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劍
(天峨縣土肥站,廣西天峨 547300)
黃豆的學名是大豆。大豆是中國產的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自古以來,大豆在中國已經栽培了5000年。在全國,尤其是東北地區廣泛種植,還有華北、陜西、四川和長江下游產區,而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是最富饒的地區,其中東北大豆的質量是最好的。大豆富含異黃酮,可以切斷癌細胞的營養供應,并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它含有8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血瘀、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并且具有美容功效。大豆中含有亞油酸,可促進兒童神經發育。大豆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漿、醬油等。大豆的生長習性:大豆的100顆種子重量為13~25 g。大種子的重量超過22 g,中種子的重量超過重量為15~22 g,小種子的重量小于15 g。小種子的抗旱性很強,適合在干旱地區種植,大種子適合在潮濕地區種植。在黃淮地區,小豆粒的品種更受歡迎;江淮地區中粒品種較多;長江以南濕潤地區種植較大粒品種。
鉬肥是一種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大豆對鉬的需求很大,是普通作物的100倍。那么鉬肥的作用是什么?對作物生長有什么好處?根據專家的研究,鉬可以促進大豆根瘤的形成和生長,增加根瘤的數量,提高固氮能力,進而增加大豆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還可以促進大豆根系的生長,增強其吸收養分的能力和抗旱性。因此,鉬可以明顯促進大豆的生長發育,增加豆莢,增加豆粒重量。鉬肥在實際操作中的使用:鉬酸銨是目前最常見的鉬肥,可以用作種子肥料和葉面噴施肥料。當用作種子肥料時,每1 kg大豆種子使用2 g鉬酸銨。首先,將其溶于5倍熱水中,充分攪拌,然后冷卻后混合種子,在葉片上噴施肥料時,在開花初期噴0.05%~0.1%的鉬酸銨溶液,一般每畝噴30~50 kg。盡管鉬肥對農作物有很多好處,但最好不要過多施用。由于鉬不容易在土壤中浸出,因此鉬在土壤中的過量或頻繁施用可能導致鉬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導致大豆植物中的鉬中毒。因此,鉬的施用量不應過多,最好連續幾年禁止在同一領域施用。
本試驗在天峨縣六排、岜暮兩個鄉鎮進行,連續五年開展黃豆鉬肥葉面噴施肥效試驗,試驗土壤分別為紅壤土、礫質土和潴育沙泥田;供試品種為本地十月黃豆、本地青黃豆(岜暮鄉都樓村都樓屯點),秋季種植;試驗用肥尿素(46%),鈣鎂磷肥(12%),硫酸鉀(50%),鉬酸銨(98%)。各試驗土壤養分[檢測單位:廣電計量檢測(南寧)有限公司]情況如表1。

表1 土壤養分含量
每個試驗設五個處理,三次重復。小區面積20~30 m2,順序排列,氮磷鉀肥料使用量為3:3:4。試驗處理方案見表2。

表2 黃豆肥效試驗方案表
1)播種、收割時間:7月底~8月初播種,種植規格各試驗略有差別,一般5000~5500穴/667m2,每穴3~5株。黃豆于10底收割。
2)施肥: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氮肥、鉀肥分基肥和追肥各占40%、60%,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噴一次鉬肥或清水。
從表3、表4中可以看出,丘英試驗點與都樓試驗的產量以處理4為最高,分別為79.7 kg和119.9 kg,平石試驗點最高產量為處理3,產量108.3 kg。從株結莢、莢粒數、百粒重來看,處理4的結莢數略高于其它處理,其他指標相差變化不大。

表3 各試驗黃豆產量(單位:kg/667m2)

表4 各試驗主要經濟性狀

從表5可以看出,丘英、都樓試驗點黃豆施鉬肥增產比較顯著,其中處理4(噴鉬0.02%)增產效果最好,分別增產7.4%、11.6%;平石試驗于處理3比處理2增產5.2%,效果比較顯著,其他處理噴鉬效果不佳;從表6投資效果來看,各試驗增收效益相差較大,其中丘英、平石試驗點以處理3投資效益比較好,都樓試驗點處理4投資效益比較好。

表5 各試驗增產效益對比表

表6 各試驗投資效益對比表
根據試驗結果與分析,黃豆噴施鉬肥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同的土壤鉬含量,其增產效果不同。土壤鉬含量越低,噴施0.02%以上濃度鉬肥效果較好;土壤鉬含量較高的,以噴施0.01%濃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