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檢察院/吳泰山 白成帥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肆虐,口罩等防疫物資緊俏,價格高漲,有的人就動了歪心思,想借這個“機會”發財。
因為疫情,學校改為線上教學,蕭關中學的學生張金海便在上網課之余瀏覽各種網頁。有一天,張金海看見有人發了一條求購口罩的帖子,他想:我已經長大了,也該憑自己的本事掙錢了。于是,張金海謊稱自己是某口罩生產廠家的業務主管,該廠有大量口罩庫存,要求買家先付50%的貨款,收貨后再付另外50%。
雙方商定后,買家當天下午就把5萬元預付款打到了張金海指定的銀行賬戶中。收到這5萬元錢,張金海高興得一夜無眠,心想自己的名字取得很好——“金海”寓意著能發大財,“錢”程似錦,于是越發飄飄然,天天想著發大財,再也無心學業。
眼看交貨的日期臨近,張金海卻沒有口罩供貨,便在網上玩起了失蹤。無奈之下,買家報了警。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張金海很快落網了,并因涉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此后,檢察機關批準逮捕,經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張金海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
(文中人名為化名)
檢察官的話:
我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案中,張金海圖財心切,無視法律,利用網絡發不義之財,自以為瞞天過海,到頭來身陷囹圄,本來大好的青春年華卻要在牢獄中度過,令人惋惜。
廣大青少年應學法、懂法、守法,堅守道德和法律底線,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努力奮斗,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