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鵬(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00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帶領全國人民從積貧積弱、山河破碎的舊中國起航,一路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如今正歷史性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彼岸,歷史性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同時,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百年,由于我們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際,所以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始終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等不同歷史時期,黨的每一代領導集體都形成了符合發展需求、符合時代特點的國家安全思想理論成果,以不同的形式體現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當中,每一代領導集體的國家安全思想都各具特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時期,黨的國家安全思想最鮮明的特征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即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社會、文化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并寫入黨章。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歷史性地把安全提升到和發展并重的位置,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指導思想。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工作舉行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并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個堅持”,進一步凸顯了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黨的國家安全思想的政治屬性,標志著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國家安全篇”正式繪就。2021年7月1日,習總書記在建黨百年紀念大會講話中又首次將“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統籌發展和安全”并列,將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期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理論武器,并將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基本經驗概括的“九個必須”之中,同時也成為我們在“第二個百年”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遵循之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思想和理論體系。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思想體現,是百年來黨的國家安全思想不斷自我總結、修正、完善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國家安全思想的系統集成。它系統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既解決好大國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安全共性問題,同時又處理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階段面臨的特殊安全問題,是當代中國對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論貢獻,是習近平國家安全思想的具體體現。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精髓和要義正在于“總體”二字。首先,“總體”意味著系統性。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系統思維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集中體現。它要求我們把國家安全放在一個內外統一的有機整體中去審視,把國家安全的各個要素放在一個“多元一體”的有機整體中去審視,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發揮好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切實統籌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切實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實現多重目標要素的統一。其次,“總體”意味著全面性。“一個木桶能夠盛水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木板”,我們國家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是不同領域風險交織疊加的結果,無論哪個領域的發展短板都會對國家能力的全面提升形成制約,無論哪方面工作失守都可能波及整體國家安全。我們要統籌17個重點領域的安全,隨著形勢發展及時對國家安全的重點領域作出更新和調整,及時補足安全的短板,切實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再次,“總體”意味著辯證性。它要求我們能夠對立統一、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更要從矛盾相互轉化的視角去把握。我們既要理解黨在站起來階段為何更重視安全,在富起來階段為何更重視發展,又要看到強起來階段為何必須同時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我們既要看到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區別,及時發現和化解新的風險挑戰,又要看到二者之間的界線已愈發模糊,二者帶來的挑戰正在加速相互轉化。我們既要看到維護與塑造國家安全二者方式手段的不同,又要明確塑造是更具前瞻性的維護;既要有應對風險的高招,又要有預警和防范化解風險的先手。最后,“總體”意味著統領性。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國家安全是“國之大者”,總體國家安全觀也是一個“管總”的思想,不僅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家安全篇”,也是其他領域重要思想的“底色”,不僅是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而且是我們所有黨政部門及各單位做好各項工作都必須牢牢把握的總體指南,是各級領導干部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國民教育的必修課,全面樹立起加強國家安全的戰略共識和戰略自覺,是我們從大國走向強國的思想基礎。
總體國家安全觀方法論的基礎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三觀”,即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和角色觀。具體言之,用歷史唯物主義,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前進大勢;用辯證唯物主義,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實事求是的態度,把中國擺進去,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這個重要的因素放進國際格局、國際秩序的演進中去分析,看到矛盾、看到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總體國家安全觀認識論的基礎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三論”,即百年變局論、歷史機遇論和發展風險論。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場變局來得更快更猛,西方主導的國際格局、國際秩序、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坍塌,中國正加速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同時,國際格局、國際秩序新舊轉換導致各種熱點問題頻發,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交織共振,各種矛盾加速向中國積聚,中國面臨的外部安全環境也前所未有的復雜嚴峻。總體國家安全觀不僅延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對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探索的提煉和總結,還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特點和現實需求緊密聯系,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結晶,體現了中國國家安全理論的創新,擁有時代性和獨創性,同時被一次又一次成功實踐所驗證。從這個意義上講,總體國家安全觀就是習近平國家安全思想。
站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需要把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護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武器。我們需要立足“兩個維護”,積極構建“兩個循環”,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牢牢把握“十個堅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家安全篇”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吸收我國傳統國家安全思想的精髓,在對百年黨史的學習和思考中汲取智慧和理論創新的動力,不斷挖掘我們黨國家安全思想的歷史寶藏。我們需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原點,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家安全思想理論體系、國家安全學學科發展體系、國家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在新發展階段為構建大安全格局、推進中國國家安全體制機制現代化提供支撐和保障——這正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成立的初心使命所在,也是此次研討會召開的重要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