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
腦梗死是心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且死亡率高。腦梗死是由于大腦動脈系統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閉塞,影響血供區域腦組織的血氧供應,導致腦組織軟化、壞死。該病高發于中老年人,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這些患者大多發病突然、發展迅速,對患者的健康影響很大。腦梗死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一些相關研究已經發現,急性腦梗死患者通常在疾病早期進行溶栓治療,但有些患者溶栓失敗,及有大量患者錯過溶栓時機和有溶栓禁忌,治療出院后留下嚴重后遺癥,甚至造成患者終生殘疾。此外,根據對這類患者的治療分析,患者患病期間或治療期間非常痛苦,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精神問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損害。就臨床治療而言,這部分患者治療周期較長,恢復較慢。如何合理用藥,促進受損神經功能盡快恢復,是治療的重點[1]。對于本病,臨床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腦保護,改善腦循環,降低顱內壓,預防和控制水腫,減少腦疝的發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穩定動脈硬化斑塊,以促進腦功能的恢復。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種重要的制劑,對改善全血粘度和腦缺血缺氧有較好的療效。依達拉奉是臨床常用藥物,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改善神經功能。本研究納入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錯過溶栓治療時機的腦梗死患者共50 例,所有患者給予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探索了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50 例,其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齡51~79 歲,平均年齡(65.12±4.71)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疏血通注射液6 ml 溶于0.9%濃度的生理鹽水25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治療2 周;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次,溶于0.9%濃度的的生理鹽水100 ml 中,靜脈滴注,2 次/d,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0~42 分,分數越高病情越重)以及Barthel 指數(0~100 分,分數越高越好)、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基本治愈:治療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較治療前下降>90%,或無神經缺損,可獨立完成日常生活工作為基本治愈;治療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較治療前下降46%~90%,基本完成日常生活工作為顯效;治療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較治療前下降18%~45%,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為有效;治療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下降與治療前分析未達到以上標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無效。總有效率=基本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 指數比較 治療后,患者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7.56±1.21)分低于治療前的(21.15±2.21)分,Barthel 指數(82.21±2.40)分高于治療前的(37.67±1.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50 例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 指數比較(,分)

表1 50 例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 指數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2.2 治療效果分析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48/50),其中,基本治愈14 例、顯效25 例、有效9 例、無效2 例。
中老年人群一直是腦梗死的高發人群,結合近年來醫院接待情況可以發現,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腦梗死患者的就診人數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它對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發病時,大多數患者都有偏癱、語言障礙、眩暈、共濟失調和吞咽困難等癥狀。同時,患者血液易出現高凝,降低血流速度,破壞腦內正常微循環,以促進該病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在迅速穩定患者病情的同時,更需要改善血流狀態。
隨著臨床治療方案的不斷完善,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方案越來越多,選擇性也越來越高。要有效保證該疾病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更需要優化用藥方案。目前認為腦梗死后再灌注損傷的機制是由一系列代謝效應引起的,如自由基的過度形成和“級聯”自由基鏈式反應、神經細胞內鈣超載、興奮性氨基酸的細胞毒性和酸中毒等,導致神經細胞損傷[2]。國外動物實驗證實依達拉奉可抑制脂質過氧化,防止花生四烯酸的代謝中間體脂質過氧化物(15-HPETE)引起的細胞氧化損傷,減輕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腦水腫和腦組織損傷,延緩神經元死亡,減少神經功能障礙。另外,依達拉奉分子量小,分子結構中含有親脂性基團,且其作為一種水溶性分子,血腦屏障的通透性約為60%,在大腦中可以達到有效的治療濃度。依達拉奉不影響凝血、血小板聚集、纖溶或出血時間,因此不會增加出血風險。依達拉奉作為一種臨床利用率高的腦保護劑,能迅速清除患者體內的活性氧和自由基,間接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能有效減輕腦神經細胞損傷程度,避免腦細胞氧化損傷,對保障患者腦細胞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4]。疏血通是臨床上常用的中藥,主要含有水蛭、地龍兩種中藥成分,具有溶解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的作用,降低血液粘度,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本研究中,本院將上述兩種藥物應用于50 例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在聯合治療方案的作用下,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可以得到提高,改善患者神經系統功能的同時,還具有改善患者血流狀態的作用,從各個層面幫助患者康復。相關研究表明,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誘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有效,通過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狀況,從而有效地改善患者腦供血的血液總量。疏血通和依達拉奉同時使用,不僅可以進一步保護身體的腦神經,而且在抗血栓、改善患者微循環及血液粘度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患者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7.56±1.21)分低于治療前的(21.15±2.21)分,Barthel 指數(82.21±2.40)分高于治療前的(37.67±1.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48/50)。可見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廣。腦梗死起病急、進展快,部分患者不能及時就診,造成嚴重的腦組織和神經損傷,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必須高度重視并積極治療。否則,不僅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等后遺癥,還會危及生命安全。在腦梗死的治療中,積極溶栓、促進血管再通、控制顱內壓是治療的主要目標,可以保證腦供血盡快恢復,減少腦損傷[5,6]。對于本病,用依達拉奉治療時,能有效清除患者體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有利于改善腦梗死的血流,減少腦細胞、神經細胞和血管細胞的氧化損傷[7,8]。對防止疾病進展,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有一定作用。但該藥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并不理想,長期用藥容易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單一用藥仍有一定局限性。從中醫角度看,腦梗死可歸類為中風,以活血化瘀為原則,由痰濁、瘀血、腦髓流失、神傷等病機所致。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種重要的制劑,對改善腦缺血缺氧有顯著作用,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它在抑制血栓的產生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9,10]。該藥還可通過抗血小板聚集進一步提高溶栓效果,改善血壓和心率水平,降低心肌細胞耗氧量,促進局灶性軟化細胞的吸收和組織,它可以顯著減少海馬神經元的損傷。此外,依達拉奉是常見類型的抗氧化劑,可作為控制患者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首選藥物,以防止遲發性神經元死亡。疏血通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兩藥可起到協同作用,清除自由基,促進腦細胞正常工作,改善病灶供血,加快腦組織修復,能更好地保護神經功能,對促進患者康復有重要價值,能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