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朱雅寧 胡向英 王亞 陰媛媛
【摘要】隨著醫療水平及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靜脈輸液及導管置管成為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治療手段,對疾病的控制及預后有著重要的作用,成為臨床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此種治療方式具有安全、高效等有優點。但靜脈穿刺及導管置管容易帶來一系列并發癥,其中常見的并發癥如靜脈炎、滲液、紅腫等,不僅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率,反復操作更使得靜脈條件變差,使得靜脈出現攣縮現象,不利于預后[1]。由此可見,靜脈炎作為靜脈輸液及導管置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加以防治,以緩解患者痛苦,減輕患者癥狀[2]。
【關鍵詞】靜脈炎;護理干預;輸液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35
1 靜脈炎的判斷標準
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的診斷標準[3],靜脈炎可分為四級,Ⅰ級:指穿刺位置出現紅斑,患者伴隨輕微的疼痛,部分患者無疼痛情況;Ⅱ級:指穿刺部位出現紅斑,患者有疼痛情況,可見明顯鏡面條紋,可觸及鎖狀物;Ⅲ級:指穿刺位置出現明顯的紅斑現象,患者疼痛情況明顯,有靜脈條紋形成;Ⅳ級:患者穿刺位置疼痛難忍,且出現化膿情況,明顯的紅斑,形成靜脈條紋,能觸及明顯的索狀物,長度在2.5cm以上。
2 靜脈炎發生的相關原因
2.1化療藥物原因
由化療藥物導致的靜脈炎是臨床常見現象,也是其中的危險因素之一,化療藥物對細胞的殺滅徹底,毫無選擇性,使得細胞代謝過程中的DNA及蛋白質的合成受到較大的干擾。由于惡性腫瘤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化療治療,大量且反復使用化療藥物,使得血管上皮細胞出現嚴重的壞死情況,容易出現靜脈炎,且化療藥物刺激性強,在高強刺激下,患者的血管內膜受到嚴重損傷,引發靜脈炎[4]。
2.2導管因素
選擇大小合適的PICC導管能減少置管過程中對血管內膜造成的傷害,從而減少靜脈炎的發生。使用的導管材質太硬,與組織的相容性差,使用無菌手套時候,滑石粉粘附在導管位置,使得靜脈壁出現排斥現象,從而引發靜脈炎。有些醫院條件有限,無法使用超聲引導穿管,采用盲穿方式,選擇肘窩位置,使得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屈肘關節的時候,導管與血管壁發生摩擦,引發機械性靜脈炎。
2.3專業水平原因
置管人員的專業技能對靜脈炎的發生有著直接影響,臨床研究得知[5],初學護士靜脈炎發生率是專業護師的6倍以上,初學護士由于專業技能熟練程度不夠,對操作流程不夠熟悉,經驗不夠,因此缺乏信心,容易緊張,出現反復穿刺的情況,使得血管壁受到嚴重的損傷,從而引發靜脈炎。
3 靜脈炎的護理干預
3.1 PICC標準化護理
采用PICC標準化護理,對置管、維護、使用及拔管過程進行規范化管理,以《臨床護理實踐指南》為指導,對患者的置管資格進行審核,置管前,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正確評估患者血管情況,選擇適宜的導管類型,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置管,嚴格按照置管流程操作,降低化療患者靜脈炎發生率。
3.2選擇合適的導管
參考患者血管實際情況,選擇型號匹配、相容性好及材質優良的導管,使用地塞米松對機械性靜脈炎進行有效的抑制;使用慶大霉素,可預防感染情況的發生。學者認為,地塞米松聯合慶大霉素,將其浸泡在導管內,能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
3.3置管過程中的護理
選擇超聲引導下進行靜脈置管,優先考慮患者右側貴要肘關節位置,置管過程中,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無菌手套上的潤滑粉沖洗效果不佳,沖洗不徹底,因此置管過程中,使用無菌無粉手套操作,防止潤滑粉粘附到管腔,引起靜脈炎。提高置管人員的置管技術,盡可能一次成功,一次性順利完成,減少對血管內膜的刺激。有些患者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使得血管出現痙攣情況,導致置管困難。因此,置管過程中,需要對患者進行環境暗示、經驗性暗示及語言暗示,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得患者心情得以放松,提高成置管率。針對PICC置管出現頸靜脈移位的患者,可在置管后抽回血,再將其推入血管中,在助手的幫助下,使用食指及中指,按壓置管位置靜脈下端,再次抽回血,將兩次回血力度、速度及量進行比較,無變化,說明患者未發生頸內靜脈移位情況。
3.4置管后的護理
成功置管后6h,對患者進行濕熱敷,使用電子握力器對患者手臂功能進行鍛煉,減少靜脈炎情況的發生。陳春玲學者指出,患者實施PICC置管后,立即使用硫酸鎂濕熱敷比術后48h再使用效果更佳。同時,使用新鮮的蘆薈汁,將其涂抹在置管位置,第2天,給予硫酸鎂濕敷,對靜脈炎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徐芃學者報道指出,患者與PICC置管后2天,實施常規消毒后,在其穿刺位置使用水凝膠進行敷貼,然后貼上安舒妥,每2天換一次藥,1周后停止使用敷貼,常規換藥,能預防靜脈炎發生。
4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很高,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使患者疾病早日康復。實施靜脈注射或導管置管都容易出現靜脈炎情況,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情況,只有將其發生的原因進行全面的分析,才能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使得靜脈炎情況得以控制,其發生率得以減少,縮小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疾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朱雪梅.血液腫瘤患者PICC置管致靜脈炎的 原因分析與護理分析[J].當代醫學, 2018,71(1):166-167.
[2]張小娟,李靜.護理干預在預防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16, 38(23):3669-3671.
[3]靳英輝,趙晨,甘惠, et al.化療性靜脈炎護理干預效果的網狀Meta分析[J].護理學雜志, 2016,4(4):85-90.
[4]王利,汪婭,易敏.小兒靜脈炎的治療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51(3):40-42.
[5]黃冬梅,李潔霞,陳小梅.留置PICC致靜脈炎的相關因素及其預防性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內科,2016,63(6):148-149.
*通訊作者:朱雅寧,銅川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