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芬

摘? 要? 中國人喜愛荷花,也發展出與此相關的荷文化,并與中國君子文化相結合,是高潔、清廉、單純等美好人品的象征。“清荷雅韻套組”不僅體現于造型裝飾等外在形象上,也通過對文化的注重來實現作品意境內涵的完整表達。作品靈感來源于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題義公禪房》“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以圣潔的荷花來凈化心靈,獲得一種清靈剔透的禪意人生,進而升華出更深層次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理念。
關鍵詞? 清荷雅韻;花器;荷文化;創新
紫砂壺作為一種泡茶器皿,它具有無與倫比的功能優勢,比如泥料的透氣性、吸附性,造型結構的適配性等,無疑都是其錦上添花的功效特征。紫砂壺原為粗陶器皿,以實用為核心價值,然而隨著制壺技法的不斷提升,以及文人雅士對于其文化承載力的不懈推動,它的人文價值也被世人所挖掘和認可,無論是制壺藝人本身,還是賞壺收藏之人,都對紫砂壺的造型裝飾等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花器,是宜興紫砂壺造型體系中十分獨特的一個分支。目前,紫砂壺造型大致有圓器、筋紋器和花器之分,尤其是花器更能體現出紫砂藝術非凡的表現力。雖然史料記載的第一把紫砂壺——“供春壺”就是一件花器,然而真正走入常規設計并登堂入室、為世人所認可的,應為清代初期陳鳴遠對花器的全面創新與呈現。大自然中的花鳥蟲魚、瓜果蔬菜等均能通過紫砂藝術語言來予以人文化的呈現,使得紫砂壺的藝術通道更加廣闊而豐富。時至今日,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藝人將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敏銳觀察投射到花器紫砂壺的創作中,為這門手藝的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與光器、筋紋器造型一樣,創作一件完整花器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我們在繼承前人精華的基礎上,如何展開創新、如何融入自己風格等,都需要進行重點構思。作品“清荷雅韻套組”(見圖1)以壺與杯組合的形式,大膽設計出一幅立體的青荷蓮心盛夏花鳥畫,作品整體風格鮮明,形式上突顯清新典雅的特征,藝術氛圍和人文主題一目了然,突出對意境的呈現。現便就此談一談它的創作思路。
1? 尊重傳統,提升品位
自古以來,無數紫砂花器藝人為這一造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并最終使之成為了一個完善的體系。花器雖然取材于大自然,但其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標準,而不是一味地從自然中提取現成的元素。也就是說,花器造型看似題材豐富、信手拈來,其實更考驗制壺藝人的綜合創作能力。當代紫砂花器巨匠蔣蓉大師無疑為我們做出了十分優秀的典范,她一生都忠于花器創作,醉心于大自然,如荷花、石榴、牡丹、芒果等,經她的巧手制作便成為一件件可用又可賞的花器精品。
“清荷雅韻套組”同樣以荷花、荷葉為題材,作品力求展示自身藝術風格,但無論如何,壺、杯、托的形制和裝飾都十分尊重紫砂造型的規律,它們以實用為基礎,以審美為原則,突出對文化品位的融合,做到形神兼備、內外雙修,以此提升品位。
2? 大開思路,巧妙創新
荷,在紫砂花器中是一個常見且作品種類、數量均巨豐的創作題材,這也充分說明了這是一個被大眾所青睞的壺藝表現方向。“清荷雅韻套組”對主題的表現方式同樣是在造型和裝飾上下功夫,整件作品給人以立體花鳥畫的視覺審美感受,而這也是作品大開思路、巧妙創新的關鍵所在。
藝術是相通的,書畫藝術在紫砂壺上的表現方式也十分豐富,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發揮想象使之變得立體,呈現出類似于淺浮雕的裝飾特征。書畫藝術講究臨摹,但臨和摹是兩回事,體現在紫砂作品上則是其與紫砂前輩或其他藝人所創作的花器須存在區別。“清荷雅韻套組”從其它荷題材作品中汲取結構、氣韻上的特征,于細微處加深接觸,但整體并不刻意去“摹”,而是講究在此基礎上的“臨”,充分提煉出其對意境的重視。
整件作品由一把主壺、兩只口杯和兩個杯托共5件組成,主壺飽滿圓潤,壺鈕是一個彎折且完整的荷花蓬,調配成墨綠色,更顯生動有趣。壺身上貼塑盛開的荷花或花骨朵以及鋪開的荷葉,形象逼真、比例協調,荷花柄亦作墨綠色,趣味盎然。總體而言,這樣的裝飾立體而個性鮮明,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意畫面欣然躍于眼前;兩只口杯設計成花瓣狀,猶如一朵盛開的五瓣花朵,熱情而奔放,杯底繪制一朵綠柄紅葉的荷花,以線條勾勒出惟妙惟肖的形態,愈顯繁花似錦之美感;與此同時,杯托設計成一張鋪開的荷葉狀,邊緣微卷,好似清風拂過,靜中寓動,雖造型簡約,卻恰到好處,且與口杯、與整體意境相得益彰,將創新意味淋漓呈現。總體而言,“清荷雅韻套組”實現了主體與輔件、造型與裝飾的統一協調,細節生動、思路流暢,營造出唯美的藝術氣息。
3? 注重文化,意境到位
在紫砂藝術的發展歷程中,文化二字始終貫穿其中,并被歷代手藝人充分演繹。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容豐富了紫砂藝術的人文價值,而隨著時代發展,世人對紫砂作品的文化含量也愈加重視,可以說,只有上升到文化層面的藝術才有實際的傳承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人喜愛荷花,也發展出了與此相關的荷文化,并與中國君子文化相結合,是高潔、清廉、單純等美好人品的象征。“清荷雅韻套組”不僅體現于造型裝飾等外在形象上,也通過對文化的注重來實現作品意境內涵的完整表達,作品靈感來源于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題義公禪房》“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以圣潔的荷花來凈化心靈,獲得一種清靈剔透的禪意人生,進而升華出更深層次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理念。作品造型及裝飾中無處不在的荷花及荷葉等,便是從藝術的角度,以具象的形式,帶給人們另一條體會世界、品味世界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