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蒙 凌霞
【中圖分類號】R271.11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238
月經后期是多發性婦科疾病,臨床表現為經量、經期及周期異常,嚴重者可產生其他全身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常會發展為閉經,且日久可引起代謝障礙及不孕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近幾年來,月經后期在成年女性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其病因復雜多變,往往由于多種因素累加在一起而治病,且易反復發作。導師凌霞從事婦科臨床及科研教學工作30余年,勤求古訓,博采眾長,對月經后期疾病有自己獨到的臨床見解,導師認為月經的產生主要受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影響,臨床上將月經后期分為腎虛血瘀證、氣血虧虛證、脾虛痰濕證三種證型,治療以補腎活血祛瘀、補氣養血、健脾祛濕化痰為主,辯證施治,用藥隨證加減,效果顯著。
1 月經后期的概念:
月經后期是指月經周期推延 7 天以上,甚則 3-5 個月一行經者,而且連續兩個周期以上,又稱“月經錯后”、“經水后期”、“經遲”、“經水過時而來”,是婦科的常見疾病與多發病。導師凌霞教授多年來總結楊宗孟教授對月經后期疾病的辯證學術思想,結合自己多年婦科臨床工作經驗,對月經后期疾病形成自己獨到的治療體系。凌霞教授認為女性月經的產生與臟腑功能關系密切,氣血充足則天癸充盈,經血如期而至,女性體內的氣血是促進月經按時來潮的動力源泉,若源頭不足,必然會引起月經的不規則等疾病,故在治療月經病時,尤其注重臟腑氣血的調理。
2 中醫病因病機
宋代《婦人大全良方·調經門》中有“過于陰則后時而至”認為陰氣太過旺盛,寒邪侵襲血脈便會導致月經后期;元代《丹溪心法·婦人》中提出“血虛”、“血熱”、“痰多”都會導致月經的錯后;明代《醫考方·婦人科》認為月經過期不來,如果經質經色紫黑且有血塊則是因為是氣血瘀滯導致。薛己等更提出了月經后期的病因病機為“陽虛內寒,生化失期”等, 并且給出了相對應的治療方法和方藥,進一步完善了月經后期的中醫理論?!陡登嘀髋啤分刑岢隽藘煞N月經過期不來原因,一是月經過期不來且伴隨月經量少時,多是因為血虛和血寒;二是認為月經的按時來潮,有賴于腎氣的充足,且根據婦女平素易肝郁氣滯的體質,肝指出了月經過期不來與肝郁和腎虛有關。導師凌霞教授認為月經后期主要病因病機有三點:
2.1腎虛血瘀
腎為先天之本,腎精腎氣充盈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天癸,先天腎中精氣不足,房事不節及早婚早育生產過多都會使腎氣受損,導致腎氣虧虛,腎虛則天癸少,經血無從化生,沖任二脈血海不足,脈道不充,血行澀滯,可至血瘀;腎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血運遲滯則易瘀滯,最終導致月經至期不來,故認為腎虛血瘀為月經后期的病機之一。
2.2氣血虧虛
女子以血為本,血是生成月經的基本物質,因為飲食不規律或者自行濫用減肥一類的藥品,久而久之可以損傷脾胃功能,致使脾胃不能運化水谷轉化精血而使血??仗?或食少節食,致使化生精血的物質不足,血海不能按時充盈,導致經行錯后;素體陽虛,或久病損傷體內陽氣,陽氣虛弱內生寒邪,臟腑失于陽氣的溫煦,生化氣血功能失常,導致氣虛血少,沖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充盈,導致月經周期錯后。
2.3脾虛痰濕
脾為后天之本,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動的延續和精、氣、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實,均有賴于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平素身體肥胖,痰濕內盛瘀阻于體內,或者勞動過度,思慮過度,飲食不規律,損傷脾胃之氣,脾失健運,易生痰濕,痰濕下注于沖任,瘀滯胞脈,氣血運行不暢,血海不能按時充盈,遂致周期延長。
3 典型醫案
高某,女,32歲,已婚,職員。
初診:2020年11月14日。
主訴:月經錯后6個月。
病史:患者既往月經周期正常。半年前開始周期錯后,40-50天一行,經量較前逐漸減少,經期較前縮短,甚至2天即凈,色淡黯,偶有少量血塊。末次月經2020年11月10日,周期43天,色淡黯,量少,經期4天,伴小腹隱痛不適,全身乏力;平素頭暈眼花,經期加重,倦怠乏力,納呆,寐差夢多,二便可。
查體: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診斷:月經后期(氣血虧虛證)
治法:補氣養血,活血調經。
處理:1、方藥:八珍益母丸加減
女貞子15g 制黃精15g 墨旱蓮15g 黨參10g 熟地黃15g 當歸10g白芍10g 炒白術10g 炙黃芪20g 川芎10g 香附10g 益母草30g 雞血藤15g 合歡皮15g 甘草10g。6劑,水煎服。
2、測BBT。
二診:2020年11月22日。
月經周期第12天,查看BBT無排卵跡象,用藥后頭暈乏力較前減輕。
查體: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弦細。
處理:1、方藥:現為月經中期,以滋陰助陽活血為主,以促排卵。
女貞子15g 菟絲子15g 熟地黃15g 益母草30g 丹參15g 赤芍10g 淫羊藿10g 川芎10g 香附10g 丹皮10g 合歡皮15g 雞血藤15g 甘草10g。6劑,水煎服。
2、測BBT。
三診:2020年11月28日。
月經周期第18天,基礎體溫升高2天。自覺癥狀減輕,但仍覺倦怠,夜眠夢多,大便秘結。
查體: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略滑。
處理:1、方藥:現為月經前期,以溫經助陽、活血通經為主,以促經血如期而至。
女貞子15g 仙茅10g 車前子10g 牛膝15g 丹參15g 柏子仁15g 肉蓯蓉15g 淫羊藿10g 川芎10g 香附10g 丹皮10g 合歡皮15g 雞血藤15g 益母草30g 甘草10g。6劑,水煎服。
2、測BBT。
四診:2020年12月5日。
月經周期第25天,BBT上升9天。自覺乳房微脹,其它無明顯不適。
查體:舌質暗紅,苔薄,脈弦滑細數。
處理:1、方藥:女貞子15g 仙茅10g 淫羊藿10g 益母草30g 車前子10g 牛膝15g 桃仁15g 柏子仁15g 川楝子10g 川芎10g 香附10g 丹皮10g 雞血藤15g 甘草10g。6劑,水煎服。
2、測BBT。
五診:2020年12月15日。
月經于12月11日來潮,周期31天,量中等,色暗紅,有小血塊,腹痛輕微,現為月經周期第5天,經血將凈。
查體:舌質淡紅,苔薄,脈弦滑細。
處理:藥物治療暫停,觀察下次月經情況,病變隨診。
4 結束語
月經后期,是指月經周期的錯后,常常伴隨經量過少,因此而發展為閉經。月經后期為遲發性月經不調,臨床上以虛證較為多見,腎虛精少,天癸不足;氣血虧虛,源泉不足;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致痰瘀,最終導致月經的推遲?,F代醫學認為,月經后期可見于促性腺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失調等因素導致的卵泡發育不良,成熟時間過長而月經周期延遲,正常月經周期調節中,足夠的促卵泡激素是卵泡發育成熟至正常排卵的必須物質,雌激素的正常反饋調節又是影響卵泡發育的因素,因此一個月經周期中從原始卵泡發育至成熟卵泡的時間決定了該月經周期的長短,故治療的重點是在卵泡期促進卵泡的發育及縮短其成熟的時間而使月經周期正常。該患者因體弱氣血虧虛月經錯后,故予以補氣養血為主,予以八珍益母丸加減,補氣養血,經血生化有源,經水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