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雪 楊雯 郭紅
摘要:目前,山羊產業已被發展成為我縣許多農戶的主導產業,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縣域內再繼續擴大山羊規模養殖可挖掘的潛力越來越小,為充分挖掘山羊養殖業的潛力,筆者進行了多方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對葛根與白扁豆間種,又冬春季節套種黑麥草并適當進行秸桿青貯氮化等綜合開發人工牧草,推行圈養山羊的結論與展望。
關鍵詞:山羊;牧草開發;舍飼圈養。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羊肉正以品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以及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的特點而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從而帶動了我縣養羊業的快速發展。但我縣在發展山羊養殖的過程中,從許多養殖戶的飼養情況看,基本上仍然沿襲著傳統的飼養方式靠天養殖,許多村組由于盲目擴大山羊產業,導致放牧過度,野生牧草和山羊可食用的樹葉、嫩枝越來越少,到了水冷草枯的季節,山羊連維持正常生命的牧草、樹葉也難以覓食到,形成了“夏活、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現象。此外,由于放牧過度,草場被踐踏,森林被毀壞,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造成了水土流失。為充分挖掘山羊養殖業的潛力,筆者與其他同仁一道進行了多方探索和思考,認為推行圈養半圈養是擴大我縣山羊再生產的切入點,但推行圈養半圈養需要大量的牧草來飼喂,目前,我縣域內季節性可刈割的野生牧草種類和數量雖然較多,但費工費時,所刈割回的野生牧草成本偏高,同時又受季節的限制,而青貯氨化秸桿類來推行圈養半圈養又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故靠刈割野生牧草或單純青貯氨化桔秸桿來推行圈養或半圈養山羊是行不通的,唯一可施行的方法是靠人工種植牧草來推行,而人工牧草目前較適合本地域內推廣種植的不但品種較單一,且生長繁殖又受季節的制約,現筆者提出施行葛根與白扁豆間種,到了冬春季節又套種黑麥草,莊稼收割季節又適當的青貯氨化秸桿,綜合開發利用牧草,推行圈養、半圈養山羊的可行性結論與展望。
1、我縣養羊業存在的問題
1.1冬貯草料嚴重不足,育肥技術普及率低。在農村“夏活、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特別是冬羔易在早春死亡。有貯備越冬草料習慣的占養羊戶的50%,20%以上的農戶根本沒有貯草習慣,最有價值的羔羊育肥技術普及率十分低,飼草的氨化、青貯和微貯等實用技術應用少,導致養殖效益偏低。
1.2歷年來的過度放牧影響生態環境,造成水土流失。我縣屬山區縣,地域廣袤,林地較多,喬林茂密。大量羊群上山,易造成過量采食野草,啃食林木,破壞山林植被,野草生長退化,林木植被被毀,山體裸露等現象的發生。
1.3養羊業與其它各業的矛盾日見突出。近年來,我縣的許多村民紛紛在自己的山場上發展林業、種植果業。但因不能長年看管,出現了放牧羊群所經過的林果、樹木時有被毀、路旁莊稼時有被啃等一家受益多家受害的不良現象。
1.4規模上不去,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由于規模上不去,則不能達到預期的規模效益,從而制約了山羊養殖業的生產水平,影響了市場競爭力。
1.5飼養不科學,技術含量低,影響經濟效益。放牧養羊雖然簡便易行,飼養成本低,但也存在飼養不科學,缺乏技術,嚴重影響經濟效益,不利于發展等弊端。由于放牧飼養,不利于管理,飼養水平低,放牧養羊增肥慢;放牧的羊群易交叉感染疾病;放牧中的自然友群退化,降低產量。飼養管理水平低,動物防疫如畜產品安全基礎設施薄弱:養羊業生產要得到最佳效益,則要以最短時間,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好的畜產品。而我縣各農戶、專業戶科學養殖技術水平低,飼養周期長,品種良種化程度低,動物防疫觀念薄弱,效益低,市場抗風險能力差。如在山羊的養殖上存在著早配和近親繁殖等問題,導至品種退化嚴重,加上以放牧粗放型管理,使羊個小、營養跟不上,效益較低。另外,對疫病的防病意識不強,在疫病防治上大多數飼養戶沒進行疫苗的免疫接種的先期預防工作,一旦發病,后果嚴重。
1.6影響村內衛生環境,影響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近兩年我縣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顯著,村級環境衛生得到較大改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街道整潔,村路平坦,許多村組鋪設了水泥路面,村路兩旁栽花、種草、植樹,美化了環境。然而,由于放牧,羊群過后糞尿滿路,膻臭味彌漫,路邊的花、草、樹木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2、推行圈養半圈養的好處
2.1保護生態環境。圈養保證了山林植被不受啃食,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莊稼、林木、果樹也不受損害。
2.2易管理、效益高。實行圈養后活動范圍縮小,管理方便,按添加草料育肥快,出欄早,效益高。
2.3投資少。實行圈養,養羊戶可就地取材,以泥土、秸桿為原料建造簡易、舒適的羊舍。因此,建造羊舍投資很少。
2.4充分利用家庭剩余勞動力。我縣剩余勞動力較多,實行圈養可充分利用這部分剩余勞動力參與飼養勞動,減少雇人放牧的成本,從而增加收入。
2.5易于疫病防治。圈養使不同的羊群相隔離,不易感染疫情。圈養也易于觀察羊群的整體健康狀況,便于發現疫情及時防治。
2.6增加農作物產量。圈養可大量積肥,節省農業投入,又可提高農作物產量。
3、大力推廣種植新型優質牧草
每年的4月底5月初,將良田深耕施足底肥后。先把葛根苗移栽到良田里,每畝600株左右,然后按穴距30cm、穴深8 cm的規格要求,每穴種入4粒白扁豆,兩種種苗、種子移栽播種后注意澆水防旱,待葛根藤長到10 cm、白扁豆藤長到15 cm時即可輪回刈割后飼喂山羊,到8月中旬再在良田以塘播的形式種植黑麥草,每畝點播種子2千克。待播種后50天即可第一次刈割來飼喂山羊,以后間隔25天就可刈割一次。直到4月底5月初。8至9月份近1月的時間,可能栽種的新型優質牧草產量較少,需利用青貯氨化飼料來飼喂圈養山羊,故收割莊稼時應根據所圈養山羊的規模青貯氨化夠補充1個月的飼草。如按11只山羊計,約需青貯氨化720千克左右。條件好的養殖戶可施行科學飼草飼料搭配,除飼喂青粗飼料外,每天每只羊喂給0.25千克配合飼料,其飼料配方是:玉米面49%、麥麩18%,豆餅15%,雜糧13%,食鹽2%,魚粉1%,維生素、微量元素1%。
4、推行圈養的可行性
推行山羊圈養半圈養成功與否的關鍵問題在于是否具備了充足的飼草飼料,據抽樣測定,按上述的模式栽種人工牧草,在水肥條件好的前提下,年可產鮮葛根藤葉、白扁豆藤葉9000千克,產黑麥草8000千克,共計1.7萬千克飼草,一群平均體重在32千克左右的山羊,一只山羊每天采食量為4.32千克,單純飼喂人工牧草一年需飼喂1555.2千克飼草,栽種一畝牧草可飼喂11只山羊。每只山羊年平均增重35千克,按現市場價,11只山羊年可產生經濟效益15400元。如喂配合飼料,1畝人工牧草可圈養12只山羊,每只山羊每天配合飼料價格為0.45元,一年的價格為162元,12只山羊應支付配合飼料費用1944元;搭配飼喂配合飼料的未成年羊只年平均可增重40千克, 按現市場價,12只山羊年可產生經濟效益元19200元,減除配合飼料費外,栽種一畝人工牧草可產生經濟效益17256元。
5、小結
5.1我縣養羊業發展走圈養之路,是養羊業繼續擴大再生產的必由之路,應逐漸推行。
5.2葛根藤葉、白扁豆藤葉、黑麥草等三種牧草粗蛋白含量高,人工開發種植后用來圈養山羊基本上能夠滿足山羊的營養需求,但目前除黑麥草外,其它二種牧草尚未規模性的人工種植來喂養山羊。
5.3葛根、白扁豆適應性抵抗力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海拔地區較適合推廣種植。
5.4推行圈養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勞動就業,1名農村壯勞力,可栽種5畝左右的牧草,飼養50余只羊,年收入在6萬余元。
5.5隨著城鎮化建設。農家有機肥料越來越少,推行圈養擴大山羊產業可大量積肥,節省農業投入,又可提高農作物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