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強
(重慶建工第八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00)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種普遍使用的材料,它是以膠凝材料將矯形膠合成的整體工程復合材料。一般混凝土中的膠凝材料所指的是水泥,骨科指代的是砂石?;旌隙喾N材料,并加入水,經攪拌處理,可有效地應用于建筑工程行業。我國混凝土房屋建筑近十多年來經歷了引進和發展的過程,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但其穩定性較強,也有修補困難、工期長的特點。若實際施工中偷工減料,豆腐渣工程將影響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造成房屋不均勻沉降、傾斜甚至塌陷,影響建筑安全。
混凝土出現蜂窩狀、空洞、麻面等問題是工程質量通病。盡管在一些土木工程建設中會專門采用蜂窩混凝土等,但在實際房屋主體建筑過程中,采取窩封狀的環境土會對實際施工造成不良影響,包括制作模板表面不光滑,再涂脫模劑過程中抹面不平整。此外,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的落料不合理,模板拼縫時不夠嚴密,振搗操作不規范等,都可能導致混凝土麻面出現問題。即使是有些實際施工中模板在澆模變形嚴重的情況下,也會引起漏漿問題[1],如圖 1 所示。

圖1 麻面、空洞
我們所說的露筋是指鋼筋表面出現問題,具體原因表現為振搗時,鋼筋外部有一定程度的位移,或者鋼筋墊塊設置過少,都會導致露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構造截面小,鋪設面積大,鋼筋包裹不住,造成外漏。另一種是由于振搗棒在振搗時,由于鋼筋的作用,使鋼筋發生位移,而空氣的氧化也會使鋼筋腐蝕,從而對房間質量造成危害。除了以上提到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質量問題外,混凝土還會出現裂縫、強度偏低、外形偏差等問題,對混凝土結構產生影響,這也是建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質量問題還包括干縮裂縫問題。在實際工程中混凝土還會有干縮裂縫現象出現表面呈縱向交錯分布。普通的大型混凝土建筑,在混凝土成型后,由于缺乏適當的養護工作,水分蒸發后,體積會不斷收縮,在內部形成一定的預應力,造成表面干縮裂縫現象。此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若粉砂含量過大,振搗不合理也會產生混凝土的干縮裂縫問題。由于混凝土內部過于松散,牢固性差,混凝土內部裂縫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產生裂縫。引起裂縫夾層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沒有及時處理施工縫隙表面產生的殘留物,殘留物清理不徹底,造成縫隙夾層問題愈來愈嚴重,也有可能是由于工人沒有濕潤縫隙而進行殘留清理。澆注時若未充分振搗,也是造成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一個原因。同時,處理裂縫要進行砂漿灌漿,否則還會增加混凝土的空隙。澆注混凝土時需采取保護措施,以避免混凝土離析,但施工中因高度問題,又缺乏保護措施,造成裂縫的可能性很大[3]。
混凝土施工構件如果缺乏養護或者養護不當,構件會出現掉棱缺角的問題。如果實際施工時使用較干的模板或隔離劑沒有充分抹勻,都會導致構件缺少棱角。施工人員拆除模板時,若沒有隔離模板配合混凝土或側模板過早拆除,將造成模板與混凝土粘連。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注意不破外模。另外,在后期施工結束后,還需要專門的養護隊伍對混凝土棱角進行完善養護。
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水泥或砂石的質量不能達到施工標準;②儲存水泥砂料時未做好防潮工作,造成砂料和水泥中雜質過多。非科學配比也是造成混凝土勻質性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炷僚浔葧r,還要注意原材料的加入順序和加入時間,微小的順序誤差都會導致混凝土后期出現問題。
材料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直接因素,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材料是混凝土,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在配比混凝土之前,施工隊伍必須對混凝土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但有許多建筑工程承包單位,為了追求利潤,克扣原材料的采購成本,選擇價格較低的原材料來制造混凝土,導致混凝土質量達不到工程標準,威脅建筑工程整體安全和使用壽命。所以建筑工程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從源頭上減少混凝土的質量問題[4]。
混凝土中含有多種材料,不同的材料組成決定著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為保證混凝土性能符合建筑要求,必須對原材料采取科學的配比方法,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配比。若配比不科學,混凝土的性能也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建筑物的質量。建設單位在原料配比時要按照有關標準科學配比,充分了解建筑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人員可根據粗骨料的規格判斷水量,在確定混凝土水灰比時,應了解建筑對混凝土耐久性和強度的要求。在確定砂率比例時,施工人員可通過填石后進行判斷。
混凝土澆注不當也是造成質量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澆注混凝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分別是模板支撐和振動。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時,施工人員需嚴格控制振搗時間。若在澆注混凝土時采用模版支撐的方法,需事先將其固定好,保證支架的牢固,同時還要仔細清理模版表面的污垢,并檢查模版與模版之間的距離,確保模版間的接縫處于緊密狀態[5],如圖2 所示。

圖2 現場振搗操作
水泥成型后的養護工作也很重要。盡管表面混凝土已經凝固,但混凝土內部的水泥仍處于水化狀態,隨著混凝土的不斷成型,其強度逐漸增大。遇上干旱的施工天氣,施工時必須及時灑水,保持施工工作面濕潤,避免因過度干燥而造成裂縫,影響后續施工。
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而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技術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等要履職盡責,要科學合理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和工藝流程,更要向施工班組工人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施工方案可行合理、監督機制完善,是對整體質量把控至關重要的因素[6]。
造成混凝土裂縫問題及加層現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制備前,混凝土攪拌站按圖紙要求進行粒徑級配、水灰比等的配制試驗,并根據配合比報告結果,應用于現場施工。檢驗混凝土質量與現場混凝土質量的一致性是質量控制的難點,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控制好混凝土各種原材料的質量。在對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基礎上,施工人員應充分了解建筑工程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地進行配比,并調派專業人員對混凝土進行嚴格的管理,確?;炷猎牧现兴嗟呐浔确辖ㄖ┕さ囊蟆=ㄔO過程中,很有可能對施工方案進行微調,施工人員應根據實際施工方案,適當增加或減少添加量,使混凝土在灌注施工和鋼筋施工中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7]。
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需要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審核,在使用前要反復檢查,從材料尋找、采購、運輸、使用各個環節,嚴格控制材料的價格和質量。采購員在采購原材料時首先要分析施工要求,能根據施工需要,合理采購原材料。采購員還需要了解建筑工程項目的預算,以便在采購時選擇控制好價格。為控制好原材料采購成本,避免超支,采購人員需要考察原材料的性價比和適用性,購買性價比高、適用性強的原材料。另外,由于砂石是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砂中的有害物質會使混凝土的抗滲性和強度下降,與水泥中的堿發生化學反應,引起混凝土內部結構膨脹而產生裂縫。但水泥、石子、砂子中難免存在一些雜質,在選擇這些原材料時要注意檢測其中的雜質,確保雜質含量不超過施工規范。對不符合標準的混凝土產品,拒絕建設施工場地,不能用于建筑。做好原材料供應商資質和產品合格證的檢驗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原材料,保證產品質量符合施工要求。
為加強建筑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需進一步規范材料采購與施工流程。不按規定操作是造成混凝土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改善混凝土質量,避免混凝土施工對工程質量產生影響,施工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現場監督的重視,不斷改進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規范施工,使施工工作有章可循,落實各項管理政策,保證建筑工程能夠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下順利進行。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對管理部門的要求也很高。施工隊伍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綜合技能,工程隊的管理人員要清楚了解各部門的具體施工情況,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管理整個施工隊伍。管理層需要按照行業規范,明確規定原材料采購和各施工環節的操作流程,提高施工人員的操作水平[8]。
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而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技術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等要履職盡責,要科學合理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和工藝流程,更要向施工班組工人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施工方案可行合理、監督機制完善,是對整體質量把控至關重要的因素。
3.3.1 混凝土蜂窩、空洞麻面通病問題控制
房建工程中可以結合相應的技術,對于蜂窩、空洞麻面問題進行有效預防。首先要保證模板表面的平整和光滑,不能在模板上留下雜物。在涂抹涂抹劑的時候要均勻,木模板浸潤處理時要注意排掉積水。實際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的落料和處理過程中澆筑2m 范圍內。如果超過3m,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方式進行模板的拼接。同時想要保證模板的光滑和平整度,脫模環節可以采取澆水處理的措施來提升模板的濕潤度,按照《建筑用卵石、碎石》的相關規定,對使用的粗骨料進行取樣。具體施工過程中要對澆筑的高度進行控制,不能超過3m,防止蜂窩、空洞麻面的現象,發生拼接時要注意密實度。
3.3.2 干縮裂縫問題控制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也會存在干縮裂縫問題的出現,會使得表面呈現縱橫分布的狀況,具體的干縮裂縫的預防是需要從三個方面完成的。首先需要做好水石灰的配比,要綜合砂石的含石量、粉砂的使用量進行合理的使用。在混凝土沉淀之后要做好相互的演化,保證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水分。最后混凝土澆筑前要做好澆水處理,使模板和基層之間具備足夠的潤濕度,防止干縮裂縫出現。而且混凝土大部分的干縮裂縫是呈現細窄的狀態,在部分梁板的結構中裂縫大多是短方向和平均分布整體。結構干縮裂縫和產生變截面的地方,平面裂縫會逐步延展蔓延到邊緣位置。造成這類問題的原因在于缺乏對于鋼筋混凝土的有效控制,內部濕度變化不明顯,實際收縮不明顯,表面的收縮會影響到外部的張力之勢。裂縫較為明顯,部分混凝土構件中水分蒸發之后,會因為收縮力的限制,致使干縮裂縫的產生。因此要對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和水灰比進行合理配置,含砂率不能過高,在砂石材料含量控制過程中最好選擇粉砂,混凝土調和過程中要注重密度嚴格把握,涂抹環節需要不斷提升混凝土的基本抗壓和抗拉的強度。同時組織相應的技術人員做好對于混凝土的氧化工作,露天工作的過程中防范干縮裂縫時候做好及時補水,可以對基層和模板之間的濕潤性進行有效控制[9]。
3.3.3 露筋現象問題控制
混凝土進行澆筑之前要確認墊塊的足夠厚度并進行加固處理,在澆筑過程中對其接口處應該用砂漿進行處理,避免振搗棒破壞鋼筋的基礎,防范鋼筋位移的現象。針對出現的露筋問題所造成的鋼筋損壞和對于房屋建筑的影響。要積極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避免鋼筋外漏。具體的方法有保證墊塊的厚度,澆筑接口處應使用砂漿進行處理,振搗工作時要避免和鋼筋接觸,防止出現露筋問題。
3.3.4 混凝土養護控制
混凝土的養護作用不僅是使混凝土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濕潤狀態,而且使其在不同的環境中能有合適的內外溫差,降低升溫速率。保存期間,應記錄每次養護時間和實際情況,對混凝土表面采取灑水或覆膜的方法,避免陽光暴曬,同時要保證養護時間,按施工方案最少7~14d。模具拆開后,還要注意養護工作。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冬季、夏季混凝土施工,應制定不同的專項方案,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規范允許值??傊?,施工結束后進行有效的養護作業,可有效減少質量通病問題,對提高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混凝土質量通病的防治以及養護是十分重要的?;炷恋馁|量會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質量,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建筑工程,必須加強防治和處理混凝土的質量通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混凝土采購、配比、施工操作等多個環節的監管,全方位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推動建筑行業的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