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草原上,獅子和大象是兩個極端物種。食肉類動物里,獅子是“大王”;食肉類、食草類動物加起來,大象是“大王”。
大象吃草,草是大量供應的,不需要跟誰爭,但它得勤奮,無時無刻不在吃。結果長成了最大的個頭。獅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吃一頓管四五天,但是一次要吃幾十鎊的鮮肉。所以獅子的生命永遠是以殺死其他動物為前提,它和別人是生死較量,“你死我才能活”。而大象是“大家都活,只是我比你勤奮”。
獅子永遠是“先發制人”,獅子吃奔跑中的動物。而大象從不主動攻擊,哪怕是特別小的動物。
大象怎么樣“后發制人”?首先是防護,皮好幾公分厚,獅子根本啃不下去。其次,它用鼻子和象牙把“敵人”挑起來摔死。第三,摔不死的,摔懵了,大象幾噸重,走過去也能踩扁。
我從中體會到:要想在競爭當中保持強者地位,并不需要每天去殺害別人,只要像大象一樣做好三件事情就可以。第一,不爭,你做的事情一定不能是“你活他死”的事情,一定要做“大家都能活”的事情。第二,要保護好自己。第三,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道德經》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大象是典型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