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旺
摘要:藥品安全是關乎人們生活健康的重大事件,藥 品的合理使用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要求。人們對 醫療保健、合理用藥和安全用藥的需求不斷增長,使 心內科患者的治療變得越來越復雜,安全用藥越來 越備受 關 注。心 內 科 存 在 著 對 用 藥 的 質 量 控 制 不 佳、藥品 管 理 系 統 不 完 整 及 藥 物 使 用 不 合 理 等 問 題。用藥的合理性是影響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關鍵。所以,需要進一步改善心內科合理用藥的質量。
關鍵詞:心內科;不合理用藥;研究
引言:心血管內科簡稱心 內科 , 主要治療疾病有高血壓、 心律失常、 心 肌梗死、 心肌炎、 心絞痛、 心力衰竭等 , 多為循環系統 慢性病, 我 國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達5 0 0 0萬 以上 , 病死率較高 ,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 到來和飲食結構的改變 , 有關專家預測到2 0 3 0年國內心血管疾病及 相 關疾病的病死率將有可能暴漲招 50% 。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種類繁 多, 聯合用藥方案復雜 ,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常難免會發生不合理用藥 情況 , 這可能會影響臨床療效, 甚至 發生嚴重 不良反應 。 為了總結 我院心 內科臨床用藥的常見 問題 , 促進合理 用藥 。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醫院2018~2019年心內科用藥的 300例臨床資料。其中,以2018年心內科用藥的150 例臨床資料為對照組;2019年心內科用藥的150例 臨床資料為觀察組。在這個時間階段,醫院的心內 科的16名醫護人員并未有變動;男8名,女8名;年 齡26~50歲。工作年限1~20年;本科以上工作人 員6名,本科10名。對照組男65例,女85例;年齡 23~73歲。觀察組男80例,女70例;年齡22~72 歲。兩組的臨床資料的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 意義(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的用藥管理,在試行管理、藥品 管理、日常管理的環節中,工作人員要按照處方快速 擴展藥檢人員的數量,為患者提供優質的用藥服務。 觀察組以每日管理為基礎,并結合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具體計劃如下。
(1)藥品合理分類。根據國際通用藥品分類管 理原則和藥品分類管理方法,更改藥品的種類及方 法,并標明適應癥、服用量、分類貯藏及混合藥品。
(2)藥品調劑管理。以藥品申請信息及有效期 為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調配計劃后,全職員工可根 據調配、內部網和外接區鏈接、詳細的調試記錄、配 號、藥品名稱及遵守報告書等技術購買,并清除不合格的藥品。
(3)提高藥房從業人員的整體質量。醫務人員 要向三期基本理論系統學習,在藥品調劑、靜態大規 模藥品治療、讓豐富的工作經驗、有責任心的工作人 員引導新員工迅速熟悉藥品分析的基礎知識、藥事 服務的工作流程、藥品存放位置,讓他們以正確的態 度來參加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藥理學專業知識、服 務質量和社會技能。
(4)優化 用 藥 過 程。首 先 了 解 患 者 的 過 敏 史。 對于記憶力較差的老年患者,試劑盒手冊中清楚地 記錄了時間、劑量和注意事項。對于特殊藥物,護理 人員必須在患者床旁填寫藥物信息。
(5)藥物監督。醫護人員應充分監督患者的用 藥情況,考慮到藥物的特殊要求,患者嚴格聽從醫生的建議,并聘請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監督和督促。
二、討 論
我國社會目前正處于老齡化趨勢,而且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心內科疾病的發生率呈遞增狀 態。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我國人們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 素。所以,讓心血管患者合理應用藥物,控制疾病的發展,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心血管內科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 較多,通過此次研究中可發現,主要不合理用藥為藥 物配伍不合理,其次依次為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用 藥用量錯誤,疾病與用藥不符,忽略用藥禁忌癥。 藥物配合不合理:很多患者還有其他疾病,服用 藥物較多,合理的藥物配伍有著重要意義,可確保患 者生命安全。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可能會誘發其他 毒副作用。例如辛伐他汀與胺碘酮聯合應用就會出現肌肉疼痛的情況。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由于抗菌 藥物較多,醫師對抗菌藥物的適用性了解不足,相關 注意事項掌握不牢固,根據臨床經驗開藥,從而出現 抗菌藥物不合理情況。用法用量不合理:醫師面臨患者較多,可能會忘記叮囑患者正確服用藥物的劑量和次數,其次就是患 者年齡較大,自認為對藥物很了解,自行增加或者減 少藥量,從而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部分藥物應用劑 量和治療效果有著緊密關聯,例如異酸山梨酯有著擴 血管、降壓、改善心絞痛的情況,但若高血壓患者服 用劑量過大,就會導致血壓下降,出現心肌供氧不足等情況。 疾病與用藥不符:這多與醫囑相混淆,患者自行 購買藥物錯誤等有關。 忽略用藥禁忌癥:部分醫師的臨床經驗不足,專 業知識掌握不扎實,對各類藥物的禁忌了解不足,從 而出現藥物不合理應用的情況。 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合理用藥措施:定期對醫師 進行培訓,提高其對心血管內科常用藥物相關知識 的掌握,讓老醫師帶新醫師,強化相關藥物用法、用 量、藥物配伍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知識儲備,對患者的 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開具藥物。積極參加科室 組織的健康講座,讓資深醫師對心血管內科疾病進行 講解,對患者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告知 其遵醫囑服用藥物,自行亂用藥物可能會產生毒副作 用,對機體產生一定損傷。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 加強巡視,詢問患者服用藥物后機體是否有不適癥 狀,掌握其用藥情況,醫護人員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 行糾正。針對年齡偏大的患者,可告知家屬藥物治療 方法和相關注意事項,讓家屬起到監督的作用。醫師
對患者進行診斷過程中,一定要分析其臨床特點,從 而選擇正確的藥物類型和藥物劑量,從而減少對機體 所產生的損傷。例如心力衰竭患,對強心類藥物敏感 度較強,建議減少藥物劑量,避免機體中毒的情況發 生。同時,根據半衰期長短選擇藥物,可提升藥物 生物利用度,若應用裴朵普利,可在飯前應用,可快 速達到藥效。心內科疾病疾病發展快、治療難度高、 并發癥多,對心血管患者合理用藥,可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改善臨床不適癥狀,減少并發癥發生。
三、總結
總的來說,應加強 醫護人員養成自我監督的精神,以提高整體臨床護 理藥物質量的安全性。從知識的角度出發,定期舉 行藥物講座,加強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承 諾、職業責任。
參考文獻
[1]竇富 珍.心 血 管 內 科 臨 床 用 藥 的 常 見 問 題 分 析 及 控 制 [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5):241 242.
[2]任柳源.心內科合理用藥安全性及管理措施分析[J].健 康大視野,2019(16):290.
[3]謝維.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管理探 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9):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