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玉米是我國乃至全球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有助于加快我國各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主要對石龍8個玉米新品種進行引進對比試驗,篩選出在同等栽培管理條件下最適合當地氣候、土壤、水肥條件的高產、優質、高效益的玉米品種。
關鍵詞:玉米;新品種;對比試驗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020-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文獻標志碼:B
隨著我國農業種植結構變化,玉米種植面積逐漸增大,成為農民增產、創收的重要方式。因此,做好玉米新品種引進的對比試驗,可以找出最適合本地栽培的玉米品種,有助于促進玉米產量與經濟價值的提升。
對目前在廣西區域內栽培的主流品種中比較優質、高產、抗逆性好的品種進行對比試驗,總結8個玉米新品種的相關數據,為玉米生產提供科學數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試驗品種有以下8種:正大999、正大808、桂單688、湘玉9號、云豐88、桂單591、興隆118、黔玉3號。
1.2? ?試驗地概況
玉米的適應性較好,對土壤沒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但由于玉米根系入土深廣,莖高葉茂,需肥、水量大,不耐酸堿,耐澇性差,因此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有機質比較豐富、保肥保水性好、pH值在6~8的土壤(在2月底完成)。同時,在進行玉米新品種土地選擇時,結合來賓市土壤、土質特點,科學調整土壤養分、水分,以保證最終選取的玉米新品種可以適應來賓市的土壤條件。試驗地位于209國道西側,小區面積20.1 m×10 m,小區間距80 cm,種植行距為60 cm,株距33 cm,種植溝深5~7 cm。保護行種植單行,可以種植各品種的備苗。
種植情況如圖1所示,8個玉米新品種分別在不同的試驗田內進行種植試驗,并在不同試驗田間設置了保護行,保證在生長期間干擾性降低,從而保障試驗數據和結果的可靠性[1]。
1.3? ?田間管理
1.3.1? ?整地施肥
整好地,保住墑,是保全苗的關鍵。整地要求深松,深度要達到35 cm以上。在深松的基礎上開單行溝種植。做好土地的整理工作,既要清除雜草,還要結合玉米的生長需求,為玉米種植、培育提供良好的環境。
施用51%的硫酸鉀復合肥40 kg/667 m2;肥料的35%(用量14 kg/667 m2)以底肥形式在整地時深施于壟中,要求距地面10 cm以上,以防燒種。肥料的65%(用量26 kg/667 m2)在大喇叭口時追肥施入[2]。同時應注意在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追肥方式為在壟上距植株10 cm左右開溝施入。
1.3.2? ?播種及查苗
應先進行種子的消毒,消除種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種子病蟲害的發生率。同時,為促進種子新陳代謝,可以提前做好種子浸泡工作,促進種子活力的提升,提高種子的出苗率。已做了防病蟲處理的種子,只需用5%的氟蟲氰種衣劑做好防蟲處理。于3月27日完成播種,并做好備苗的播種。
當玉米普遍出苗并第一真葉展開時,通過定期巡察的方式,及時發現各試驗田的缺苗情況,并做好補苗工作,保障玉米新品種的產量不受影響。
1.3.3? ?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用63%乙莠丁懸浮劑250~300 g/667 m2兌水40~60 kg噴霧防治雜草[3]。
為降低玉米新品種的農藥殘留,可以通過定期巡察的方式開展物理除草工作,降低化學藥劑的使用頻率,從而降低玉米新品種的化學藥劑殘留,保障玉米的食用安全。
發現有螟蟲或蚜蟲為害時應及時防治,可用甲維鹽+茚蟲威防治玉米螟;用20%啶蟲脒防治蚜蟲。做好其他玉米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降低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在玉米完全成熟后分小區采收,分各品種曬干后稱重,最終得到準確、科學的對比數據。
2? ?試驗負責人
試驗負責人:韋國良、何金就;參與人:韋永君、羅玖。
3? ?調查及結果
試驗地出苗后每3 d觀察一次做好記錄,每處理選3點后定點調查,做好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各生育期調查記錄表。
根據表1可知,8個玉米新品種播種期相同,云豐88的出苗期最長,黔玉3號、興隆118、湘玉9號的拔節期最長,抽雄期、吐絲期、開花期相同;黔玉3號、興隆118、湘玉9號、正大808、云豐88的結實期長,收獲期相同。通過對8種玉米新品種生育期調查記錄,可以準確掌握生長各階段的數據,為來賓市選擇玉米品種提供相對全面、準確的數據。
根據表2可知,8個玉米新品種的苗株數相同,但經調查數據統計顯示,桂單688、桂單591、正大808的株高更高,分別為239.3 cm、238.3 cm、235.6 cm;興隆118的穗長最長,為23.2 cm;正大999的穗位高最高,為107.3 cm;正大999的千粒重最重,千粒重為389.0 g;桂單591的產量最高,產量為770.9 kg/667 m2。
桂單591的產量最高,增產率達到46.8%,收入為1 618.9元/667 m2,純利潤為968.9元/667 m2。通過8個品種的大田栽培,在收獲后進行產量結構比較,有比較明顯產量差異的品種有桂單591、桂單688、興隆118、云豐88,其中差異最顯著的是桂丹591,最適合桂中地區栽培又有推廣價值的是桂單591。
但是,由于近年環境變化,來賓市在進行玉米新品種選擇時,不僅要對參試品種的生育期、經濟效益進行調查記錄,還要對玉米新品種的生長習性、抗病能力、適應能力進行調查記錄,從而保障玉米新品種在惡劣的天氣下可以健康生長,保證玉米的產量,從而保障農民的經濟效益不受影響。
參考文獻:
[ 1 ] 鄭德劍,唐煦,劉冠明,等.16個鮮食玉米品種對比試驗[J].現代園藝,2020,43(11):64-65.
[ 2 ] 黃啟暉.玉米新品種引進比較試驗[J].福建熱作科技,2020,45(1):14-16.
[ 3 ] 楊龍壽.春種甜糯玉米品種引進對比試驗結果分析[J].農家參謀,2019(1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