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勝(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
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國家安全思想的發展演變,從中會得到多維的啟發。在當前世界變局全面展開以及中國與外部世界關系深度互動的背景下,從大戰略指導的角度來認識中國共產黨國家安全思想的百年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也就是從戰略指導的屬性上來理解國家安全思想,或許和國家安全工作和國家安全戰略的內在要求更為接近。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我國的國家安全工作取得了偉大成就,在百年歷史中不僅積累了非常成功的實踐經驗,也創造了寶貴的理論和思想財富。我們黨發展至今不斷得以壯大,中華民族在近代嚴重衰敗的背景下得以煥發生機,在資本主義占有主導地位的國際體系中開辟出一片廣闊的新天地,與正確的國家安全思想指導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中華民族的安全特性的話,還是毛澤東的概括更加具有歷史穿透性:“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從中也有助于理解我們黨為何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以來,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盡管面臨嚴峻的安全挑戰,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也需要不斷積累,但總體上在不同的時期還是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在討論中,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十年里,中國都沒有出臺國家安全戰略,是不是影響到了國家安全工作?從文本上看也許可以理解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國首部國家安全戰略綱要是在2015年1月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在新中國成立后較長時期里確實沒有正式出臺國家安全戰略,但這并不說明國家安全工作由于缺少文本而受到了實質性的影響。由于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都提出了相應的國家安全思想作為國家安全指導,就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我黨的國家安全思想在歷史傳承中發展,在斗爭中創新,并有效指導了國家安全實踐。
毛澤東的國家安全思想以維護國家生存安全為底色,因為在兩極對峙的背景下,國家安全威脅主要來自傳統的軍事領域,威脅載體主要是敵對大國,維護安全的手段主要依賴國防和軍事。毛主席始終把維護國家生存安全作為新中國一切安全活動的根本目標,堅決捍衛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毛澤東把“戰爭與革命”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方針,并強調,要以實力求和平,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隨時準備迎擊來犯之敵,并通過必要的軍事斗爭塑造有利的安全環境。
改革開放后,鄧小平發展了以發展安全為主要指向的國家安全理念。在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新形勢下,鄧小平強調必須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從而極大拓展了國家安全內涵,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成為這一時期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任務,同時強調以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以及發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國家的主權、國家的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國家之間相互依存趨于增加,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日益降低,謀求安全不能一味強調沖突,還必須謀求合作,并以合作來制約沖突。江澤民提出了新安全觀,強調要從國家根本利益出發,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各國的事務應該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躍升,中國的國際角色也發生重要改變,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但同時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也變得日益復雜,國家安全面臨著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的局面。因此胡錦濤提出了和平發展的安全理念,強調要從維護戰略機遇期出發,拓展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視野,努力開辟和平發展道路,構建國家安全牢固基礎,推動建設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應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努力消除相互間的疑慮和隔閡,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發展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同時繼承了我們黨關于國家安全的思想財富,科學總結了過去國家安全工作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重大國家安全思想,把我們黨對國家安全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從不同歷史時期國家安全思想的發展歷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國家安全思想發展是與國家面臨的安全形勢、所處的歷史方位以及時代特點緊密相關,并隨著這些要素的不斷變化而不斷發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新時代國家安全思想的集中體現,是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國家安全理論的最新成果,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國家安全工作,尤其是做好國家安全戰略籌劃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在過去很長時期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安全需求都相對聚焦于生存及戰爭,缺乏系統的安全戰略指導和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傳統軍事戰略占有主導地位,戰略家和政治家往往習慣于把軍事勝利視為國家安全。二戰結束尤其是冷戰結束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安全的內涵日益擴展,安全威脅趨向復雜多元,國家安全戰略就在軍事戰略基礎上拓展開來,并得到迅速發展。與此同時,許多國家的決策體制不斷完善,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也得以深化。
籌劃今天的國家安全,越來越需要大戰略思維,需要超越過去較為局限的視野籌劃國家安全,這里既包括超越單純的軍事領域和軍事思維,也包括超越單純的外交戰略和外交思維。大國博弈首先在大戰略層面展開。也就是說,國家安全戰略雖然與軍事戰略、與外交戰略有密切的聯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發展戰略共同構成一個國家的總體戰略,規定和影響著國家在各領域的分支戰略,其中就包括軍事戰略和外交戰略,而軍事戰略或外交戰略無論多么重要也都是國家安全戰略的組成部分。
今天我們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傳承黨的國家安全思想,就是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和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不斷創新國家安全理論,提升國家安全籌劃和國家安全工作的水平,為國家長治久安筑牢堅實安全屏障。如果說戰略選擇決定國家命運的話,那么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國家安全思想就為戰略籌劃提供著有力指導和源源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