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代淑云
研究發現,GAD 為目前精神科常見病、多發病,是以焦慮為表現的精神障礙病癥,病理機制為患病后大腦5-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導致,經流行病學顯示,此病在我國患病率占比為4.1%~6.6%,中老年群體常見,有患病率高、病程長及預后差等特點,分析致病因素尚未明,可能與心理、遺傳及神經生物學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有自主神經紊亂、提心吊膽及精神性焦慮等表現,若疾病進展可并發驚恐障礙、強迫障礙等,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因此早期如何對癥用藥成為精神科領域亟待解決的要點[1,2]。黃鵑等[3]證實,米氮平治療此病能提高療效,發揮強效抗焦慮機制、改善睡眠水平,但單純用藥療效欠佳、不良反應也令人擔憂,效果不理想,鑒于此,本文對GAD 患者應用米氮平聯合奧氮平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84 例GAD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 例。觀察組男22 例,女20 例;年齡28~54 歲,平均年齡(39.34±5.27)歲;體質量指數(BMI)19~26 kg/m2,平均BMI(23.45±1.57)kg/m2;本次焦慮病期2~9 個月,平均(5.32±1.36)個月;病程9~32 個月,平均病程(10.54±8.69)個月。對照組男23 例,女19 例;年齡29~58 歲,平均年齡(39.55±6.38)歲;BMI 18~25 kg/m2,平均BMI(23.12±1.84)kg/m2;本次焦慮病期3~10 個月,平均(5.64±1.58)個月;病程10~35 個月,平均病程(10.82±8.7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與“ICD-10 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相符[4];②HAMA 評分>14 分;③呈自主神經紊亂、精神焦慮等表現;④病程>8 個月、年齡25~60 歲;⑤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精神分裂癥、其他神經癥及心境障礙;②重要臟器功能衰竭;③酒精、藥物依賴史;④有自殺觀念、行為;⑤用藥禁忌;⑥正處于妊娠、哺乳期;⑦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米氮平治療,米氮平(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702,規格:15 mg×20 片)初始口服15 mg/次,1 次/d,后期根據疾病恢復程度酌情調整用藥劑量。觀察組采用米氮平聯合奧氮平治療,米氮平用藥劑量、方式同對照組;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99,規格10 mg×7 片)初始口服2.5 mg/次,1 次/d,持續用藥2 周后,根據疾病恢復程度酌情調整用藥劑量。兩組療程均為8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心理情緒及生活質量,心理情緒參考HAMA、HAMD 及TAS。HAMA、HAMD 總分50 分,得分越低越好;TAS總分100 分,得分越低越好;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參考SF-36 評分,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等領域,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越好。②睡眠質量:參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分值0~3 分,涉及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及日間功能,得分越低越好。③臨床療效,參考“焦慮障礙防治指南”進行療效判定,顯效:癥狀消退,HAMA減分率>75%,恢復到正常生活;有效:癥狀緩解,HAMA 減分率50%~75%,基本恢復到正常生活;無效: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④不良反應,參考不良反應量表(TESS),統計頭暈、嗜睡及口干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心理情緒及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HAMA、HAMD、TAS 及SF-36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AMA、HAMD、TA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SF-36 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HAMA、HAMD 及T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情緒及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1 兩組心理情緒及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2.2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 觀察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及日間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睡眠質量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GAD 是臨床常見病,其對患者精神、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分析致病因素尚未明,可能與多巴胺D2受體、大腦5-羥色胺2(5-HT2)受體等神經遞質失衡有關[5-8]。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增大等因素,誘導此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發病時軀體呈焦慮、精神焦慮等癥狀,若疾病持續進展,患者可并發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影響日常生活,因此盡早用藥很重要,可緩解不適癥狀、達到遠期療效機制[9-13]。
研究報道,米氮平聯合奧氮平治療此病能提高療效,兩者可發揮協同輔助機制,控制病情、緩解不適癥狀,具體分析發現:①米氮平屬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雙重抑制劑,用藥機制為患者經口服用藥可對突觸前α2受體起到拮抗作用,刺激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合成,對突觸后5-HT2受體及組胺受體活性產生抑制,充分發揮抗焦慮、改善睡眠質量效果,利于控制疾病進展,但單純用藥療效欠佳、不利于促進患者疾病恢復、臨床用藥受到限制[14-16];②奧氮平屬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患者經口服用藥可對多巴胺釋放、五羥色胺受體產生抑制,治療后對腎上腺素、組胺水平的親和力較強,可充分發揮抗精神病機制,具體分析藥理機制為奧氮平對機體腦內神經通路可起到改善機制,對多巴胺D2受體、5-HT2受體產生拮抗性,充分發揮藥效、緩解患者不適,具有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等優勢,利于改善病情,因此兩種藥物聯合可充分發揮各自藥理機制,增強療效、抗焦慮效果,對促進疾病恢復有積極作用[17-2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HAMA、HAMD、TA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SF-36 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HAMA、HAMD 及T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及日間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米氮平聯合奧氮平可發揮協同輔助機制,改善患者睡眠、穩定情緒,促進其盡早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可達到遠期療效機制。觀察組總有效率97.62%高于對照組的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示米氮平聯合奧氮平可充分發揮藥效、改善患者預后效果,可促進疾病盡早恢復。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米氮平聯合奧氮平可保證用藥安全、避免不良反應出現,效果較理想。
綜上所述,GAD 患者應用米氮平聯合奧氮平治療效果顯著,能緩解焦慮程度、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生活質量,保證用藥合理、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