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民

摘? 要? 紫砂壺“年輪”造型簡約大方,并以肌理化的裝飾風格,架構起整把壺獨特的內涵空間,優化了作品的藝術內涵,帶給人“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思考,及由此生發的努力。
關鍵詞? 年輪;肌理;創新
喝茶,是中國人十分普遍的休閑行為,自古有之,流傳千年。伴隨著茶文化的發展,各種茶器亦競相誕生、百家齊放。宜興紫砂壺就是相當知名的泡茶器皿,素有“世間茶器之首”的美譽,在國際上也是久負盛名。紫砂壺特色鮮明,無論是泥料材質還是造型裝飾,亦或是人文審美都極具個性,令世人愛不釋手。
紫砂壺初為粗陶器皿,主要功能就是泡茶,實用性極為明顯。然而依托于茶文化的熏陶,隨著時間的推進,以及歷代文人雅客的主動參與,它的文化性和藝術風格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將其視為風雅之物,提升日常生活品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將紫砂壺視為借物抒情的載體,通過形式藝術本身來傳達豐富的思想或情感共鳴,并反向促進了這門手藝的長足發展。
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紫砂壺要從“器”上升至“道”,或者說從泡茶器皿升華至高雅藝術品,必然要接受文化的熏陶或情感的滋養。歷代紫砂藝人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從自然生活中挖掘靈感,然后將其轉變成立體的紫砂藝術形象,創作了很多經典佳作。時至今日,作為當代紫砂藝人,我們依然要為此不懈努力。以紫砂壺“年輪”(見圖1)為例,該壺造型簡約大方,并以肌理化的裝飾風格,架構起整把壺獨特的內涵空間,優化了作品的藝術內涵。現主要談一談這把壺的創作立意、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
1? 年輪立題,彰顯情感共鳴
當代壺藝創作的核心愈加趨向于對文化情感的挖掘,并以此立意,再圍繞主題展開具體的外形架構,也就是在創作初期便立志于使作品脫離單純的泡茶器皿范疇,使之能夠彰顯一定的情感共鳴。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人們的情感需求也極為豐富,這些都能成為主題立意的寶貴題材,最終體現在作品里達到一個相對完美的藝術效果。
年輪,通常是指樹木斷面顯示出的環形紋理,年輪的總數大體相當于樹的年齡。故而人們常以年輪來抒情達志,表現出時光流逝、歲月滄桑的感慨,以此勉勵自己珍惜歲月、珍重當下。作為大自然中十分普遍的一個物象,它本身就承載了一定的文化含量,如果能進行恰到好處的藝術升華,便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題材,優化整把壺的文化性能。
顧名思義,紫砂壺“年輪”便是選取了這樣一個物象為題材而展開敘述,雖然年輪是具象的,但是其傳遞的重要內容卻是抽象的,這種抽象需要創作者具備一定的藝術想象力和創新功底,如此才能達到形神俱佳、不落俗套的效果。
2? 形式外顯,最見紫砂本質
紫砂壺屬于造型藝術,無論是作為泡茶器皿還是藝術品,形式都是其最基本的狀態,也最見紫砂本質。紫砂壺形式極為豐富,造型方面有圓器、方器、花器、筋紋器等各呈其態,裝飾方面有陶刻、塑雕、泥繪、堆貼花等百花齊放,造型與裝飾相輔相成,共同組合成一把紫砂壺的綜合外觀形式。造型往往依據作品的構思需求和主題推進而展開,即使是最為平常的造型也能帶給人獨到的藝術品位效果。
紫砂壺“年輪”以圓器為主體形態,通體簡約大方,給人以一目了然的透徹感,呈現出紫砂壺最本質的魅力。壺身飽滿,鼓腹、闊肩、收底,在橫向上極具張力,似有一種破發之力呼之欲出,烘托出整把壺樸素中蘊藏著生命力的特征;同時壺頸口也極力壓矮,壺蓋與壺口嚴絲合縫,中間微微鼓起,故而在視覺上更顯器身飽滿;一彎流與圈把前呼后應,與柱鈕相得益彰,烘托出整把壺的樸實、立體、厚重的氣息。從造型本身來看,“年輪壺”依托紫砂泥料本身粗獷的特質,將滄桑的歲月氣息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是對作品主題的一種表達與補充。
3? 肌理創意,追求獨到品位
紫砂藝術創作十分講究形式與內涵的統一,尤其對于創新型作品,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裝飾技法來升華主題,如何以剛剛好的形式來傳遞情感共鳴,實則對于作品的綜合價值影響巨大。紫砂創新不是天馬行空,而是貴在創意所能產生的效果。
泥,是紫砂藝術創作的語言介質,紫砂泥的肌理特性往往能夠成為作品表達主題、彰顯審美的一項特殊語言。“年輪壺”圍繞主題立意,最終以肌理語言這一創意形式來更好地表達其內涵意境,在壺身表面上以類似于琢砂的手法裝飾一條條縱向的肌理紋路,深淺均勻而隨性,展現出一種原始的、粗糙的、混沌的材質之美,這些紋路好似是歲月雕琢過的痕跡,將歲月烙印在了紫砂壺上,每一條紋路與年輪有著相似的概念,敘述著無數只可意會的往事與情感,讓人百感交集、共鳴不止。肌理創意使得“年輪壺”素面朝天的自然氣質中又新添了一份懷念之情。
4? 結? 語
“年輪壺”充分運用到了紫砂的本質特性,造型古拙而不失大氣,肌理裝飾頗具創意,營造出豐盈的視覺效果,并且與主題相結合,巧妙表達情感共鳴,進一步提升了整把壺的人文屬性和綜合狀態,帶給人“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思考,及由此生發的努力。