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糖尿病最為明顯的病癥是血糖慢性增高。我國作為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應加強糖尿病的臨床研究,從而緩解患者的痛苦。通常而言,糖尿病患者多表現出多飲多食、多尿現象,其體重也會隨之下降[1]。2 型糖尿病屬于糖尿病類型之一。在對其治療時,多應用口服藥物及胰島素注射兩種手段。以往單純以胰島素注射為主,雖能起到一定的控糖作用,但療效不顯著,且易引起患者血糖變化不平穩。為了進一步強化療效,應結合口服降糖藥物予以輔助治療,由此產生良好的控糖效果,維持患者胰島功能的穩定。達格列凈常用于在飲食和運動基礎上治療2 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能改善血糖控制效果[2,3]。本文于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取60 例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女為12∶18,平均年齡(35.83±2.56)歲,平均病程(9.00±2.89)個月,身高160~175 cm,體重55~75 kg。觀察組男∶女為13∶17,平均年齡(35.95±2.36)歲,平均病程(10.00±2.83)個月,身高162~175 cm,體重50~74 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確診為2 型糖尿病;②患者及其親屬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③患者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患者肝腎功能不全;②患者伴有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③患者患有精神類疾病;④患者存在藥物過敏史,且對本研究中使用的藥物有明顯過敏反應[4]。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單純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醫生在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時,應先行結合患者的病程以及體重、胰島功能等情況,注重胰島素治療方案的合理性,定期測量患者的血糖指標。患者以一日三餐短期強化治療為主[5,6]。在了解胰島素注射原則后選擇合適的胰島素藥物,以門冬胰島素等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為主。患者可在醫生或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按時注射胰島素。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的起效時間一般需要5 min,最慢不超過15 min,且胰島素注射0.5 h 或1.5 h后將產生最佳降糖療效,經過長達4 h 的治療,患者的血糖將得到有效控制。藥物用量需根據患者體質特征確定,即一般為0.5~1.0 U/kg。在其注射過程中,應找準注射點,以大腿、腹壁、臀肌為主[7,8]。
1.3.2 觀察組 利用達格列凈聯合胰島素治療。在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中,聯合達格列凈片口服。達格列凈片服藥時間設置在早間8:00,1 次/d,5 mg/次。對于血糖耐受患者,可以10 mg/次的劑量為主,整個療程為12 周。另外,達格列凈片的保管溫度應在30℃以下,以免藥物變性。患者在服藥期間,還應觀察排尿次數,一般情況下,服藥后大多患者的排尿次數會相應減少,不但能夠在空腹狀態下控糖,在其餐后2 h 內依舊能夠形成較強的控糖效果。服藥過程中,護理人員也應做好督促工作,嚴格要求患者定期服藥,不可出現漏服問題。
1.3.3 飲食與運動干預 兩組患者均給予飲食與運動干預。①飲食計劃:2 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暴飲暴食或者食用高糖食物,并禁煙限酒。由于飲酒后會造成患者血糖波動較大,故應按照白酒<30 ml/d、紅酒≤100 ml/d、啤酒≤375 ml/d的飲酒量要求適量飲酒[9]。②運動計劃:為了保證患者自身體質得到增強,應按照0.5 h/d 的運動標準進行競走、騎車活動。患者的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也不可過于疲勞[10]。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及治療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胰島功能指標(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胰島素抵抗指數=空腹胰島素×空腹血糖的乘積/22.5,標準范圍為<2.69[11]。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胰島抵抗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高于對照組,胰島素抵抗指數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12 周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mmol/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mmol/L)
注:與對照組治療12 周后比較,aP<0.05
糖尿病作為當代人較為常見的疾病,大體上與遺傳因素、免疫功能、體質肥胖、妊娠期有關。其中2 型糖尿病患者自患病后,身體胰島素分泌功能有所減弱,其胰島β 細胞出現明顯缺陷,甚至可能造成糖脂代謝混亂,使患者胰島素效應日益變弱[12,13]。在人體胰島β 細胞功能無法發揮出實際效用時,就會造成患者呈現出糖尿病病癥。隨著細胞數量的驟減,患者的胰島β 細胞無法進行分化,進而導致人體胰島素分泌量不足,難以維持血糖正常水平。在糖尿病患者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時,常通過胰島素注射維持體內血糖平衡[14]。2 型糖尿病患者若在日常治療中不注重飲食或者不按時用藥,還會誘發各種并發癥,例如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腎病等。從以往單純胰島素治療結果中可發現: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波動較大,在控糖治療上無法為患者提供持續平穩的胰島功能保障。達格列凈因其可對患者腎小管的鈉鹽吸收效果起到抑制作用,能夠加快尿糖、鈉成分的體外排泄速度,它在與胰島素聯用時,可對胰島素的降糖功效帶來補充效用[15]。達格列凈在患者空腹或高膳食飲食狀態下,藥效吸收率并沒有較高差異,且藥效曲線下面積(AUC)相同。因此,在服藥時,可根據患者飲食規律選擇在飲食前或后服藥。達格列凈通過腎臟排泄,肝功能受損患者服用時無需調整劑量。兩種治療方案均不會帶來較大的低血糖風險。據此,無論是療效或是安全性、血糖水平的控制上,達格列凈聯合胰島素具有突出優勢,應加大聯用研究力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15.98±3.92)mU/L 高于對照組的(10.34±2.14)mU/L,胰島素抵抗指數(1.79±0.18)低于對照組的(1.99±0.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分別為(5.21±0.25)、(7.25±1.25)mmol/L,均低于對照組的(7.11±0.56)、(9.63±1.36)mmol/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達格列凈與胰島素的聯用能對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調節產生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針對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達格列凈聯合胰島素治療,既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又能改善患者胰島功能,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