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亞 王慧
【摘要】卵巢儲備功能下降(DOR)系由多種病因導致的婦科月經病常見病之一。是婦女在40歲之前出現月經紊亂及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若是不能有效治療該疾病,則可能會逐漸發展為卵巢早衰(POF)[1]。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節奏也越來越快,環境污染日益加重,女性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據DOR患者臨床表現,可將 DOR 患者分為肝腎陰虛型、脾腎陽虛型、血枯血瘀型等,其中肝腎陰虛型患者在臨床中多見,其比例隨患者年齡增加、治療前雌二醇及 AMH 水平降低,其比例也隨之增加[2]。在月經周期的調節中,需要依賴臟腑所提供的氣血調和的物質環境。 肝腎陰虛會導致氣滯,血稠,經絡瘀阻,直接影響女性卵巢的血液循環,從而使月經不調,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天癸漸竭,甚至經斷無子。
【關鍵詞】肝腎陰虛;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滋補肝腎;養血調經
【中圖分類號】R27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200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僅給女性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也使越來越多的女性出現工作壓力大,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問題,而出現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癥狀[3]。該病以腎虛為基本,病機亦與五臟心、肝、脾相關。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腎氣旺盛,天癸充,血循常道;肝藏充足,氣機條達,經候如期,肝腎精血互生,陰陽調和,是產生月經與孕育物質的基礎。肝腎陰虛可致血滯,或可兼見肝郁、濕濁、等夾證,因此治療DOR(肝腎陰虛證)需審慎明辨,治療應結合具體癥狀、舌、脈,參照病因辨證論治,綜合治療。
1 中醫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認識
女性月經生理及生殖功能的變化由腎氣的充實程度主導。《馮氏錦囊秘錄》說:“氣之根,腎中之真陽也;血之根,腎中之真陰也”。腎臟為五臟陰陽之根本,腎陰、腎陽充盛則五臟充盛,腎氣調節人體的生理活動和機體的代謝。腎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腎在人體的生殖生理方面有重要作用,天癸的“至”與“竭”,不但由腎氣所主導亦與心、肝、脾相關。在女性月經生理理論中,肝具有儲藏血液,疏泄氣機,營養周身,參與月經周期、經期及經量的調節,此外,肝還參與調節情志,情志足,氣血足,則沖任調和,經血自調。心主血脈,心藏神,心氣通暢,月事自來。脾氣健運,血循常道而經調。胃中水谷充盛,月經按時而下。腎精依賴脾胃的滋養,五臟陰陽調和,天癸充沛,任通沖盛則月經如期而至。五志化火,肝腎兩臟陰液虧虛,內竭真陰,虛熱內擾。腎藏陰精不足,經血不化,肝中陰血虧虛,沖任血海不充,若陰虛生熱,則經色紅而質稠,久則閉經,伴有肝腎陰虛、經血不調等一系列癥狀。治當以滋補肝腎,養血調經,以填充沖脈之海。
2 典型案例
患者楊某,女37歲,已婚,文員。
主訴:近5個月月經延后,伴月經量少。
現病史:初診時間:2020年7月1日。患者孕3產2,人流1次,刨宮產2次,育有1個男孩1個女孩。患者月經初潮年齡13歲,既往月經規律,月經周期27-28天,經期3-4天,經量正常,經色暗紅,經行腹痛(—),血塊(—),帶下量可,色白,無異味,飲食規律,睡眠尚可,二便如常。近5個月因家庭原因,生活壓力大出現月經經期延后伴有月經量少未經系統治療,癥狀逐漸加重,遂來我院婦產診療中心就診。患者此次月經周期延后20天,月經量比既往少1/2。LMP:2020年5月10日—3天干凈。現癥:患者腰膝酸軟,經常心煩,偶有疲乏無力,氣短懶言,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舌質紅,苔少,脈沉細數。
輔助檢查:婦科彩超示(2020年7月1日):子宮前位,大小為:51x50x40mm,子宮肌壁回聲欠均勻,子宮內膜厚度:8.2mm,宮頸長度:38mm,左側卵巢大小:21x13mm,右側卵巢大小:22x16mm,子宮直腸陷窩可見少量液型暗區。激素六項:E2:78.40pmol/L ,LH:10.46mIU/mL , FSH:29.01mIU/mL。
中醫診斷:月經后期(肝腎陰虛證)治法:滋補肝腎,養血調經 。方藥:給予基礎方,熟地黃25g、山茱萸15g、山藥20g、白芍15g、女貞子20g、桑寄生20g、續斷15g、砂仁5g、菟絲子15g、枸杞子15g、茯苓15g、杜仲15g、香附15g、白術15g、甘草10g,7劑,水煎取汁 300ml,150ml/次,日兩次,早晚分服。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勞逸結合,飲食規律,勿食辛辣。
二診:2020年7月31日,病史同前,患者服上藥無不適,服藥后月經來潮。Lmp:2020年7月15日—4天凈。量中等,色正常,血塊減少,痛經(-)。現癥:患者自述倦怠乏力、腰膝酸軟癥狀較前改善,頭暈,仍心煩,睡眠可,二便調,舌紅,苔少,脈沉細數。
中藥湯劑上方加郁金、合歡皮、牡丹皮、黃芩,以清肝火,理氣開郁。共7劑,水煎取汁,水煎取汁 300ml,150ml/次,日兩次,早晚分服。
三診:2020年8月11日,病史同前,服上藥無不適。Lmp:2020年7月15日,量中等,色正常,血塊減少,痛經(-),倦怠乏力、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較前好轉,無頭暈,睡眠可,舌苔淡,苔薄,脈緩。故繼續上方治療,共7劑,繼續加強鞏固治療。
四診:2020年8月28日:患者末次月經:2020年8月14日,現經凈14天,月經周期正常,月經量正常,色黯紅,血塊(+),痛經(-),倦怠乏力、五心煩熱,腰膝酸軟明顯好轉,睡眠可,舌苔淡,苔薄,脈緩。故繼續上方治療,共7劑,繼續加強鞏固治療。
五診:2020年9月18日:患者末次月經:2020年9月11日,四天干凈。復查激素結果水平示:E2:21.5pm/L,LH:4.35mIU/mL,? ? ? ? ? ? ? ? FSH:6.58mIU/mL。激素已恢復正常水平。停藥后隨訪1個月,周期28天,月經經期4-5天,月經規律,飲食規律,睡眠可,二便調。
3 結束語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現代職業女性,多有勞累久視、睡眠不足、高度用腦等生活史,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均會導致陰血耗傷而引起血之不足,經血不調。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已逐漸發展為月經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以滋補肝腎,養血調經的治法,法從養陰清熱,嚴密觀察臨床癥狀、舌、脈的變化趨向,在治療過程中療效顯著。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方本在滋補肝腎,養血調經,在血海充足之勢力下,使月經按時而下,卵巢得到滋養,使月經生理恢復正常。在治療中要結合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充分利用中醫藥的優勢來預防和控制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發生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 玲,陳春曉,尹薇薇.72例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女性的病機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8(11):1 233-1 234.
[2]蘭麗琴,胡盛書,馬曉煒,等.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中醫辨證及其臨床特點[J]. 廣西醫學,2020,42(1):86-89.DOI:10.11675/j.issn.0253- 4304.2020.01.24 .
[3]金 婧,阮詳燕,華 琳,等.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病人的內分泌特征[J].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7,38(4):515-520.
*通訊作者:王慧,長春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