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夏天雨后,碧空如洗,七色彩虹,仿佛仙女的披巾,那么飄逸,那么輕柔,誰不為這多姿多彩的美景傾倒?
茫茫宇宙,本是一片真空世界,除各種宇宙射線外,沒有任何反射光的分子和粒子。宇航員在太空,視野中接受的只有正對的光源,看不到任何色彩。但地球周圍的情況卻不同,幾十千米厚的大氣中,充滿著各種氣體和微小的粒子。火熱的太陽把光射向地球,我們知道太陽光主要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幾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部分光波被空氣中的分子和粒子吸收,部分光波反射出來,變幻出美麗的云霞。多姿的色彩往往是大氣層中各種分子和粒子與光交換作用的結果,所以在氣象學上被稱為散射。散射的強弱、方向與氣體、粒子的性質和光波長相關。
晴朗的中午,天空是那樣的湛藍,這是因為空氣中存在著較多微小的塵埃、水滴、冰晶等物質,當太陽照射時,光線中波長較長的紅光穿透能力強,直接穿透大氣層照射到地面上來,而部分藍色等淺色光波長較短,很容易被大氣層中的微粒阻擋,它們只能浮在空中,讓光線向四面八方散射,所以天空就像廣闊無垠的大海?!八{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悠悠的白云,有的像棉花,有的似白錦,有的如山峰,有的仿佛大海波濤,有的變化著任你想象的形狀。組成白云的成分主要是水氣或冰晶,它們中的氣溶膠均勻地散射太陽光,融合出純潔的白色。朝霞和晚霞是最有詩意和韻味的,紅的似火焰,粉的如桃花,橙的像掛毯。早晚太陽似乎離我們較遠,陽光穿過更厚的大氣層,波長較短的光,中途被散射,到大氣底層就剩下波長較長的紅橙光了,所以有時候早晚紅霞滿天,一片熱烈。
1991年6月,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在沉睡了600余年后突然爆發,成千上萬噸熔巖噴薄而出,各種硫酸鹽微粒直上數十千米高空,紅日頓失光輝,天空一片灰暗。熔巖凝固了,酸性鹽微粒卻在大氣中久久不愿沉降。微粒的尺寸比光波要長得多,似乎增強了散射程度。這些微粒的鬼斧神工,描繪了當年冬季更為絢麗的晚霞??茖W家研究證明,大氣中飄蕩著各種微粒,有海水蒸發上去的鈉鹽微粒,火山噴出的硫酸鹽微粒,采礦冶金散出的微粒,大地飛起的極細塵埃,低等植物的孢子,干燥的微型藻體……它們都能以自己的物理特性影響光的散射,改變天空的色彩。
夏日的傍晚,仰望天空,有時會看到以紅色為基調,紫、橙、藍相配合的彩霞,云錦般的美麗,奇巧地變幻,叫人頓生遐想。這是氣體分子、微粒共同渲染的結果,它們的組合是隨機的,散射的角度、散射的強弱是多變的,所以美的顯示也是出奇的。色彩斑斕的云霞改變了藍天白云的一統天下,是詩人畫家詠繪的題材,也是色彩設計的重要參照。
天空的色彩是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陽光在大氣層中的一種散射現象,要是沒有了大氣以及其他微粒的散射,那么整個天空的背景就是一片黑暗,我們只能看到太陽、月亮和星星了。天空的色彩為氣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