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濤

【摘要】目的:研究肺結核患者痰液結核分枝桿菌在不同檢驗方法下的具體檢驗價值。方法:于我院感染科2020年5月份到2021年5月份入院接受治療的肺結核患者中選取60例,將其劃分為三組,即A、B、C組,針對30例A組患者的痰液樣本實施結核DNA檢驗法,針對30例B組痰液樣本實施夾層杯法,針對C組樣本給予痰涂片法,觀察三組患者中痰液結核分枝桿菌陽性檢出率。結果:DNA檢驗法結核分枝桿菌陽性檢出率90.00%,夾層杯法陽性檢出率70.00%,痰涂片法陽性檢出率53.33%,各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基于不同檢驗方法下肺結核患者痰液結核分枝桿菌檢驗價值有所差異,以DNA肺結核作為首選檢驗方法,在陽性檢出率上更高,可作為臨床肺結核檢驗中主要推廣方法。
【關鍵詞】結核DNA檢驗法;夾層杯法;痰涂片法;肺結核;結核分枝桿菌
【中圖分類號】R446.5;R5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74
前言
肺結核是一種傳染病,多以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病。其病灶多體現(xiàn)在患者肺部。初期發(fā)病時,患者多存在咳痰、咯血癥狀,伴隨著疲乏、發(fā)燒、體重驟減病癥。此類疾病若不及時對其進行確診,很容易威脅患者及其周邊人身體健康。而在結核分枝桿菌檢驗中,作為肺結核判定金標準,需采用高精準度檢驗法,以此增加后續(xù)治療方案可行性[1]。經(jīng)過臨床研究成果,DNA肺結核檢驗法對比下,其陽性檢出率更高,有著明顯的高精準度優(yōu)勢。本文于本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90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90例患者為樣本,A組30例,性別:男/女=12/18,年齡(46.68±1.58)歲,平均病程(5.57±1.57)月。B組30例,性別:男/女=11/19,年齡(44.96±1.56)歲,平均病程(5.35±1.54)月。C組30例,性別:男/女=10/20,年齡(47.68±1.45)歲,平均病程(5.85±1.53)月。三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均確診為肺結核疾病,且痰液經(jīng)臨床檢驗呈結核分枝桿菌陽性;(2)患者已簽訂知情同意書;(3)倫委會認可本次研究成果。
排除標準:(1)患者患有肺癌等重大疾病;(2)患者肝腎功能不全;(3)患者患有精神類疾病;(4)患者依從性差;(5)哺乳期女性或妊娠期患者。
1.3 方法
針對A組患者實施結核DNA檢驗法,細節(jié)如下:選取本組患者的痰液,利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對其進行測定,其中使用的檢驗設備為實時熒光檢測系統(tǒng),聯(lián)合配套的檢測工具,對痰液予以分析,并做好記錄,計取陽性檢出率。
針對B組患者實施夾層杯法,步驟如下:相關人員在獲取患者痰液后將其保管在夾層杯內(nèi),對其實施攪拌,可將樣本量控制在5ml左右,待震蕩攪拌五分鐘后可對其實施滅火操作,并結合離心涂片機,使其在每分鐘4000r的轉(zhuǎn)速下清理上清液,最后對留取的樣本成分進行染色觀察,運用油鏡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繼而記錄檢驗結果[2]。
針對C組患者實施痰涂片法,方法如下:相關人員對于痰液樣本需將其置于載玻片上,隨著樣本的自然風干,可采用染色檢測技術,將其放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致觀察。在不同的操作步驟下,需保證每組患者的檢驗人員均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本次樣本檢驗結果不可靠。此外,還應嚴格遵守檢驗室的檢驗規(guī)范,以標準化檢驗順序逐步完成檢驗任務,對于結核分枝桿菌的陽性結果,需準確記錄,最終確保在三種差異檢驗法下,能夠有效驗證它們的檢驗價值,必要時可參照實驗儀器說明書。在此期間,還需密切觀察參與檢驗患者的體征變化情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4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患者痰液結核分枝桿菌的陽性檢出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x±s),使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三組患者痰液結核分枝桿菌陽性檢出率
三組患者中的痰液樣本中A組陽性檢出率最高,C組陽性檢出率略低,3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肺結核的誘發(fā)病因多與肺部病變有著密切關聯(lián),在其患病后,患者自身免疫力受損,甚至引起呼吸問題,并且因其具備傳染性特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在本次研究活動中提出三種不同檢驗方法,其中每種檢驗法均有一定優(yōu)勢。如DNA檢驗法準確度高、夾層杯法靈敏度高、痰涂片法成本低等。在對應的檢驗方法下,可幫助肺結核患者快速確定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情況,以此為病情的有效控制提供保障[3]。經(jīng)由三組不同檢驗方法的研究數(shù)據(jù):A組DNA檢驗法結核分枝桿菌陽性檢出率27例(90.00%),B組夾層杯法陽性檢出率21例(70.00%),C組痰涂片法陽性檢出率16例(53.33%),三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P<0.05)。由此證實在不同的檢驗方法下,其結核分枝桿菌的檢出率不同,這也表明在判定肺結核患者是否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時,可選擇準確性更高的檢驗方法,尤其是結核DNA檢驗,便于為下一步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綜上所述,針對肺結核患者的痰液樣本進行結核分枝桿菌檢驗,可在不同檢驗方法下呈現(xiàn)出差異性檢驗價值,其中結核DNA檢驗法檢出正確率更高,夾層杯法次之。而痰涂片法也有著一定的檢驗效用,但照比前兩種正確率略低。所以,可在臨床檢驗中推廣結核DNA檢驗方法。
參考文獻:
[1]白丹.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患者痰液結核分枝桿菌的檢驗價值研究[J].質(zhì)量安全與檢驗檢測,2021,31(01):144-146.
[2]余智高.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患者痰中結核分枝桿菌檢驗價值分析[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20,12(30):40.
[3]閆高波,栗艷,劉曉蕾,等.不同檢驗方法對肺結核患者痰中結核分枝桿菌檢驗價值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8,46(09):106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