。
以“拾物鏈杯”網絡營銷策劃大賽為例。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響,推動了網絡直播營銷飛躍式的發展。2020年12月,我院聯合成都區塊鏈產業應用聯盟、可口可樂公司等多家單位,舉辦了首屆商學院“拾物鏈杯”網絡營銷策劃大賽,吸引全校參賽選手1000余名,獲10000余名粉絲關注。同時,該比賽獲得了青白江區政府、今日頭條等機構的大力關注。
此次賽事,以學生中心、教師為主導,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和協同育人,在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項賽事正在積極申報四川省教育廳開展的2021年省級本科高校大學生競賽項目。
二、“三平臺、三結合、三保障”機制助力學科競賽
近年來,商學院積極推進和構建“三平臺、三結合、三保障”的配套體系,努力為商學院OBE模式下的學生競賽助力護航。
1、積極構建“三個”特色平臺
一是以“同競工作室”為平臺,積極構建服務于商學院學生競賽的教師團隊。工作室主要負責統籌各項競賽資源,整合教師隊伍、優質項目,為每個競賽分配指導教師。工作室是由商學院副院長余梅為主任,學生工作負責人曾玉珊為副主任,重點對標學校四類賽事,挑選出符合商學院專業的13個比賽,從專職教師中選拔13個有相關行業背景、賽事經驗的教師組合而成。
二是“賽事組委會”為平臺,積極構建服務于商學院學生競賽的學生組織。該組織主要負責協助教師籌備、組織各大競賽,引領全院同學積極參與。賽事組委會設行政部、組織部、賽事部三個部門。現有學生成員80余人。
三是以“實驗中心”為平臺,積極構建4個專業實驗團隊。實驗團隊依托專業知識做日常訓練與提升,為學生競賽孵化出種子選手,實驗中心同時也承擔了為競賽提供實驗場所、物資保障等功能。
2、全力推進“三個”結合
學生競賽是個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將學生競賽與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相結合,才能實現其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為此,商學院在學生競賽工作中,全力推進“三個”結合:一是學生競賽與教學團隊建設相結合;二是學生競賽與課程教學改革相結合;三是學生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
“三個”結合分別與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相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競賽的良性發展。
3、努力落實“三項”保障
要開展好學生競賽,必須要落實好各項保障措施。這方面,商學院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條件保障,保障學科競賽所需場地、設備、人員配備充足,讓師生能全心投入到競賽中去。
二是健全制度保障。在學校頒布的競賽管理辦法條例中,結合商學院學科競賽特色,推出《商學院學生競賽管理補充條例》,對學科競賽的組織、分工等進行細化。同時,在全院教研、科研業績量化考核中,對在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指導教師給予加分獎勵。
三是落實經費保障。嚴格管理學校分撥的剛需費用、獎勵費用、指導費用,并有詳細的臺賬記錄。對在學生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指導教師給予表彰和物質獎勵。[2]
三、工作成效
近年來,通過對給予OBE教育理念的學生競賽工作探索,商學院的學生競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2020年12月,商學院舉辦校內選拔賽10場,累計參賽學生人數3000人次,學生獲國獎36項,省獎53項,累計獲獎學生315人次,較2019年增長20%,。
商學院的學生競賽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今后,商學院將從提升師資水平、優化課程體系、完善實訓實踐體系以及營造環境氛圍等方面出發,努力增強教師指導創新創業實踐的積極性,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全力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全面推進學生競賽的高效高質量開展。
學生競賽作為商學院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在競賽中不斷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具有數據思維和創造力的高素質新商科人才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楊志東, 陳小橋. 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 探索與研究—以電子類學科競賽為例[J]. 實驗技術 與管理, 2016, 33(2): 14—16.
[2]王學穎,于錫金.基于OBE理念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 [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